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九章 等我回来 (第1/2页)
议事殿接下来在若敖子琰团结对外一致北伐的大方向上,激烈地讨论着各种出征的事情,出征不同于治水,治水困难重重无利可图,而战胜之后获利多多,加上若敖子琰当堂保证,令尹子般首肯,此战又没有成氏分一杯羹,各家自然全力支持。 讨论到最后所有世家以及若敖子琰商议完,最大的问题还是老问题后勤粮草的运输。 芈凰一直远远站在殿外,偶尔听到里面外祖父孙侯的极大争议声。 “此战,我军必须速战速决!” “不同于晋国五万人马,其余都是诸侯联盟大军,我楚国以一对四,分兵作战,十分吃力,粮草供应不及就会出现纰漏……” “以如今后勤人数还是远远不够……” “孙侯别急,我们会尽力想办法的!” “就是。”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復加矣。 所以远距离投放10万军队,辎重就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7万人,就要征用30万民夫奴隶运粮运送各种军用物资。 故此次大战,若敖子琰可谓举楚国一半的兵力北上,楚王虽然一高兴答应了,可是芈凰按照成嘉上次教导的三夫一卒,一石粟一卒食五十日的算术一算即可知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如今正是大水后恢复农耕之时,除去楚王室本身圈养的奴隶,还有上回越椒敬献的五万奴隶,各大世家提供的,不过十万之众,剩下的肯定要抽调农夫百姓负责后勤运输,这意味着下半年的楚国农田有一半要荒废。 下半年楚国无粮又意味着楚晋这场战争不能久战,所以若敖子琰才会许下三月之期,他也知道久战必定难胜,而且是在对方的地盘打,地形不熟。 战争就是一场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战。 时间拖的越长,对于后勤粮草供应越是要求极高。 虽然此战有赵侯替代周家供应后方,但是还是十分艰难。 战场上的军队就像一只风筝,没有后勤生命线的支持,战争局势就会马上急转直下。 楚庸之战为何打了三年? 不仅因为庸国实力强悍,不是郑卫陈宋这些小国,还在于两国粮草虽都有不济,而楚国水患严重,饥荒就更加严重,曾经有一战双方相持半年没有结果,芈凰他们前线缺粮。 士兵农夫全部饿到最后只能白天打战,晚上偷偷跑到林子里打野果打野兽为食,吃到最后连这些都吃完了,大军所过之处几乎寸草不留,可是朝庭的粮食还是迟迟未到。 芈凰想到那一战之艰辛。 眉头就不禁皱紧。 若是能减少农夫百姓的征调,就能保障下半年收成有望,若敖子琰他们前线粮草也不会吃紧,但是这也意味着无人运粮,当然也可以分批运送。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 若敖子琰定了三月之期可能也是打算分三次一月一送,再加上宛城阳城等北地城池可以就近取粮,来减少此战百姓的征调,但是分兵作战也意味着分路运输的后勤人数增多,甚至所需更多。 议事殿上从早到晚灯火彻夜不息,各种军令流水般发出,然后全楚上下立时雷厉风地开展各种行动,调粮草的调粮草,准配备军用物资,征调各种攻城器,整顿人马…… 芈凰从未见到各大世家在治水一事上表现出这样极高的热情和能动性,可是对于战争,他们表现出了一种超乎寻常的狂热。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权,利”动人心。 要驾驭这群人就要明白他们心中所求。 回了东宫后,芈凰就开始吩咐司琴她们为若敖子琰开始整理行装,和出征的一切物品,甚至将各种兵册山河志和可能要用到的各国九州堪舆图,全部装典成箱,还收拾着各种厚重秋装冬麾衣物给他带上,。 一边分门别类的标注清楚,一边说道,“越往北走天气越凉,驸马这一去最少两三个月,这些衣物还有厚棉被可能都用的到,必须全部都带着。” “你们看看还有什么要带的,全部装好。” “是,太女!” 她也不知道他是否真的能在孩子出生前赶回来,但是过年前,就算晋军估计也要停一停,到时候也许他就会回来,所以多准备些总没错。 整个东宫为了若敖子琰的出征全部忙到大半夜,芈凰也不得闲。 她私心里觉得若敖子琰出征与她不同。 她出征可以和士兵吃一样用一样的。 可是若敖子琰出生至今,吃的用的穿的住的无一不是最精,走到哪里都时刻香气环绕,“对,很有龙淡香和驱虫香都也要带上。” “已经都给驸马准备了!”司画说到。 “恩,外面蚊虫多,驸马第一次出去肯定会不习惯。” “还有我第一次出征庸国时水土不服,有老兵说带点我们南方的井水,就会好些。嗯嗯,司琴多装些,这一路北上遥远,舟车劳顿……” 身后突然被人一搂,若敖子琰的声音淡淡从后传来,“凰儿,其实,我最想的就是把你也带上,这样你每天都会在身边帮我cao心这些。……” 宫女们见此慌忙行礼,退了出去。 “我还想带你一起去见见北地的风光,看看曲沃的繁华之象,成周的天子之气,齐国的富可敌国。可惜战场太危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