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破而后立 (第2/2页)
主动退学了 在场记者顿时震惊不已,窃窃私语。那个年代的记者们受的都是传统精英教育,对大学和文凭那是再重视不过的,因此在他们的认知中,很难相信一个小姑娘会有如此魄力,主动宣布自己退学的事,居然还抢先学校半步召开记者会。有的记者对教育系统的压力有所认知,但是饶是如此,在他们观念中,这种事应该会以学校和教育局苦苦压迫,胡菲菲拿出各种证据宁死不服这种趋势发展,甚至有的报社还做好了密切关注后续事态、随时加油添醋、以犀利的言辞吸引人眼球这种方案。又不少记者都哀叹,自己先前精心准备的方案就此失效了。 “我手中有一份胡菲菲的退学申请以及学校的正式批复。一会儿工作人员会把这份材料的复印版下发给大家。”主持人萧如说道。然后,几个同学开始分发事先复印好的资料。 “下面是自由提问时间。将由当事人胡菲菲小姐亲口回答大家的提问。”萧如挥手示意,穿印有学校文化衫图案的胡菲菲戴着墨镜走到台上。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她缓缓摘下墨镜,平静的目光扫视了会场一圈。 “请问胡菲菲小姐,您突然提出退学申请,是不是与先前肆虐的高考移民传闻有关?”有记者率先反应了过来,举手问道。 胡菲菲的脸上带着八颗牙的笑容:“这完全是一个误会。我退学是因为目前事务繁杂,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我一边要创作小说、制作专辑,还要应付应用数学系繁重的课业,实在是力有不逮。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我才做出了这个决定,希望为我的读者和歌迷负责,为他们奉献出更真诚、更直指灵魂的作品。”
“至于先前新闻媒体中所说的,我的高考资格有假的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这纯粹是一场污蔑。”胡菲菲的语气突然变了,她斩钉截铁的吐出每一个字,然后一挥手,又有工作人员开始散发资料,“大家看到这些资料就可以明白,我在上海参加高考,是完全合理合法的,而我的高考分数,也是真实有效的。” 胡菲菲提供的是她在荣达高中的每一次大考成绩单、最后的高考成绩单、房屋产权证复印件、蓝印户口复印件、上海市政府的蓝印户口政策和高考招生政策等相关资料。当然其中关键的个人**已经被她打了马赛克,但是这些经验丰富的记者立刻就分辨出了这资料的真实。 在记者们若有所思的时候,胡菲菲继续说道:“我因为个人发展的需要来到上海,就近买了房子,就近参加高考,就近读大学,这本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而相关的政策规定相信大家也看到了。现在,请问还有谁认为我的高考资格存在疑问?难道你们认为,政府会不按政策办事,纯粹拍脑袋决定一个学生的对错和命运的吗?” 这话说的极重,当然也有若干不妥。然而胡菲菲知道,自己的言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想借机替河南那些受到不公平待遇的考生发出声音,讨一点公道。这个公道是极难讨的,胡菲菲原也没指望政府听了她的话会怎样怎样,只是,她自己是这样的遭遇,又恰好被社会所关注熟知,又有着一批死忠的粉丝,如果到了这种地步,她还不能发出声音的话,那么全中国,再也没有更适当的人有更适当的时机发出这样的声音了。所以,尽管知道这样的说辞有可能会被学校所不喜,有可能会为教育部门不喜,甚至会给她以后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麻烦和障碍,她还是说了出来。 人生啊,有的时候是必须不问后果、义无反顾的,否则,若一个人的心境不能浑圆毫无破绽,那么他今生的成就,必然有限了。 台下似乎有那么一霎那的寂静。很快就有记者反应过来,举手问下一个问题:“胡菲菲小姐,方才您说除了出版新书以外,您还要发行专辑,为您的歌迷负责。据我所知,胡小姐在半年前推出了第一张单曲,很受业界人士推崇。您在退学之后,是不是有意把事业的重心,放到唱歌上来呢?” 胡菲菲微笑:“我个人的确对唱歌很感兴趣,但并不意味着,我要从此放弃文学创作。我认为,音乐和文艺,本就是相通的,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新的高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