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完美 (第1/2页)
是的,朱子清笑了,笑的很灿烂。火然文w笑的好像一点都不知道这个提问是个坑一样。 提起文学革命,大家先想到的是上世纪初推广白话文的活动。这么讲不算错,但太狭隘。 文学革命是从那个时期提出来的。但一直到现在这个革命就没有停止过。只是现代人换了个名字,叫改良,叫复兴。 这个话题非常大,当成一个专门的课题去研究,可能一辈子都研究不完。写成书,一百本辞海都不一定能装得下。 这么大的课题,如果朱子清长篇大论的去解说,那今天这个讲座就失败了。如果他简单的概括,很可能会落人口实。 所以,想通其中关窍的人无不为朱子清捏了把汗。 “在回答这位校友的问题之前,我先做个声明。在我的演讲没有结束之前,请大家不要提问好吗?”朱子清没有试图遮掩什么,直接了当的说道: “第一打断别人的话,显得没礼貌,有违我国传统美德。第二会打断我的思路,让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讲。第三在场这么多人,要是每个人都提一个问题,那就不是讲座,而是答记者问了。” 朱子清毫不做作的话,再次引起一片叫好声。学生也不全是傻子,略一思索就知道这个提问的人有问题。 听到朱子清的话,这个提问的人脸色变得有些不正常。情不自禁的往某个角落看了一眼。 而一直盯着他动向的朱子清迅捕捉到了他的这个动作。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很轻易就找到了目标。学生会副主席冯秋雨。 要是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朱子清可以找块豆腐撞死了。 追求林宝儿屡次被拒,却从没有采取过激或者见不得人的手段。朱子清对这个冯秋雨的印象虽然不好,但也不坏。没想到今天他终于忍不住出手了。 看来是我高看你了,朱子清心中冷笑道。别着急,咱们骑毛驴看账本,走着瞧。 “现在我来回答这位校友的问题。” 艾建阁等人的心顿时紧绷了起来,朱子清可不要被诱导了啊。 “我想先问一下这位校友,“革命”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又是出自哪里?” “啊?”这个提问的学生一下子愣住了。他没想到朱子清居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 革命这个词每天挂在嘴边,它代表的含义谁都清楚。可从来都没有用语言概括出来过,现在朱子清突然这么一问,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朱子清没有等他想清楚。在他迟疑的当口,直接就接着往下讲了: “‘革命’一词,出于我国最古老著作之一的。它的意思是指推动事物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咱们再来说说文学革命。说起文学革命,就不得不提推广白话文学。那么问题来了。当年为什么要推行白话。 因为一般人认为救这个国家,必须吸收新的知识,尤其要融会古今中外的学术文化。于是老牌留学生到外面一看,任何国家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一致的。 因此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是文字工具害了我们。尤其四书五经“子曰、孔子曰”一塌糊涂,非把这个打倒不可,所以提倡了白话文。” 朱子清突学革命嫁接到了推广白话文上,大多数人都一头雾水。可是陈启明,包括艾建阁、窦明辉都露出了笑容。 高校交流会之后,朱子清和陈启明交流对传统文化的看法的时候。就曾经说过白话文的事情。他们知道,对那一段历史,朱子清有着独到的见解。 现在见他三言两语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擅长的地方,自然知道他没有被人牵着鼻子走。岂能不高兴。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我们看世界的文字,不管英文、德文、法文,虽字和语言是合一的。但是语言大约三十年一变,所以一百年以前的英文、法文书籍,除非专家,一般人看起来和看天书没什么区别。” “我们中国的老祖宗晓得语言和时代是要变的,所以把文字脱开了语言。只是用很短的时间。经过两三年的训练就会写出来。这个文字就单独成为一个体系,表达了思想。 因此这种文字所保留下来几千年以上的思想,在几千年以后的人看来,如面对现在。没有阻碍。 它对于国家有什么错误呢?没有错。只是因为教育不普及,大家对于这个国文的修养没有学好。 当时提倡‘文学革命’的部分人士,求进之心是对的。在学问修养上,老实讲,还有商量的必要。于是这一文学革命就出了问题。” “哗……”台下顿时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