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谋_第一百九十二章 李代桃僵(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李代桃僵(九) (第1/2页)

    说是领受恩赏,杜如晦却连大兴殿的正‘门’都未曾入。内监自殿内出来,一扬拂尘,只宣了秦王一人入殿。

    杜如晦便与另两名郎将恭肃地立在大兴殿外,阳光直‘射’在殿外的大片青砖地上,砖逢中挤着生长出的几缕杂草,已然被晒得了无生气。随着时辰的推移,光线将他的投‘射’在地下的身影一点点拉长,他巍然站立,身形犹如刀斧錾刻出的一般,一袭绿‘色’的小绫圆领襕衫,后背前‘胸’的颜‘色’显然比其他地方深了许多:皆教汗水濡透了,额角流下的汗顺着面庞滴落到地下,却浑然不觉。

    他心内再清楚不过,寻常赏赐嘉奖如何用得着这许多时辰,大殿内此刻正发生甚么,他不必身在其中亦能知晓。秦王能否抵住压力,坚拒领兵再战刘武周,杜如晦却无十分的把握,毕竟那恢弘硬冷的大殿内共处的,是一对屡屡在沙场并肩奋战的父子。

    忽然之间,殿内人影晃过,一只天青釉‘色’的瓷盏自内里飞出,“啪”地落在殿前的石阶上,落地的瞬间碎成了十几枚瓷片,随着盏内的茶水四溅开来,檐下垂头躬身立着的内监无一敢上前去拾掇的,似乎都不曾看见这一幕,只将身子又矮了矮。

    杜如晦身前的两名郎将抬起头面面相觑,相互‘交’换过眼神后,一齐回头望向杜如晦。他恍若未闻那声脆利的瓷盏落地声,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点头,接着目不旁视地站立原处。

    过了许久,有内监走出大殿,在石阶上高声唱念着圣上予秦王及众将的赏赐,一件件一句句,无一出乎他的意料。

    工整典丽长篇大套的四六骈句洋洋洒洒地念了一通,无非是赏赐了些虚无的头衔称号,众将们一人得了一条躞蹀‘玉’带。整篇的敕谕念完后,并未提到杜如晦的名号,宣念的内监阖上敕书,目光平直地望向前方空‘洞’虚无处,朗声道:“秦王嫡长子,生逢传捷时,可见天佑大唐,赐名‘承乾’。”

    这一语,已不是敕书上虚虚实实的那些套路话,却是实打实地来自圣上之口,殿外的青砖地下,莫说那两名郎将惊得回不过神,便是杜如晦亦未曾料到有这一出。有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这是要秦王长子承纳天德么?粗粗听着竟是有要传位于秦王之意,细嚼之下仿佛又并非此意,秦王所居之处为承乾殿,又教人觉着圣上只是随意以居所之名赐的名,并不十分郑重。一个赐名,两重含义,上天入地的差异。

    两名郎将相顾无言,亦不敢言,满脸的圣心难测的感叹,再回头去望杜如晦,仍是一副云淡风轻,更是莫测。

    未等他们从中松缓过来,内监又接着唱道:“陕州总管府长史杜克明,智计谋定,从容慧达,颇具名士之风,赐紫菊十株,并薛玄卿手书陶潜诗一帖。”

    内监掸了掸拂尘转身离去,那两位郎将脑中一片‘混’杂,先是只召秦王一人入殿,再是一只凝聚了盛怒的杯盏飞砸出来,随后是石破天惊的赐名,最后是给予这位杜长史的颇为费解的赏赐。实是从未见过这等的恩赏,若是在平常节庆中,这分似是君臣同乐的赏赐倒也不见怪,然征战归来行此赏,真真是怪异至极。

    这二人脑筋绞拧了半晌也未能了然,其中一人忽想起杜如晦所得的珍稀‘花’卉及名家真迹,其规格要远远要高于他们的躞蹀‘玉’带去,忙回身拱手,口称恭贺之词。杜如晦歉然一笑,抬手回敬,心底却是一片苦笑。

    ……

    杜如晦前脚甫一入家‘门’,载运紫菊的马车便华丽张扬地停在了永兴坊杜宅的‘门’前,送‘花’的小内监立在大‘门’前,扬声又将口谕念唱了一遍,以示郑重。杜齐忙不迭地将两扇‘门’大开,迎入这些本不该在这个季节开‘花’的植株。

    两名小内监小心迅速地将车上的十株菊‘花’捧至宅内,又奉上一卷长长的以丝帛‘精’心捆扎的字帖,杜如晦煞有介事地配合着接过,说了几句感念天恩的话,穆清忙递上装了小金饼的锦囊两枚,一人一枚客客气气地打发了。

    小内监走后,杜齐闭上大‘门’。穆清一下垮了脸,犯愁地盯着前院内的这些妖异的紫‘色’‘花’朵出神,过了片时,悠然长叹,轻声将字帖上的名句念了一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又是赏菊又是赐字帖的,莫不是暗含了要你自此隐退,不问朝堂的意思?”

    “正是。”杜如晦点点头,掉头命杜齐带两名家仆,将这些‘花’在前院正中码放齐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