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浮华年代_第七十六章 第一桶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第一桶金 (第1/2页)

    风文艺出版社没让胡菲菲等太久。刚过了五一,就打来电话,愿意以十万元的价格买断这本小说,并可以预支款项,条件是对胡菲菲的下一部小说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购买权。这个条件对于胡菲菲这种文坛新人来说已经很优厚,可见出版社也是冒了些风险的,胡菲菲痛痛快快的答应了。

    胡菲菲拿着份证去办了一张银行卡,一个月后,出版社的款子就到帐了。这时,她才趁中午吃饭时候淡淡提起:“爸爸,mama,有出版社跟我联系,要出版我的一本小说。”

    “你?”程远芝笑了笑,“别是骗人的吧?我相信菲菲你的文笔,发表文章上杂志什么的都没有问题,可是出书这种事,还是很神圣的。也许有些不上路的出版社拿这个做幌子欺骗无知少女,菲菲你可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楚。”

    “是风文艺出版社,”胡菲菲继续不动声色的说道,“辽宁的。mama你打听一下就可以知道,这家可是老资格的出版社啊。”

    程远芝痛心疾首的摇着头:“现在这世道,人心不古,连老牌出版社都跟着堕落了呀。说说看吧,出版社怎么说的,要你出多少钱?菲菲啊,mama可是把话说在前头,现在社会上也有自己掏钱出书的事,可那是人家成功人士镀金的手段,你一个中学生,可千万别凑什么闹啊。”

    “我就知道你不相信我。不过没关系。”胡菲菲说道,“mama你多虑了。出版社答应给我10万元稿酬,整个出版过程我只要配合宣传就好,不需要收取什么费用。”

    “十……十万?”胡清华本来在看午间新闻,对母女两人间的对话不是十分在意,此时却惊讶的筷子掉在了地上。胡清华不急着去弯腰捡筷子,只是眼睛睁的大大的望着胡菲菲,彷佛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一般。

    十万元是什么概念呢?

    八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出现了第一批富裕的人群。有人做生意赚了钱,开始出现了“万元户”的概念。一直到九十年代初期,万元户在当地仍然是高不可攀的传说中的存在。程远芝上大学时候有一闺蜜,后来发展的颇好,几年后已经成为乡镇干部。有次跟程远芝说,只要出八千块钱,就可以在乡间为她起一座小洋楼。程远芝当时工资不过几十块钱,当然摆手拒绝。那闺蜜又说这钱暂时不用出,先欠着也无所谓。程远芝看洋楼风光的确很好,也略略有些动心,回家和胡清华一商量,两人对着工资条一合计,——只怕这八千块钱要还上一辈子啊怎敢造次,十分不舍的回绝了。

    后来到了九十年代,两人的工资逐年提高,从一百多块到几百块,又到现在的一千多,两千多,勤俭持家这么多年,总算攒下一笔钱,大概**万的样子,夫妇两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奋斗到这种程度,已经颇感自豪了。

    可是,今天胡菲菲居然说,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她的书居然愿意付十万元的稿酬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啊

    “菲菲呀,你确定你没有听错吗?”程远芝小心翼翼的问道。

    “没有。我怎么可能在这种大事上糊涂。”

    “那么杂志社就是骗你的了。”程远芝深吸一口气,想出自己觉得最合理的解释,“你现在新概念获了奖,有了些名气,想必出版社看中了这些名气,故意用高稿酬吊着你。可是,书什么时候出版,中间会不会遇到波折,都是未知数。就算出版,能销售多少本,最后能结算多少稿酬,也要看出版社的意思了。”

    “不,出版社买断了这本书。而且十万元钱已经打到我帐上了。”胡菲菲说道。

    程远芝和胡清华同时深吸一口气。

    “钱在你账上,是什么意思?”胡清华追问道。

    “我前几天新办了张银行卡,把卡号告诉了出版社。今天去查了一下,钱已经到帐了。”胡菲菲说。

    程远芝的手哆嗦了一下子。“你确定?问过银行了?”

    “问过了。随时可以取出来。”胡菲菲淡淡说道。

    程远芝再次深吸了几口气,突然暴怒起来:“你什么时候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告诉我一声?你这半年来成绩下滑就是为了写小说吗?钱呢?你取出来了吗?你一个小小孩子边怎么可以放那么多钱,还不快交给我,让我替你保管”

    胡菲菲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她。不知道为什么,平时勇往直前的程远芝,今天面对女儿耐人寻味的目光,居然有些退缩。

    胡清华叹了口气,他对老婆语无伦次的失态表现很是同。事实上,今天中午从胡菲菲开口说话起,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不断被颠覆着。一向被他们当作不懂事的小孩子来看待的女儿,居然开始挣大钱了而且一挣就是十万是他们这么多年来省吃俭用的总和

    从来,他和程远芝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