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最佳人选 (第2/2页)
掉下来了。不论怎样,她总希望兄长有朝一日能光耀刘氏门楣。而且,兄长出息了,自己和儿在徐家的日也能好过些。 刘如君眸含热泪的样,刘氏想起江蒲的话,他们兄妹自小相依为命,那情份岂是咱们能知道的!也许她真的动过让兄长做徐家女婿的念头! 想到此节,刘氏心中怒火不免又蹿高了几分。挥手谴退了丫头,凑到刘如君耳边,压低声音阴森森地问道:“你可知当日和渐敏私奔的人是谁么?”冰冷的眸光直直地盯在刘如君的面上。 刘如君登时脸如土色,刘氏怎么好好的问起这个事来了?看她的样,竟是甚么都知道了!难道是江蒲说的?不应试呀。 就凭她姑嫂二人的关系,绝不会把兄长说出来。况且事隔一年,重提又有甚么意思! “太太说甚么呢,咱们娘娘最是知礼守矩的,何曾有过这样的事情。” 刘氏盯着她的勉强到有些抽搐的笑脸,缓缓坐正身,看来素素所言非虚,至少她真的是知情的!不过,她总还算识趣。 “你这话很是,我就怕有心人胡乱造谣。当日也是我心疼娘娘,一时糊涂才答应她往留云庵散心去的。不提也罢了。” 听到这里,刘如君才松了口气。 刘氏又道:“娘娘前两日又支了五千贯,我实在是没法,从公中拿了给她。可这总不是长久之计。慢说老太太和老爷不答应,就是旁人看着,只当我何等偏心的呢。所以我想着,咱们还是要把那个买卖做起来。” 刘如君听着有些个激动,太太竟让自己来掌管小金库!只是这事她还真不敢应下。如今她不管家,手底下一个人也没有。再则说了京里不比金陵,外边有人帮衬,自己两眼一抹黑,到哪里收钱去呀!
因此尽管她很想应下,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推道:“京里的人事,婢妾都不熟悉,婢妾……” “你不熟悉,不是还有文远么。”刘氏不轻不重地打断。 刘如君稍稍一怔,旋即恍然。 难怪江蒲要把旧事抖出来,却是为了让兄长替徐渐敏酬钱。这应该是她脱身之法,可为甚么她不可接下这事,反而还推到自己身上,她就不怕养虎为患么! 重重的疑问,令刘如君的激动之情平复了下来,“可是大哥他只是一介书生,往年在家里,都还是我当着家。钱财方、面,只怕他也是糊涂的。” 刘氏笑笑,道:“人总是会变的么,文远当日何等的闲逸,如今不也肯花心思在仕途上了。再则说了,凡事最要紧的就是上心仔细。这一点谁还能及过文远去!”她眸光轻瞥,刘如君苦笑无言。 是啊,为了徐渐敏,兄长只怕连命都能豁出去。 “后日是端午,依照习俗,出嫁的女儿都家回娘家避午,你准备些应节的礼物,带了小三也看看你兄长去。他一个人在京里住着,定是有诸多不便的。如今咱们家里也小,就不说叫他过来的空话了,你有空多去看看,也好照庆些。若没有合心的使唤,从咱们庄上叫几个上来也是成的。” 刘氏说一句,刘如君就应一句。心下却没有半点欢喜,甚至多出些踌躇来。 她虽不懂官场,可这些年在徐府耳融目染,多少也是知道些的。翰林院虽是不比六部要紧,可参知政事的那些当朝大员,谁不是翰林院出身。自己的兄长真的要和徐家绑在一起么? 自己只是个妾,所以娘家人算不得亲族。有徐渐敏在宫中,徐家当然不会一直败落下去。可是伴君如伴虎,万一有个差错,可不是罢官免职就能了结的。 介时只怕连累了兄长。 然而此时,她不仅要应下,还要跪下来谢刘氏的恩典。 刘氏叫了她起身,又拿了封信交到她手上,“你两个堂兄现如今都在户部任职,虽只是个六品的主事,可他们在京多年,人情事理总是熟悉的,文远若有甚么不清楚的地方,只管找他们去。” 刘如君接了信应下。 刘氏则歪回了凉榻,慢慢地摇着团扇,“天气热,我也就不留你了,且去吧。准备好节礼,别忘给你奶奶过过目,终究是她当着家。” 刘如君听着只觉万般刺心,自己给兄长准备些节礼,还要让江蒲过目。难道自己还会偷了金,拿了银么! 她强忍着忿恨,答应着行礼退下。 待她脚步声去远了,刘氏才睁开了眼眸,圆脸上一片冰冷的笑。 刘如君管着印钱,对江蒲来说怎么也是个掣肘。自己管不了事,就看戏吧,且看她两个,到底是谁更胜一筹。 名门大妇165_165、最佳人选更新完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