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梁上君子 (第3/3页)
恼羞成怒,一把甩开身边的军卒,“张昭,你不想活了!” “韩综,我看是你不想活了!”
跨院外,走进来一名青年。 看年纪,两个人相差不多…… 可是这后来的青年一进来,跨院内的军卒,立刻噤若寒蝉,低下了头。 青年看了一眼地上尸体,冷哼一声,“所有人,立刻给我滚出驿站,回营中自请处置。” “喏!” 军卒们大气都不敢喘,连忙退出跨院,退出驿站。 “韩综,你刚才说,谁不想活了?” “我……” “吴侯奉天子诏令,命子布先生总领江东文武事。 他今天莫说打你,就算是杀了你,到吴侯面前,也没有任何错处。倒是你,好端端擅闯驿馆,所为何来?” “我……伯海,我也是奉命缉贼,并无恶意。” “奉命?奉谁的命?谁又给了你这个命令,让你闯进驿站,冒犯天子之威?” “我……” “你还敢狡辩吗?” 青年声色俱厉,韩综低下了头。 “带上你的人,立刻给我滚出丹徒。 此事,我当亲自派人,向义公老将军禀报……你,你,你,你丢尽了我江东的体面,还不退下。” 韩综灰溜溜走出去,临走的时候,回身恶狠狠的看了曹朋一眼。 “孙河治下无方,没想到竟出了这等事情,还请景兴先生,休若先生勿怪。” 青年说罢,朝着荀衍和王朗搭手一礼。 而张昭也是连连道歉。 这种事传扬出去,的确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作为王朗呢,看了荀衍一眼之后,也连连客套。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总归不能过分。只是他这种行为,看在曹朋眼中,却很不舒服。该强硬的时候,就应该强硬。这王朗,看样子也就是个高谈阔论之辈,怪不得被孙策打得狼狈而逃,跑去许都。 荀衍呢,却一脸平静,看不出半分喜怒。 “休若,不如这件事,就算了吧……韩综乃吴侯老臣,先登校尉韩当韩义公之子,被骄纵坏了,所以不知这轻重。教训一下也就是了……你看如何?” 王朗面带笑容,轻声劝说。 荀衍道:“我久闻吴侯忠义,江东皆明礼法。但愿得今日只是偶然,否则我即刻返回许都。” 张昭连连道歉,荀衍这才点头。 别看荀衍这两句话,却把张昭憋得一肚子火,偏偏无处发泄。 “子布,伯海,天色不早,且散了吧。” 荀衍说罢,转身回屋去了。 江东诸人深知己方理亏,所以也只能赔笑,讪讪然退出跨院。 临走时,孙河看了一眼曹朋,突然道:“好刀,好言辞,好手段……颍川荀氏,名不虚传。” 曹朋收刀退到门廊上,和夏侯兰一左一右,站在门外。 荀衍闻听孙河这一句话,也停下了脚步。 他看了一眼曹朋,朝孙河微微一笑,“人只知南山有凤,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却不知,若无三年蛰伏,焉得一朝冲天?” 孙河脸色一变,“孙河受教。” “先生,您这可是把我给推到了前面。” 曹朋看着众人离去,不由得苦笑摇头。 荀衍笑道:“今***既然出刀,那又何必藏头缩尾?再者说,站在前面,已非是一桩坏事。” 他招手,示意曹朋随他进屋。 夏侯兰则站在门外,负责守卫。 家将清理庭院中的尸体,而后各自回到房间里。 这小小的跨院,很快便恢复了宁静。只是跨院外面,依旧有些嘈杂,不时传来一两声呼喊。 “友学,且先坐下。” 荀衍坐下来,示意曹朋也坐下。 “先生,那孙河是谁?” “哦,孙河乃丹徒长,荡寇校尉,是孙坚族子,孙策之弟。 此人在江东,也颇有威望。他今天那一番话,可是在为你叫屈呢……怎么,你有什么想法?” “我?” 曹朋不由得笑了,目光无意间在书案上扫过,脸色突然间一变。 “先生,可要饮酒?” “哦,且满一爵。” “先生,可要试试这酒的温度?” 荀衍一怔,发现曹朋朝他挤了挤眼睛。他心里一动,慢悠悠从榻上起身,“你这孩子,已说了多少次,却总是掌握不住火候……嗯,让我看看,你这一次比上一次,可有长进吗?” 说话间,荀衍便来到曹朋身旁。 就在这时候,曹朋突然间抬手,一枚婴儿拳头大小的铜球,脱手飞出,朝着梁上就飞过去。 “梁上朋友,还要继续藏着吗?” 蓬的一声闷响,紧跟着就见一道人影飘然从梁上落下。 曹朋垫步冲上前,从身侧兜囊中取出另一枚铜球,做势就欲出手。 那梁上君子连忙后退,大声道:“住手,我并无恶意。” “阿福,先住手。” 荀衍也唤出声来。 曹朋脚下滑步,身形滴溜溜一转,探手就接住从房梁上落下的铜球。两枚铜球在手,他警惕的看着窗前的男子,身形徐徐后退,可是那两枚铜球在手中转动,做好了随时出手的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