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七章 前辈 (第2/2页)
们自己知道了。 如果朱子清真的把这句话当真。在他们面前没大没小,那就是不懂事。 贾其功的话听起来毫不客气,实则是在维护他。这一点朱子清还是能分辨的出来的。所以他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把姿态摆的愈发低了。 果然,那几位前辈虽然嘴上说不敢当。但都老实不客气的接受了朱子清的问好。看向朱子清的目光也多了几分赞许。 这不是他们矫情。有时候人就是这样,都希望获得他人的尊重。 当然,朱子清也不是对什么人都尊重。遇到不爽的人了,他会让对方更加不爽。但很显然。眼前这些人都值得他放低姿态。 朱子清的低姿态很快就起到了作用,几位前辈对他更多了几分热情,少了几分生疏。 因为朱子清到来而显得有些拘谨的氛围顿时一变,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子清,你以前说后面还有十几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好啊?老头子我可是望眼欲穿啊。”陈留林一把抓住他问道。 “还有十九篇。其实已经写出来了。只是最近在学校学习略有心得。回过头重新审视发现很多不足的地方,准备修改过后在发表。所以还要等一段时间才行。”朱子清再次搬出了这个用了数次的借口。 “嗯,谨慎不点好。不要着急。”对朱子清的态度,陈留林大点其头,迟疑了一会才说道: “说实话,你已经发表的那些,成就最高的就属。余下的在文学性上都略有不足。希望剩下的那十九篇你能用心创作,争取赶上的水平。” 陈留林这些话就有些交浅言深了。虽然他说的是实话,可有时候实话并不一定受欢迎。这也是刚才他迟疑了一番的原因。 不过后来应该还是见朱子清态度良好。加上想看到经典有瑕,才忍不住说了出来。 “我明白。前面那些发表的太心急了。没有好好雕琢,以至于出现了种种问题。到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教育才发现问题出在哪里。 所以就把余下的都暂且放到一边,先充实自己。等学有所成仔细雕琢之后在发表。”朱子清自然不会生气。 随着读的书增多,他发现自己的养气功夫火箭上升。以往能让他纠结半天的问题现在都能一笑置之。 更何况陈留林完全是一番好意,他心中只有感激。换个人人家还不一定肯出言提醒呢。 对朱子清的气度在座的人无不暗暗点头称道,说话也就更加直接,往往直击要害。让朱子清也是获益匪浅。 “子清小友。前几天我听说一个消息。想象你求证一下是不是真的。”程德敏突然问道。 “前辈请问。” “听说前几天你和陈启明大师交流过论语?” 听到这个问题,在座的所有人都呆住了。就连贾其功都一脸震惊的看着朱子清。 “交流不敢当。承蒙陈老厚爱。在他身边聆听过一天。”朱子清谦虚的道。 “咝……”可是这句话听在其他人耳朵里,无疑就是承认了他和陈启明大师交流过论语这件事情。 陈启明是什么人?传统文学集大成者,中华文化复兴的扛旗之人。 虽然在文学成就上贾其功并不比他差。可论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他也比不上陈启明。 所以别看大家都以‘南贾北陈’并列称呼他们。实际地位,陈启明要比贾其功高出半筹。 地位也就算了,在座的各位那个真正把地位放在眼里了。他们真正在乎的是学识。 陈启明大师既然能成为中华文化复兴的扛旗人物。其对传统文化的研究绝对是很深的。 朱子清才多大?哪怕从娘胎里就开始读满打满算也才十**年。 这个时间并不短,可放在研究学问上真的一点都不长。更何况他研究的还是儒家最核心的著作。 程德敏一生都耗费在了上,才有了今日的成就。可见治学的困难。即便如此也不敢说和陈启明大师交流。 可是现在朱子清却承认了他和陈启明大师交流论语,这实在太考验人的认知能力了。 ps:如果这一章突然跳出一个前辈装逼,然后朱子清毫不客气的反打脸。这样的节奏应该是现在主流的写法。 这样写多简单。不用费劲巴拉的思考剧情,轻轻松松水个两三章完全没有问题。最主要的是还会有大把的人捧场。 指不定还能在分类榜拿到一个靠前的位置。 如果打脸打的爽了,说不定就有人打赏个盟主什么的。 其实前面很多剧情都可以添加类似的装逼打脸情节。不是我不会写这样的剧情,只是不想写。 这部书完全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某些愿望,不在乎成绩。所以请大家看的时候多一些包容。 非常感谢。 嗯,这部书的风格不会变。就算变,也是下本书的事情了。嗯,如果有下一本的话。哈哈……u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