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浮华年代_第九十章 分数太出众了不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章 分数太出众了不好 (第2/2页)

师,以我现在的程度,除了零志愿的清华北大以外,还有什么学校是不能上的吗?”胡菲菲认真的问道。

    班主任一时语塞。他想忽悠胡菲菲,但却明白这个小姑娘不是那么容易骗的,沉思片刻,他只有老老实实的回答:“不错,以你现在的程度,如果正常发挥的话,上复旦、交大什么的已经够了。可是,以你对大学和高考的了解程度,该不会不知道,每个专业的录取分数是不一样的吧。如果堪堪过线录取的话,是很难录取到你自己喜欢的专业的。”

    胡菲菲耸耸肩:“无所谓。高考只是敲门砖而已。我对专业什么的,不是很挑剔。”

    班主任叹道:“其实你是我们眼中极有希望冲击全市前三名的学生啊!你怎么能这样没有顶峰意识呢?”

    胡菲菲说道:“老师,我不是没有顶峰意识。而是我的机会来之不易,我希望更低调点,不受人关注。你也知道我是转校生了。你看到新闻了吗?据说外地又有家长建议打击高考移民了呢,去年青海省的状元都被取消入学资格了呢。我可不希望因为出风头而弄的自己没大学上。”

    班主任说:“原来你是害怕这个。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上海一向是透明的,按政策来办事,不会出尔反尔的。何况,你的蓝印户口是从正规渠道光明正大的得来的,再说,你不是已经高考报名成功了吗?这个时候还担心什么。”

    胡菲菲坚持:“还是小心一点的好。老师你知道我的父母都是新三届,他们对这种事尤其敏感。弄的不好取消高考制度都有可能呢,他们也实在是被吓怕了。”

    班主任无奈,胡菲菲都抬出当年不举行高考、推荐入学的事来举例了,他倒也不好说什么。高考这种事本就只是国家录取人才的一种政策,凡是政策,都脆弱的很,又有谁敢拍着脯保证了。再者,全市前三名是那么好考的吗?胡菲菲的最好成绩,不过是高二的一次期终考试,考到了全市前五十名。再想有所进境的话,付出的努力就不是一点半点了,那需要最坚决的决心、最顽强的意志、边人的全力配合以及一点点运气的成分了。现在胡菲菲自己不愿,做老师的又能怎么样劝说呢,何况,胡菲菲的况的确特殊。

    胡菲菲说到做到。在高三的时候,她的确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备战高考上。她忙着和郭镜明搞好关系,帮他和出版社联系,彼时尚单纯的少年将她视为前辈高人,小心翼翼且充满敬意的以姐称呼之;她开始写散文和诗歌,力图以自己的风格打造一本散文集;她又忙着和林振华的朋友们咨询商量出单曲的事,想尽快出一支单曲。

    在这样的况下,荣达高中的学生们依然没能超越了她的成绩去,只能说,是这个民办学校的生源太不给力了。

    每次考完试她都是第一名,班主任痛心疾首的望着她,她只是腆着笑脸迎上前去,问这次的成绩能在全市排名第几。她从一百多名迅速滑到三百多名,但她却一点都不担心,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胡菲菲的心中自有一本帐:难道全上海市三百多名就无法进名牌大学了吗?据她说知,复旦、交大、同济哪年不是在上海招生1000人以上?何况还有上海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同样很出众的学校。理论上来说,只要排进上海市前五千名,都能上到不错的大学。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萧如也正在烦恼着。和重生前的记忆如出一辙,河南省2001年果然采取了3+X+大综合的试点方案,X是专业课,可以从1到6不等。由于这个方案是试点,方案中字句含糊不详,很多人对专业课是否计入总分心存疑虑。

    胡菲菲知道以后,连夜打过去电话,告诉萧如:“专业课选一门就好了,不必过分浪费精力。”

    萧如的mama知道以后很不赞同,bī)迫萧如至少要选择三门,说这样报考的话,东边不亮西边亮,万一有一门考砸了,至少还能用其他科目弥补,挽回一点损失。

    萧如摇头说这样太浪费精力了,萧如的mama差点没给萧如跪下,苦苦哀求,说如果萧如不报三门的话她将昼夜难安,愿去死。还说什么取消标准分对于语文成绩很好的萧如来说已经很吃亏了,不能再掉以轻心。

    结果这就变成了又一场家长好心办错事的典型案例。那年的考试超乎寻常的简单,尤其是数学,萧如为了节省精力,按照传统惯例放弃了最后两道大题,不料却铸成大错:那两道大题其实稍做坚持就可以做完的,班级里很多同学都完成了。就这样,尽管萧如整个数学卷除了这两道大题以外再无错误,却因此比别人少了28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