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逐鹿 第四十八章 主内 (第2/3页)
打死,炸弹可能在自己队伍里炸开;如果再引爆投弹手身上的其他炸弹,或者周围其他投弹手身上的炸弹,后果不堪设想。其次,点火也不方便,投弹手也是人,万一在战场上因为紧张,很可能怎么也点不着,贻误了战机。” 任谁也不愿意有人当面指责自己的夫君,才有的一点同情心,立时被嗣音丢到了爪哇国去了。只见她杏眼圆睁、粉面带怒,不客气地打断喋喋不休的陈衍跋,“行了!自己做不出来就算了,璞麟从来没有说过二爷什么,怎么二爷反倒编排起璞麟的不是来了?这是哪‘门’子的君子之道啊?” 陈衍跋还有些死心眼,“真的!嗣音,我说的句句是实!不信你去问璞麟,这话我也跟他说过,他也点头同意了。” “既然如此,你还提它作甚?” “嗣音,你听我解释。前些时候,听说南昌城守得很艰苦,我就想起了,上面记载了一种守城的武器‘万人敌’。其实原理很简单,类似于烟火中的“地老鼠”,主要是用中空的泥团或木桶装入火‘药’制成炸弹,敌人攻城时,燃着引信,抛掷于城下,这时火力冲出,八方旋转。旋向内时,被城墙挡住,不会伤及自己人,而旋向外时,则可以造成敌军的大量伤亡。 原本我们也照着做过,但你想啊!不是泥团就是木片,还不真的和烟火一样?对穿着铠甲的士兵除了吓唬一下,没什么实际的杀伤力,很快就扔到一边了。 这回,我把两者联系到了一起,赶制了几个二十斤左右的炮弹,铸铁壳子做薄,火‘药’外面还掺了铁珠子,导火线‘露’在外面的很短,里面是三股分岔还加长,也不用什么点火发‘射’了,做一个简单的投石器置于城头,点燃的炮弹就用它投出去。 我们测算了一下,最近也能扔出三丈远,这样就对城墙没有什么损害了,而且发‘射’速度一下提高了几倍,熟练的话,第一发引爆的时候,已经又有两枚投了出去。”陈衍跋越说兴奋,干脆站了起来,“此物造价低,杀伤力大,这才是真正守城的第一利器!” “说了也是白说!现在衡阳吃紧,哪还用得上啊?”嗣音看了一眼被自己一棍子懑了回去的陈衍跋,噗哧一声笑了出来,“算了!就算咱们自小熟识,这等事也不该拿二爷取笑。 既然二爷说得这般天‘花’‘乱’坠,我呢,就对付着信一回,你赶工出一批,就赐名轰天雷吧!你给刘希尧捎个信,就说我说的,着他火速运抵南昌‘交’给璞麟。要是有用,算是这些年科学院的头功好了!” “行!没问题!”见嗣音首肯了,陈衍跋很是兴奋,“至于第二种,燃烧弹,其实和普通的炮弹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不但制作工艺复杂、价钱昂贵而且十分危险,光往里面加注白磷的工艺,就已经搭进去几十条人命。所以,我们当初就不愿意将其推广,实在是怕为此赔上的‘性’命太多了!” “燃烧弹!”就算嗣音不通军事,那她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战舰可都是木头做的,再联系邱辉、水师,不禁大喜,“阿弥佗佛!真是天助我大明啊!” 说着,嗣音一把扯住陈衍跋的衣袖,“我不管!就算搭上你的‘性’命我也不管!三‘日’内,就得有三百发按照水军火炮制式造出来的那个什么燃烧弹‘交’到邱辉手里!一旦他认可了,你累吐了血,也要赶在他出发前变出一千发来!” 本来meimei挨身,阵阵香风钻进了鼻子,心砰砰‘乱’跳,刚要正言厉‘色’教导她,都嫁人了,总要避讳这男‘女’授受不亲吧? 总算将这一大套连珠炮似的话听完,陈衍跋顿觉眼前的这个秀美的小‘妇’人已经变成凶神恶煞,竟被吓得半天没说出一个不字。 等送走了陈衍跋,嗣音实在有些倦了,但赵冠坡无声无息地又冒了出来。 “什么事?拣要紧的说,我乏的很。”对于赵冠坡,嗣音更是随心所‘玉’,没有半点忌讳了。 “是!据报,黄埔军校广西分校的校长杨重镇,趁着大战之际,蛊‘惑’学生,成立了一个叫忠义盟的组织,胡说什么要誓死保卫朱家的天下,有谁想做曹cāo、王莽之流,人人得尔诛之! 这要是在别处,卑职也就不报了,可这是军校,大帅有过指示,您看?” 嗣音对着烛火有些发呆,双眉不禁皱到了一处,喝骂道:“真是的!你不知道我最是心软,象这等有血光的总来烦我!你不知该怎么办吗?” “回来!”见赵冠坡转身要走,嗣音又出言留住。“我口渴了,去换一盏热茶,拿来。” 赵冠坡出去没一会儿,就轻轻地将汝窑小盏放在几案上,嗣音端起来,也不说话,只是瞅着杯中的茶水发呆。 嗣音的心思,赵冠坡还是能猜到的,便小声说道:“卑职也替主母想到了这层意思,这等事,再加上前些‘日’子的李策鼎,非耐不住寂寞出来搅局之事,算起来已经好几起了,而且都是在最近,这就如同大禹治水,围堵总不是办法! 扬汤止沸,怎比得上釜底‘抽’薪啊!” 嗣音意味深长地瞟了一眼赵冠坡,“是啊!位高权重者遭人忌,也是常情!不过,让竭昌也如此惦念,实在有些过意不去了!” 见嗣音见疑,赵冠坡扑通一声就跪了下去,“主母!竭昌不过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得‘蒙’主公不弃,恩同再造,肝脑涂地,唯死而已。 前朝张江陵那是多大的威势,眉头一皱,曾让百官俱畏;连太后、皇dìdū改称其为先生;但结果如何? 身后一败涂地! 累即子孙啊! 正所谓人在政在,人亡政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