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丹徒一夜 (第2/2页)
一想,刘备如今的豫州牧,似乎也变得不足为道。曹朋十五岁,已经能独挡一面。至少在海西的时候,夏侯兰曾领教过,曹朋是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整个海西玩弄于股掌间。而刘备十五岁……不,十四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从这一点而言,曹朋不输刘备。 “阿福,不试试又怎能知道?你不是说: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那……试试?” 毕竟是关乎常胜将军的未来,曹朋也不由得怦然心动。 哪怕他明知道,赵云十有***看不上他。可在心里面,还是忍不住,生出了几分侥幸之心。 “嗯,试试!” 夏侯兰点头,神色坚决。 轰隆隆,春雷炸响。 阴沉沉的天空,突然间大雨倾盆。 江面上波涛汹涌,变得激烈起来。舟船剧烈的摇晃,曹朋和夏侯兰连忙稳住车马,仓皇躲进舱中。 好一场春雨…… 曹朋站在舱门口,看着外面的豪雨,不由得心生几分悸动。 荀衍说,这将是一次极为轻松的旅程。 可曹朋觉得,这一次恐怕……不会如想像中那么轻松! 午后,使团的船队,在豪雨之中,抵达丹徒。 丹徒,亦即镇江。属后世镇江的一个区,紧邻京口。 春秋时,丹徒为吴国朱方邑,后归为楚国,改名为谷阳。秦统一六国,有望气者说:丹徒有天子气! 开玩笑,这就是说丹徒有可能成为王都? 秦始皇定都咸阳,又岂能容忍这种情况。于是命三千赭衣徒,凿京砚山败其势。而后改名谷阳,为丹徒。 而丹徒,也是正对广陵的所在,属扬州北大门。 使团一下船,便有当地官员前来迎接。为首的人,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袭青衫,姿容俊美,颇有威风。他站在码头上,手持竹簦。见王朗等人下船,便立刻带人迎上前来。 “景兴公,别来无恙。” “子布,尚安好否?” 王朗,原为会稽太守,后被孙策所败,逃亡许都。 其人素有清名,而且才学出众,在江东地区,颇有名望,为许多士人所敬重。即便是孙策曾与之交战,也必须对王朗有几分敬重。此次被孙策派来丹徒迎接王朗的,正是孙策帐下的谋主,长史张昭张子布。
张昭,原本是徐州彭城国人。 少时好学,博览群书。二十岁时,拒绝应试孝廉,而与王朗有过几次接触,并深得当时名士陈琳之赏识。后徐州战乱,张昭避祸扬州。孙策起事之后,便任张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尽与张昭商议。此次王朗前来江东,张昭更担任了接待使团的事务,以显示孙策的重视。 王朗和张昭在码头上相互寒暄,另一边,曹朋则跟在荀衍的身后,也走下舟船。 “先生,那人是谁?” 曹朋低声问道。 荀衍嘴角微微一翘,勾勒出一道柔和弧线。 “想来,应是那彭城张子布吧。” 张昭出身豪族之家,论出身,还是逊色于荀衍这种祖世豪门子弟。 所以,荀衍绝对不会上去和张昭打招呼。如果张昭不过来,他甚至有可能对张昭不予理睬。 也许在他看来,张昭也就是和王朗属于一个层次。 果然,王朗和张昭寒暄两句之后,便带着张昭走了过来。 “子布,我来为你引见,颍川荀休若。” 张昭登时露出惊喜之色,“可是颍川荀三郎乎?” 三郎,是颍川人对荀衍的爱称。就好像吴郡、会稽人唤孙策为‘孙郎’的意义相同,代表着当地人对其人的喜爱之情。 荀衍搭手微微欠身,“久闻张子布大名,今日一见,过矜严威武,名不虚传。” 张昭连忙客套,“休若休取消昭,昭之虚名,实不足为道。” 两人很热情的拉着手交谈,而曹朋则站在荀衍身后,心里面暗自咒骂:什么人啊!这边一大堆人还淋着雨,你们却在虚情假意的说个没完,实在是无聊。赶快吧,还是赶快找地方避雨吧。 不过,他也知道,这虚情假意的客套,也算是一种礼数。 别看张昭满口的客气,可实际上,未必把荀衍看在眼里。与其说他是敬荀衍,倒不如说他敬的是荀衍出身;而荀衍也是如此,虽说口中称赞不止,但心里面估计却盘算着,该如何算计张昭。 口蜜腹剑吗? 其实,三国时期的这些牛人,哪个不是如此! 曹朋突然间感觉到,有一双凌厉的目光,从他身上扫过。 蓦地抬起头,就看到在张昭身后,还跟着一个青年。看年岁,约二十出头的模样,相貌敦实,给人以忠厚之感。不过那双眸子,却犹如鹰隼般,极为锐利。青年只是扫了曹朋一眼,并未太留意,旋即便将目光转向他处。 曹朋的眼睛,在不经意间眯成一条线。 这青年,又是谁? “阿福!” “啊,先生。” 荀衍突然呼唤曹朋,让他猛然醒悟过来,连忙上前。 “我与景兴子布同车,你随荀兰驾车随后……对了,看着雨势,今晚咱们在丹徒过夜!” “喏!” 曹朋躬身行礼。 而张昭此时也扫了曹朋一眼,“休若,这是……” “哦,此为我之书伴,名叫荀朋。” “倒是一表人才。” 张昭微微一笑,赞了一句之后,与王朗荀衍,把臂离去。 很显然,他也许会留意荀衍,却不会留意荀衍身边的小书童。不过跟在张昭身后的青年,却又看了曹朋一眼,眉头微微一蹙,似乎有些奇怪。但旋即,他便扭过头,随张昭身后离去。 “子幽,那家伙不弱啊。” “哪个?” “就是张昭身后那人……此人眸光凌厉,相貌虽敦厚,眉宇间却有杀戈之气,恐非是常人。” “是吗?” 夏侯兰一边赶车,一边下意识的触摸身边的丈二龙鳞。 “这一次咱们来江东,要小心些。吴越之地,人杰辈出,江表虎臣,皆非虚名,不要轻举妄动。” “嗯!” 夏侯兰点点头,扬起长鞭,催马行进。 而曹朋则坐在马车上,看荀衍等人登上一辆华美车仗。青年将领则翻身上马,挥手示意部曲跟进。随即,马头上的人群分开一条路来,车仗徐徐行进,朝着丹徒城的方向,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