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浮华年代_第八十五章 同等学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同等学力 (第1/2页)

    来到出口处,刚刚验过票,胡菲菲就看到了mama程远芝在门口探着脑袋张望,一脸焦急的模样,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大文学抛开愚昧守旧与固执己见,mama也是一个拥有母光辉的母亲。

    “mama,我在这里。”胡菲菲冲mama挥了挥手。

    “怎么就背了一个书包?其他行李呢?一路上累不累?一定辛苦了吧。”程远芝一连串的说道。

    淯阳火车站到梅溪高中家属院,不过出租车起步价的距离。下了出租车,程远芝要夺胡菲菲后的书包,胡菲菲哪里能让她背,再说又不重,何必呢?两人争抢了一阵子,程远芝终究没能如愿以偿,她拉着胡菲菲的手,一路走在学校的中央马路上,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女儿从上海回来了。那个姿态,就好像胡菲菲已经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了似的。

    回到家中,程远芝已经准备了饭菜,一脸慈的对她说:“快吃吧!”

    胡菲菲起去卫生间:“让我先洗把手。”

    “对了,mama,冷库的事有消息吗?”胡菲菲一边吞咽着食物,一边问道。

    程远芝不以为然的说:“打听那些做什么?反正咱家有没有损失。”

    “听说有人卧轨了。今天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火车晚点了半个小时。”胡菲菲说道。

    “管那么多干什么?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程远芝丝毫没有觉得边发生的事物会和她有丝毫的牵连。

    胡菲菲不再说话,心中却难免有些失望。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在程远芝看来也许是一个知识分子君子固穷、达人知命的cāo)守,然而却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前世的时候,正是因为这种漠不关心,胡家错失了很多发展的良机,在程远芝的主导决定和胡清华的不负责态度下,胡菲菲也走了不少弯路。大文学

    胡菲菲曾经听过一个故事: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著一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新教牧师留下的发人深省的短诗。尼莫拉曾是纳粹的受害者:“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者;接著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着的,彼此之间相互依存。你今天认为毫无关联的一件小事可能会是今后发展的巨大障碍,一件极微小的事,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程远芝,毕竟是一个平凡人啊。她如一叶随波逐流的扁舟一样,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上漂浮,妄图洁自好,却无法抵御社会给予的各种苦难。如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存款实际价值变小、医院医药费过于昂贵等等。每一件事在起初的时候都有预兆,都曾经给予了足够的机会让人们另谋出路,然而程远芝这种平凡人,却没能想的更远一点。

    从现在开始,是时候让我担任保护我们这个家的职责了,mama!胡菲菲在暗地里下了决心。不过她同时就意识到,mama不会同意,她一向是一个极有主意的女人,虽然这些主意在胡菲菲看来很多都是事倍功半的下策。

    胡菲菲回来已经几天了,梅溪高中却还没有散学,正在进行期末考试后的“补课”。胡菲菲和杨锐聪老师说想感受一下学习的气氛,杨锐聪就很痛快的答应她每天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旁听。

    已经升为二八班的少年班在梅溪高中仍然是整体无敌的存在,据说,这次的期末考试,年级前十名里面他们占据了七席。大文学胡菲菲好奇的翻看着名次表,惊讶的发现从高一开始,每一次考试的前十名都不是同一批人,可见大家竞争之激烈、水准之详尽。这期中、期末统共六次的大考中,惟有萧如一直是在前十名的行列,但是胡菲菲又知道,尽管前世2001年这里出了省状元,那人却不是萧如。看到平时考试不如自己的人,最后凌驾于自己之上,接受万民称赞,这种失落,想必也很难受吧。

    寒假很快就在旁听的子中度过了。这个寒假的时候新概念作文已经被炒作的颇为红火,在中学生中几乎是人手一册,而胡菲菲的长篇小说也趁机发行,迅速进入了畅销书的行列,让半年前大手笔、大魄力预支了十万稿酬的风文艺出版社主编笑得合不拢嘴,连连问还有没有出版新书的计划。一时之间,胡菲菲的名字也和其他的新概念作文获奖者一样,彻底响彻了大江南北,由于她是获奖者中第一个出版书的,算是首发阵容,获得了不俗的关注度。

    但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的,还是韩函。媒体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