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风云_第二十六章 弓藏 (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 弓藏 (上) (第2/2页)

辉也笑了,“咱们两军已经是自家人了,何必拘于这些虚礼?这快十二月的雨水要是淋久了,可是要生病的啊!还望国公爷怜爱这些好弟兄啊!”

    郑成功的鼻子都快气歪了,合着自己让兵士避雨还要感他邱辉的好了?听到这儿就如此生气的郑成功,要是听见躲进船舱,扒下湿透的战甲,就这样赤条条地传着饮酒御寒的兵士的抱怨,估计得气死了。

    “你们说对面的粤军也叫兵?乱哄哄地没个章法,没个军纪的,真是笑死人了!”

    “笑死人?说不定人家看咱们才觉得可笑呢?就那么站着,傻不傻啊?”

    “王老蔫,就你爱说这风凉话!咱们怎么傻了!这叫严守军纪,懂吗?”

    “还严守军纪呢?那打起仗来,谁赢了?人家不守军纪都能赢你,还好意思笑话人家呢?”

    王老蔫的话,算是说到了这群兵士的痛处,一下全不言语了。“算了!打不打胜仗也不是咱们兄弟说了算的!你们知不知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啊!当官的废物,你再利害管什么用啊?反正下次碰到粤军,见事不好跪地投降就可以活命。”

    “那不丢人啊?”

    “丢人?你也不看看,咱们的将军们有几个没给人家俘虏过?施军门这回都两次了,我看回来一样耀武扬威的?人家都不嫌寒碜,你一个当小兵的还怕个鸟!”

    让明磊没有料到的是,潮州之战是十一月初八结束的,远在北京的多尔衮在八天以后就得到了详细的密报。一直以来,周明磊总是本着韬光养晦的政策,不希望引起多尔衮的注意,也好晚些改变他所熟知的历史。但,他既然常时间地据守广东,这回又打败了三王的联军,守住了广西,多尔衮再不注意他,岂不成了白痴?

    这回,我们的睿亲王特意将自己的亲信幕僚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冯铨、李若琳招来面议。

    但看着自己身边的这些亲信,多尔衮还是不禁皱了一下眉,这些人怎么比得上范文程啊!但一想到这个自己曾经信任的范章京,多尔衮的眼角又不自觉地突突直跳了。

    光看到处于险恶状态的大明内斗不已,其实,看似风平浪静的大清也没有好到哪儿去。

    也就是两年前,刚刚进入北京时,大乱未定,多尔衮忙于军事,便将这一切政务都交给范文程处理,号称“每日坐午门右决事,文武兵甲,事无巨细,咸公综理之。”

    但两个有本事的人常时间相处,不可能不发生矛盾。先是范文程的一句“我大明骨,大清rou耳!”的话,叫多尔衮如梗在喉。其后,范文程对多尔衮重用冯铨等阉党不满。但两个人真正决裂还是在今年(顺治四年,1647年)八月起。

    冯铨这个人,原是魏忠贤党羽中的头面人物。崇祯定逆案时罪列第二。但也不知冯铨使了什么手段,仅坐了三年大牢就被放出来了。到了多尔衮进北京,冯铨又跳出来授命为官了。在“揣摩执政意旨,以迎合固宠”上,冯铨的本领确实高人一筹,很快他就入内院佐理机务了。

    去年,多尔衮下令赡养明代诸王的遗腹子,冯铨当着满朝文武第一个跳出来叩头谢恩。不但多尔衮,连熟知其为人的众位汉官也很是惊异。于是,多尔衮问道:“振鹭(冯铨的字)啊!崇祯对你可曾有恩?难道你也是不忘旧主了?”

    冯铨一边磕头一边哽咽着答道:“一心可以事二君,二心不可使一君。”

    听到一个才仕清一年的汉官借机大言其的忠心不二,连沉稳的范文程都不禁哼了一声。

    文华殿上,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得连大气都不敢出,唯独这个范章京好胆色啊!多尔衮扭脸瞪了范文程一眼,对冯铨更是温言褒奖了。转过年来,便不听范文程的劝阻,晋封冯铨为弘文院大学士。

    但一切还是被范文程料中了,降清的汉官大多是东林党人,而冯铨这样一个有才无德的阉党,就凭着溜须拍马,两年间晋封大学士,就如同滚油中倒入冰水一般,立时炸了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