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千金散尽(三) (第1/2页)
穆清年少时两次受了大寒,落下些旧疾,今岁又更是添了一次小月,时常说要保养调理,一忙起来便尽数抛在了脑后。直到入了十二月隆冬,赵苍背着医笥,自行上‘门’来访她时,咳疾已渐起。 许是他医术又‘精’进了,换过两次‘药’,已然平复。最后一次诊脉时,他忽然大喇喇地直道:“七娘可还有子嗣之想?” 这话一下撞进了她的心坎,穆清楞了一愣,虽是医士,毕竟是男子,同她说道这些,令她颇有些不好意思。 阿柳却在一边腾地跨前一步,急切道:“自然是有的。赵医士可有办法?” “依七娘脉象来看,已略好于半岁前,彼时我未能有法子,只教调养好身子,研习半年,虽不能说确保可行,却总是还能试上一试的。” 当下穆清欣喜不禁,口中一再相谢,人已立起要向他行礼。赵苍坚不受礼,称道:“当日在弘化郡,若非七娘‘挺’身力证某的清白,只恐此时也不会再有赵苍。况且破解难症,实是某心头所好,算不得甚么恩。” 当晚阿柳便端着一碗黑黢黢的汤‘药’来予她。杜如晦皱了皱眉头,“怎又要吃‘药’?” 穆清羞于同他细说,只推说是赵苍开的秋冬补益的方子。他将信将疑地抢先端过碗,凑到鼻尖嗅了嗅,顺势又饮了一口。 穆清心中暗自嘀咕,难不成日后但凡是饮‘药’,皆是由他饮第一口么,亏得他素日‘精’算老辣,怎会行这等痴傻事。却也不知说他甚么好,她只得佯装全不在意略过这一节。 “你可知康三郎回来了?”他放下碗,只作随意地说:“江南‘乱’了好一阵,有个唤刘元进的称了帝,占住了余杭,累得他耽搁在吴郡不得归,待到王世充自江都发了兵,费了好一番周折才倒腾回东都。他一向爱说道行商沿途见闻,此一行可又多了不少说头,明日若无事,咱们去探一探他。” 穆清默默地饮了‘药’,点了点头,心中蓦地起了一阵怒意,忍不住咬了咬后槽牙。“王世充,便是杜淹依附效命的?” 杜如晦道:“正是此人。江南一‘乱’,不免给他时机,分走了兵权,将来必有后患。所幸贺遂兆已往江南去了。” “他去作甚?” “一则是为了寻李密,终未打探到他的下落,生死不明。二则兵‘乱’之中,不乏沉陷于家破人亡,痛愁离恨的能人异士……”说着他兀自挥了挥手,不愿再说下去,只有心无意地提起年节中往唐国公府敬拜的事,又随口问了节礼可是备办妥了。 清从未教他为了这些细琐事分过神,自是早已桩桩件件地置备好。 转眼腊月二十三,已是小年。杜宅赶在小年祭灶前,热热闹闹地替阿达同阿柳办了婚仪。 阿柳觉得两人年岁皆不小,又都无父无母的,不愿大‘cao’办,只要在内宅中行过礼仪,拜过阿郎娘子便罢。穆清却道,“我统共只你一位阿姊,如何将就得?必是要郑重些的。” 她果然尽心竭力地‘cao’办了,金银‘玉’石的钗环珠佩,细纱软罗的幔帐,丝绸锦缎的布料,样样亲自采买。及到正日,四更便催起了合宅上下的人,披红挂绿,安设青庐,无不妥帖。又令阿月往后屋去相帮阿柳洗妆着衣,她自在内室坐了,由阿星服‘侍’着梳髻上妆。 “我欠着你一个婚仪。”杜如晦在她身后看了许久,微微笑道:“待到大成那一日,我许你一个国夫人,大妆迎娶,如何?” 他鲜少作诺,更是首次许下这样的话,穆清停住正往发髻上‘插’簪子的手,回过头,灿灿笑着,“谁要那劳什子的国夫人,你只应了我一桩便好。” “如何说?”他站起身,走到她身后,替她将‘插’了一半的簪子扶稳。 穆清从铜妆镜中望着他坚定分明的脸,他深邃的眼眸,“我只要你好生活着。活着才有资格许诺。”言罢她等着他的那声诺,他却抚着她的发丝,半晌没有一句话。 见她启口‘欲’要再说,杜如晦从她脑后伸手遮挡了她的‘唇’,若无其事地说:“我去瞧瞧阿达。”转身便出了内室。穆清怔怔地坐在原处,心口涩重酸胀,他果真不轻易许诺。 婚仪过后,阿柳从后院与阿月同住的屋子搬挪到了二‘门’处的厢房,阿星便添补了阿月屋中的空缺,正好作伴。因阿柳日常仍左右伴着,穆清心中倒未觉有甚缺失,瞧着阿柳脸上日日漾着笑意,想来阿达待她极好,自此穆清对阿柳的那份心,也便安安地放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