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一章 婚事 (第1/2页)
抱歉,这一章,先占个坑,半个小时之后再看。【】。。。。 ——*——*—— 如果说,这一年的九月是订亲之月,那么十月,一定是退婚之月。 先是王中郎幼女得急病,急猝而亡,王庾两家把亲事给退了,之后,便是皇长孙萧炎和庾大娘通jianian的消息,让人在建初寺里逮个正着,消息几乎是一夜之间,传遍整个建康城,隔日,庾家的大族长带着在建康城中有官职的庾家族人,在宫门前请罪。 晌午时分,宫里传出来的一道旨意,把庾家大娘赐予给皇长孙,成为皇长孙的孺人。 当晚,一顶小轿,庾家便把人送进了九江王府,连个正式的仪式都没有。 庾琼的妻子莫氏,原是回建康cao办庾大娘的婚事,因为发生这桩丑事,次日便离开了建康。 腊月,皇长孙萧炎的两个弟弟,全部由公升为王,萧炎的封号虽然没有变动,依旧是九江王,但封邑增加六县,由淮南郡划入九江,湘东王被贬为湘东郡王,削去三县。 这则消息一出,朝堂上几乎已经闻到了某种气息。 果然,到了次年正旦,楚帝于朝堂上宣布,册立皇二子广陵王为太子。 自怀仁太子薨逝后,这场在大楚的朝堂上,持续十年之久的太子之争,终于告一段落,算是尘埃落定了。 因正月里无事,郑绥他们又在孝期。不能出门赴宴,故而,郑绥多半时间是待在五兄郑纬的书房。和五兄一起画那幅建康全景图。 只是这一日,前脚才刚进书房的门,后脚就有仆从进来通报,湘东郡王来了。 郑绥听了,不由皱了下眉头,接着便听到五兄郑纬吩咐道:“把人引去翠轩阁,让四郎陪着。” 那位过来回禀的青衣僮仆应了声喏。只是并没有转身离去,而是又道了句,“小郎。七公主也来。” 郑纬只转头笑望着郑绥,郑绥的眉毛果然又紧了几分,她就知道是这样,遂不等郑纬开口。就立即道:“我不去。她过来可是为了见阿兄,可不是为了见我。”若说近几个月以来,最轰动的事情,除了九江王和庾大娘通jianian的事,册立太子的事,排在第三位的,便莫过于,七公主曾公开扬言。非郑五郎不嫁。 七公主是湘东郡王萧章同母妹,封邑在淮阳。故又称淮阳公主。 “熙熙,你可说过的,将来的五嫂,得经过你同意才行,如今阿兄就把这相看的重担交给你,你若是不愿意,那以后我娶谁,可就不问你意见了。” “就知道拿这话堵我。”郑绥没好气地抱怨道。 郑纬一笑,瞧着郑绥往外走,遂跟着出去,从采茯手中接过披风,替郑绥给穿上,“你就陪她说会儿话就行了,把阿罗也叫上,今儿王十二郎会过来,我已让他从清峰观中折几枝红梅带来,等他到了就送到你屋子里去。” 一听这话,郑绥轻声嘟囔了一句,“哪还用阿兄吩咐,上次十二郎走的时候,就答应会给我折几枝过来。” “他是答应过,阿兄不是怕他忘记,今早又派人去提醒他了。”郑纬说完,又拜托道:“就最后一次,熙熙当是帮阿兄的忙,等再过些日子,就不用,好不好?” “每次都说最一次。”郑绥是一点不信,但还是垂头丧气地出的书房的门,乘着肩舆去侧门。 因湘东郡王和七公主,每次都是微服而来,并未带着仪仗,故而都不曾从大门进,都是从侧门进府。 郑绥赶到的时候,四郎郑纭和四娘子诸葛氏早已候在那里了,而湘东郡王和七公主也已经到了,在见到郑绥时,俩兄妹的脖子明显都伸了伸,目光都紧盯着郑绥的身后,可惜注定让他们认失望,九娘郑芊和五兄郑纬都没有过来。 郑绥上前行了礼,性急的七公主,还是一如既往地脱口就问了句,“熙熙,你五兄呢?” “阿兄喝了一上午的酒,这会还正醉酒在睡觉,不方便出来拜见郡王和公主。”郑绥真想抚额,已不记得这醉酒的借口是第三回用,还是第四回用,想来下次又得再想着别的借口了。 只瞧着殷氏忙道:“这地方冷,眼瞧着又要下雨了,不如公主先回去十娘屋子里坐坐吧。” 天色果然阴沉沉的。 七公主脸上虽是遮掩不住的失望,但还是答应了。 另一边厢,湘东郡王萧章,已让四郎郑纭给带去了翠轩阁。 其实,在郑绥看来,七公主,除了她是公主的身份,除了她性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