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明_第六卷 东临碣石 第三章 周延儒督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卷 东临碣石 第三章 周延儒督师 (第1/2页)

    这一通仪式搞完众官员也磕完头了可事情还没结束。

    一个鸿胪寺的官员出列在呼啸的寒风中扯着嗓子高声唱出即将退休的官员的名字以及派往各省任职的官员的名字吩咐这些被点名的人出来谢恩。

    这个仪式非常讨厌帝国这么大每天被免职和重新任命的官员都是一个很大数目。多的时候竟然有一百多个这么多人都出来磕头谢恩一人一句就得花不少时间。

    问题是大家都还呆在白地里。风吹雨打日晒雨淋遇到天气恶劣之时简直苦不堪言。甚至有年纪大的官员在这个仪式中被寒风吹死的记录看来在明朝要想做到四品以上高官没有一个好身体就是一个送死的活计。

    如此说来万历皇帝多年不上朝其实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制度。办公嘛什么地方都可以在办公室就能搞定。又何必让大家一大早起床折腾?劳神费力未必又用。

    可在后人看来不上朝好象这个皇帝就是个昏君就不做事。这可是大大冤枉万历老兄了。想想也是在京四品以上所有官员集中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说些套话弄些假大空的仪式简直就是浪费时间。

    换个思维再一琢磨如果在现代每天一大早北京所有的各部部长和部一级官员全部在中南海集中折腾这么一上午估计部长们也不用再做事了。

    古人的思维和现代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史书上的臧否也不能当真。

    好在今天的时间很短大半国土沦丧。官员地数量也在急剧萎缩小半个时辰就弄完了。退休人员自然三呼万岁那些被派往河南山东敌占区的官吏一个个心灰欲死如丧考妣。众官这才松了一口气悄悄活动了一下已经被冻僵的手脚。

    弄完这一切众人这才鱼贯进入太和殿进行下一个程序。

    这个时候天已经亮开。飘飞的雪花中惨白的天光透来犹如病入膏肓的人脸。

    进入大殿里面没有生火。冷得像冰窟窿灯也点得少黑糊糊看不真切。

    “啪!”一声一本塘报报扔在御案上。刚坐定的崇祯皇帝突然一声断喝:“金奴入寇迄今已逾四月。联一再旨让各地官军征剿。可现在地情形如何八十八县陷落。鲁王、河间王死于国事。三十多万百姓被虏。这就是我大明的军队吗?你们说可有法子退敌?”

    “皇上!”文武百官同时跪到地上噤若寒蝉却左顾又盼一副关我屁事的模样。

    大殿里的气愤越来越凝重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崇祯皇帝“呼!”一声站起身来在大殿中急噪地走来走去。看众人脸上都是一片淡漠心中更怒厉声道:“众卿平日皆口若悬河、侃侃大言、滔滔不决。今日令尔等出谋划策怎么全三缄其口难道都是哑巴不成?”

    崇祯皇帝这一激动满面扭曲太阳xue上地两根青筋突突跳动。

    可喊了半天。殿中众人依旧沉默不语。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射在地下一副养气入定模样。

    等了片刻。见没人理睬皇帝气顶了心他再次大叫嗓子都喊破了:“满朝文武难道无一人像孙传庭那样肯领兵出征为联分忧?”

    还是没有人说话。

    皇帝大步地走进人群将目光落到这些缩成一团的大员们身上。可每个人都做泥塑木雕状根本就不答他这个茬。

    一股悲哀从心中泛起他鼻子一算眼泪滚滚而下落到地上:“想我大明王朝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若一朝失之联有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罢了罢了!联自己去督师亲决一战身死沙场也好无悔无恨地去见先祖即便是死了也可以瞑目啊!”

    这一席话喊得抢天呼地声嘶力竭。

    众人一听乱成一团大声道;“不可不可”、“千万不可”、“皇帝上一国之君怎可轻易上战场”、“三思三思呀!”

    话虽然说得动听可众人眼神中却殊无半点焦急神色。

    崇祯皇帝只看得心头凉他走到周延儒跟前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地看着他。

    周延儒有些吃不住劲来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表态这一关无论如何是过不去了。

    崇祯皇帝生性凉薄心理也颇不正常再说上次的陈新甲事件自己也有把柄握在皇帝手里。若自己今天不接手出兵这个烫手的热山芋只怕下一刻就得去昭狱里呆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