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任三禾 (第2/2页)
又尴尬道:“我不会呀!” 黄鹂忙安慰表姐,自告奋勇要教她。 杜鹃笑道:“不会怕什么!谁天生就会的?也不是要练成绝世武功,就是要泼辣厉害些。连小姨都练呢。有一回家门口来了一只狼,她摸一根大棒子在手上就撵,就跟女汉子一样。” 说得大家都哄笑起来。 一路跑回去,秋生正站在屋侧的山坡上张望呢,见了他们不住挥手,特别看着翠儿,嘴裂开老大。 高兴地进门,发现冯兴发和于叔也回来了,正坐在桌边。桌上摆满了菜:泥炉子上搁着砂锅,是热腾腾的鱼头炖豆腐;还有灵芝清炖野鸭汤;酸辣鱼尾;清蒸鱼腰;板栗焖山鸡;腊味三合——腊鱼腊rou腊鸭;素菜是一碟青黄色的细野笋,一碟碧绿的菜心,看着素淡。其实是从高汤里焯捞过的,味道鲜甜脆嫩;再有就是虾仁蒸蛋。炒青椒等等。 一番吵嚷哄笑后都坐下吃饭。 冯兴发见他们日子过得这样,十分高兴。 于叔还在宽慰他:“什么都不缺。就是人少些。” 杜鹃一边帮大舅搛菜,一边笑道:“大舅,你别听于叔吹。这儿好东西是多,还是有些不方便的。像碾米的水碓,榨油的坊子都没有,更别提造纸了。以前在村里,什么做豆腐的、做面的、木匠石匠都有,当时不觉得,来这什么都要自己干。就觉得好不方便了。不过,等将来人来多了就好了。光夏生哥哥和林春来,就能帮我们解决许多事。——他们是一定会来的。所以翠儿jiejie顶多也就吃两年苦。” 这番话有理有据,让冯兴发听明白了此处的利弊。 他就笑道:“吃两年苦也好。先来的先吃苦,将来肯定比别人多些实惠。都想着现成的便宜,那哪成呢!”
杜鹃忙道:“就是这个话。不说别的,大舅,你看见我种的茶树了吧?等几年一过,那些都是银子啊!白花花的银子!我刚才还跟翠儿jiejie说呢。要她跟我一块种茶。这种的就算自己的了,要是后来,那好地方都没了呢。” 听杜鹃又一次说银子,翠儿忍不住低头笑。 冯明英等人也都笑。却不是嘲笑,而是开心的笑。 他们知道杜鹃说真的,不过要多等几年就是了。 冯兴发彻底放心了。看着新女婿秋生直乐呵。 秋生更是笑得合不拢嘴,真如做梦般。不想经过那些事后,自己还能有今日。 两天后。杜鹃主持了一场从山巅到深谷的婚礼,翠儿被她打扮成仙女从天而降——坐在竹篓里从悬崖上降下来,当真是绝无仅有。 诸般热闹也不能细说,翠儿嫁给秋生后,就住在回雁谷里。杜鹃姊妹偶尔会下山来住几天,或者接她上山住,一起种茶,日子忙碌而甜蜜。 转眼秋去春来,又一年过去。 正元四十六年四月初一,任三禾忽然来了。 冯明英杜鹃等人都惊得合不拢嘴。 天天盼盼不来,忽然间来了,一时不知说什么。 等回过味来,方才哭的哭,笑的笑,真是悲喜交集! 任三禾却十分急切,先安慰了妻子和儿女一番,又吩咐于叔在山下防守,他便和杜鹃在内室密谈了一个多时辰,出来后,立即收拾一番离开凤尾山。 此刻,泉水村正第二次迎来官兵。 来的目的,依然是“带”杜鹃进京。 不过这次是过了明路,奉旨而来。 未免再出现上次情形,特令翰林院黄元随传旨太监邱公公回乡,并传谕荆州地方官员亲至泉水村配合处理此事;因驻扎荆州府的西南禁军去过山里,更熟悉当地情形,为稳妥起见,依然调用当年执行公务的昝刘胡三人。 荆州知府乃是赵御史的堂弟,和邱公公等人商议如何找出杜鹃,因向刘将军查问当年情形。 刘将军灵机一动,将槐花的话告诉了他。 于是,赵知府就命胡指挥使带槐花前来。 黄元听了并不拦阻,仿佛无动于衷的样子。 胡佛手却直觉不安,又无法抗拒。他在军中,既不能将槐花带在身边,也不可能把她送回京城胡家,只得在荆州城外赁了个小院安置她,又买了个小丫头来伺候,算是养外宅了。如今带她出来,自要嘱咐她不可胡说,槐花都答应了。 邱公公见了槐花,略问了几句,便命她同行。 于是,槐花跟随传旨太监和官兵返回阔别两年的村子。 书上说“衣锦还乡”,她原也算不上,但能亲自领传旨太监、荆州知府和官兵来抓杜鹃,还有比这更舒心畅意的事吗? ****** 亲们,漏几张粉红为杜鹃助助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