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绿芽之叮 (第2/2页)
地区来说属于盆地,是整个塔尔西斯高原地区唯一能凝结雨露的地方,也是奥林帕斯行政区范围内唯一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用观光地图上的赞美句来说就是,这里是北方最早发芽的地方,有个挺好听的名字,绿芽之叮。 这里虽属奥林帕斯行政区,但离奥林帕斯山还有五百多公里,关卡并不繁多,加上是一块凸出沙漠的农业地区,从三个地方都可以摸进来。沉默者在这里没有多少势力,亚拨本部的人送我们过沙漠后就回去了,来接我们的是洪青帮的人,只是没想到却是个日本人,与岛津看起来很熟。 洪青帮不是以华人为主的组织吗?怎么那么多日本人?不是说中国人现在是老大吗?想起自从我在火星上醒来后,感觉见到的中国人还没日本人多,记得住的就是周博士、李索菲亚、吴义,还有在独立连曾给我做过短期勤务兵的刘岩,金铁柱不知道是中国人还是朝鲜人,而这个J博士我看更像越南或泰国人。日本人就多了去了,在涵洞社区一大堆…… 那人给我们发放了通行手贴,这玩意时效只有三天,三天内必须要去领取物品入网标签,滞留超过一个星期则要去申报随身衣物登记录入。他警告我们在新的手贴没弄出来之前不要乱跑,虽然这里地广人稀,不像那些大都市安保严格,但是满角落的监视器也会让我们寸步难行。又让我们把所有通信工具交出来,以及拥有体征芯片的人也要把芯体取下交给他,想不到的是除了我,所有人后脑勺上都有体征芯片,以前老早就说要弄了,结果一直没想起这事来,以后得空至少要装上三个才能挣回面子。
梯田,无尽的梯田,所见之处全是工工整整的梯田,每个梯田间用整齐的林带隔离着,每一坪农作物高低、间距齐整得跟尺子量出来的一样,远处高地山上的树林也是一层一层的。田地四周围着的滴灌管道与远处高地的水塔相连成排,农作物一米高的地方也是一排类似管子的长索,长索上套着的一个个的仪器不时在农作物顶上来回滑动,停下后或是给农作物浇水,或是照出一束光来……我感叹这根本就不是种地,而是工业生产,别的地方用飞行机器人种地和这里一比就差远了。风景差了许多,像活在一个很大的车间里,到处都是树木组成的墙。 这里的桥也真多,差不多走上几分钟就要过座桥,大多数桥下是一条条人工壕沟,据说是休耕时用来无土种植用的阡陌阵。 还在当初和刺猬小队跑路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地方,小胖子贾艾斯跟我说他老家在奥林帕斯特区东麓第五城,就在北麓地区下面一些。还记得他说这里雨季税很重,所以从小跟着父母迁居到了帕弗尼斯地区去开垦,老家只剩下爷爷奶奶。他其实很喜欢奥林帕斯,这里有他儿时的小伙伴、还有一个很清澈的湖…… “王,怎么了?”抬头见岛津在问。 “没什么,到了这里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 “你来过这里吗?” “没有,我以前一个战友的老家在离这里不远的东麓,他曾经说很想回家乡来看看,可惜他再也不能如愿了……岛津?你怎么了?”我转头看见他反而神情迷离起来。 “呵呵,给你这么一说,反倒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真是不好意思,失礼了……”他回过神来抱歉的笑道。 “哦,你的家乡在那呢?” “海斯-佩利亚。” “名字好怪,那里主要是日裔的聚居区吗?” “不,是西斯拉夫人的地方。我是在社区里长大的,就是你在乔里伊特打算弄的那种社区,我们日裔没有一寸土地……”他看着窗外伤感的说道。 “为什么?” “因为华人不喜欢我们。” “不对呀,我在火星上见到的日裔比华裔的人还多,而且很多过得还蛮好的,比如你,还有涵洞社区那里的日裔就更多了,反倒是华人没见到几个。” “他们都在上面……”他指指天上。 “上面很好吗?怎么每个人都想上去?火星很差吗,我觉得威尔逊老家很不错,还有长春的古尔库村也可以……” “呵呵,我也没去过,听说就如乌托邦一样。不过我也和你一样觉得火星好些,当然,如果我们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而不是租来的话……”岛津苦笑着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