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准备 (第2/2页)
四百士兵的 貌焕然一新很有些强兵的模样。现在真需要来能锻炼出一支铁军。于是高原尝试着带兵去打那些小股山贼。 第一战高原挑的是一支一千人的山贼。 刚开始时这股势力微弱的山贼还没把高原这几百人放在眼力。可一接触就吃了大亏。这些山贼说起来每股也有上千人但其中能够作战的青壮也不过几百甚至比高原还少些。 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高原都没有输掉战争的可能。刚开始。手下地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见敌人人多势众皆浑身颤抖不敢前进。 高原一怒之下。砍了一个后退的士兵大吼:“后退者杀家人连坐。” 这四百人都是陈留本地人家属都住在陈留。日常全靠高原军粮供养。可以说离开了高原一家人都只有被饿死的命。更别说连坐了。 想到这里众人都奋勇争先。一战之下。居然将那队山贼打得溃不成军。 见了血的军队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有一口气消灭了两股敌人。高原地军队这才锻炼了出来。不过因为都是新兵。减员不少。三战下来死伤了一百多士兵。 不过山贼那边人口不少高原的人死一个补一个。越打越多半个月下来居然膨胀到六百。 “再不能征兵了否则地里可没人干活。”高原对王滔等人说。 三战下来高原又得了五千人口。凡是壮丁每人都分了五亩地。不过战后王黄两家的新兴地主都过来问高原要人一时间县衙门里“蛮子叔”喊了个不停。 高原早就想到这一点便分了一千人下去。 一看到分给自己的人地主们都傻了眼。这还是人吗全是老头老太和小孩。 “废话壮丁我自己要用都给了你们我地军队吃什么?”高原笑着一拱手:“大家都是乡亲你们总不会看着我高原矮饿吧。大家多担待些。”
粮食问题已经很紧迫了。 现在的陈留没有任何出产一万多近两万人的吃喝全靠高原解决。以他手头的这第点粮食能够坚持一个月就算不错地了。现在又想着要去南部山区抢劫人口未来的日子可不太美妙。 现在已经进入六月了再不播种秋收可没有吃的。北方一年一熟到了农历十月就得休息要到次年三月才有下种地可能。因此这个秋收对高原非常关键这关系到自己这支不大势力地生死存亡。 土地有地是种子也够而且大多是高产的玉米、土豆、红薯、小米。但人口却是不足城市地大片土地没人耕种看得人心中一阵疼。因此尽快抢劫人口非常关键。 要找人种地就得备够粮食可没人种地却没有粮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在筹够粮草之前高原没有任何出兵的打算。就算有出兵也只能去打有粮食的地方。目前高原有两个考虑。一打南阳。南阳地区是一个大盆地。二向北打彰德。 南阳里陈留太远而且那地方还有不少明军高原手头这几百人去了也讨不到什么好而且后勤供应也是个大难题。 彰德在河南东北离高原很近。那地方虽然也是河南可灌溉便利却没受什么灾害。前一段时间的蝗灾来得猛却得也快。蝗群还没飞到彰德就奇怪地消失了。因此彰德府是河南唯一有收成的地区。 打他正合适。 而现在的彰德府的主事人正是高原的老朋友甘霖。 甘霖拿了高原送去的刘异地头颅之后立了大功手到朝廷嘉奖升任彰德知府。这可是一个正四品的高官。朱仙镇大败震惊了整个大明朝十八万大军一朝风流云散。只甘霖的战绩是唯一的亮点。因此皇帝立即颁下圣旨升任甘霖做了这个大州的知府。有消息说皇帝有意让甘霖进兵部做侍郎。无奈甘霖在朝廷没有后援若升得太猛只怕群臣不服。这才做罢。 “说说看怎么打彰德?”高原召集齐众人。 “还怎么打直接带人攻过去就是。”黄镇冷笑一声“甘霖已经被我们打怕了只怕听到将军威名连城都不感出。这个家伙虽然顽强可却是一个贪财好利之人若和我军野战失利丢了彰德只怕官位不保。” “对呀你这么说倒提醒了我。”高原哈哈一笑“要得就是让他呆在彰德不出来彰德城太大我们去了也啃不动。不如扫荡周边县城抢他娘的。前一段时间朱仙镇大战那地方作为后勤基地囤积了不少粮草。抢了他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不过在打过去之前我们是不是同老朋友打个招呼?” 众人都不说话。 见他们理解不了自己的话高原觉得没趣直接下命令“莫清你马上出准备一份礼物带着我的信去见甘霖。我保证他不会出城。” 高原说着话提起笔在纸上写道:雨声兄自通许一别已数月甚是想念。弟所辖万人兵多将广本当一口气杀进开封去。无奈粮草不继想来你彰德府找口饭吃。望兄到时候不要出城以免为乱军所伤。高原拜上。” 看到信众人都哈哈大笑。 不过高原倒不想同甘霖彻底扯破脸又让人拿了一大本金叶子给莫清带上让送给甘霖。甘霖这个人高原是非常了解的只要他得了自己的钱肯定不会同自己硬碰。 再说了就算出城市同自己决战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呆在城里对他而言是最佳选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