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此情可待成追忆 (第1/2页)
这天她参加英语四级考试,考试的时候自然是把手机开了无声,放在一旁。大文学大概是自恃学生素质高的缘故,同济大学并没有像很多学校那样限制大一学生报考四六级,因此胡菲菲一个寝室的人全都报名了。 萧如却没有报名,大概是想考优秀的原因。胡菲菲对这种想法却不以为然,这又不是05年英语四六级改革以后了,那时候的分数高低,写的一清二楚,也许还有人随便做做参考,01年的时候英语四六级就及格、优秀、不及格三档,具体的分数根本没有体现在证书上。大学英语四六级优秀又怎样,不过是个证书而已,没有证书的话不行,毕不了业,一旦毕业,找工作时候哪个学生不是证书一大把,优秀和及格又有什么区别?有考四六级优秀的心思,还不如去考个英语中高级口译、托福、托业什么的来得实在。 胡菲菲重生前是大四才晃晃悠悠过了英语四级的,当时只不过是六十几分,刚刚及格而已。但那是她以前没打好基础,到了后来越学越没信心了。而自重生后她就很有意识的加强了对英语的学习,可以说,英语是她从上初三起最花时间学习的一门课程了。 而英语四级的难度怎么样呢?记得萧如在轻松过完四级并拿到优秀以后,非常意犹未尽的说道:“原来这就是英语四级啊!怎么比我们平时的大学期末考试英语还要简单呢?我看这些语法啊、阅读理解啊,完全都是高中水平嘛!” 重生后胡菲菲做什么事都是有计划的。所有的事,她都给出了一个大概的时间表,最迟什么时候,最早什么时候,而根据她的计划,以后几年,大概会非常非常忙碌,可能连上课都没办法好好上的,不知道要逃掉几节。既然四级是在大学阶段要过的,而且自己今后四年只会越来越忙碌,那么晚过不如早过啦! 一片沙沙的写字声传来。胡菲菲知道那是周围的同学在做第二卷的主观题了。她不慌不忙的在答题纸上涂上最后一道选择题的答案,拿起了第二卷的答题纸。她脸上浮现出轻松惬意的笑容:果然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认真备战后,这曾经让自己焦头烂额的英语四级,真的连平时的英语小考都比不上,说是高中水平,当真是恰如其分啊。 其实四级,只不过是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小考试。只不过因为它和大学毕业证书挂钩,涉及考生比较多,才逐渐被大家重视起来。而人的生命当中,还有许许多多的考试,有许许多多次做选择题、判断题、纠错、作文的机会,只不过有的时候当事人察觉不到罢了。 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经历,选择哪个高中、选择哪个班级……这些何尝不是在慎重的做着人生的选择题呢?去不去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面对父母的反对是屈服还是坚持……这些判断题一旦做错,其实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而劝说父母把钱从冷库里取出,则是进行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步骤,若是把对的改错,则她人生的故事也许就是另一个走向了;现在,胡菲菲来到了新的学校,有了新的起点,她也在按照计划表进度,开始新的生活,这又如同作文一般,列好提纲,在提纲的范围内自由发挥,至于偶尔迸发出的灵感和火花,一些生活中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幸运,就是额外之喜了。大文学 胡菲菲交卷的时候,考场里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她熟悉的打开随包包,放入考试用具,拿出手机,意外的发现上面足足有十几通未接来电。除此之外,还有四五条短消息。 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胡菲菲先看了看未接来电。其中有一个电话是风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打过来的,先后打了两次,不知道有什么要紧事;其他的电话,却都是林振华和薛林打来的了。 胡菲菲先给编辑回了电话,对着电话寒暄了一通,不外是上次写的散文集销量很好啊,有没有计划再写新书诸如此类的话,末了,对方才彷佛不经意间问起,最近有没有和郭镜明联系过。其实这才是他打电话过来的本意吧。胡菲菲揣摩对方的用意,大概是郭镜明近要来上海,参加一个最受欢迎年度作家的评选活动。由于名额有限,考虑到种种因素,出版社就重点推荐了郭镜明一人,回头一想又怕胡菲菲心里不高兴,所以事先打电话过来解释,生怕合作默契的双方因为这点小事产生矛盾。 其实胡菲菲才懒得管这些呢。利用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的份出道,再借鉴郭镜明小说的畅销属让更多人认识自己,并同时依靠这些赚取第一桶金,这才是胡菲菲计划表中的主要目的。如果新概念作文大赛不获奖、借鉴的小说不能畅销,她自然还有计划二、计划三替补,只不过在时间和实施难易程度上都要差了许多。说的更白一点,她虽然喜欢文学,却始终只把那作为业余好,以后她就要以散文和随笔为主,高兴写了写一本,不高兴写就干脆封笔,如果出版社仍然没有察觉到她这种心态上和工作重心的转变,仍然卯足全力宣传她的话,恐怕要赔到姥姥家了。 其实胡菲菲还是低估了她的魅力了,也低估了名气和人气对书籍销售的影响。有的时候,人们买一本书,并不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有多么多么好,而是冲着名气去的,还有的时候,例如说某些明星吧,连发言稿都要找人代笔润色,写起回忆录来只能口述,由别人整理,结果回忆录一出版,照样有不少人买帐,这是为什么,这就是人气在起作用。 胡菲菲现在的名气,比起韩函和郭镜明,那简直是有过之而不及的。和韩函想比,她同样是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比书总的销售量,加完胜;和郭镜明相比,她毕竟是早两年出道的前辈,在书的总销售量上,仍然稳压郭镜明一头,毕竟,郭镜明才发表了一本小说不是?虽然,也许,在自己淡出文坛以后,韩函和郭镜明会渐渐超越自己,但是在现下,青年一代中她的名气正如中天。大文学 比起人气呢?胡菲菲可能要略逊于韩函,略强于郭镜明。因为韩函的叛逆属一直表现的比较明显,当他因为七门功课不及格,主动退学以后,引起了巨大的争议,给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很多青少年也因此对此人崇拜迷恋不已。这点是胡菲菲赶不上的。毕竟做乖巧听话的好学生没有做桀骜不逊的坏学生那么容易让同龄人喜欢,不是吗?而略强于郭镜明,是因为郭镜明出道比较晚,再加上还是高中生的原因,宣传方面有所克制。不过,根据记忆,他大概很快就要来上海读书了。到时候,就会是他发力的时候了。 接到出版社编辑婉转表达歉意的电话,不管怎么说,胡菲菲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这毕竟代表了合作两年的朋友对她的重视程度。如果她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对方捧谁不捧谁,又和她有什么关系?估计就算她直接上门质问,对方也懒得动一动嘴皮子吧? 挂掉这个电话,已经到了晚上吃饭时间了。胡菲菲转到旁边的五食堂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