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之1278_第一三五节伯颜的后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三五节伯颜的后手 (第2/2页)

汉中,道路情况就不用说了,补给都够呛,更别说作战了。

    “这一次的作战,军事委员会早有准备了,咱们配备的运输师也不是以往的四轮马车了,都是骡马,适合在山区作战。子弹和迫击炮弹更是超量携带,唯一比较担忧的就是粮草,我决定一路上用咱们华夏社钱币跟沿途百姓公平购买一些储存着,都是金属货币,不怕老百姓不承认。”吴迪笑着安慰张二水,让他不用担心。

    “好了,那我们就走了,大同见!”

    “大同见!”

    就在华夏军四处征战的时候,伯颜大军被歼灭的消息也终于传到了大都。这一天,大都皇宫的气氛异常诡异,数万人的大内竟然没有一丝声音传出来。别说是胆战心惊的小太监,就算是往日里受宠的嫔妃们都乖乖的待在各自的宫室里。皇城和大内之内的侍卫亲军也都将往日容易发出响声的铠甲捆扎的牢牢的。而在大内深处,忽必烈此时也呆呆的坐着,一旁的图鲁尔正忠心耿耿的护卫在一旁。

    “朕的肱骨阿,你为何不能够继续陪朕,朕,真的好痛心阿。”不知过了多久,忽必烈幽幽的说出一句话来。他真的在痛心,不错,元朝是还有很多能占善战的将军,可惜能够统帅一方的蒙古大将,特别是现在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竟然没有了!

    李恒!张弘范!现在忽必烈想到可以统军一方的竟然没有一个蒙古人,一个是西夏皇室,一个是北方军侯,都是认贼作父的好臣子,可是忽必烈知道,这两个人并不可靠。事不可为之时,恐怕还不等华夏社动手,这两人就该捧着自己的项上人头去领赏了。现在他还不知道张珪声称是他杀了伯颜的消息,不然他绝对不会想到张弘范。

    忽必烈唉声叹气,忽然又想到!不对!还有一人,阿术!

    大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大元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自己的哥哥蒙哥汗时,从父征西南夷,平大理,克诸部,降交趾。中统三年,征伐李璮反叛有功,以宿卫将军升为征南都元帅。略地两准,围襄阳,破樊城。至元十一年,与伯颜、阿里海牙等同伐宋,任行省平章政事。

    忽必烈忽然想到,自己命令伯颜帅军北上之时,伯颜上奏称江南民心未稳,需要留言阿术已定军心。现在想想,这莫不是伯颜早就预料此战必败,刻意留下的后手?忽必烈越想越觉得对,之前与华夏社的战争,唆都,阿里海牙等将领战死,南方的大将不是汉人,便是异族,只有阿术一人支撑了。

    想到这,忽必烈一身冷汗,这李恒为西夏宗室后裔,蒙古攻西夏时,李恒的祖父不屈战死,父亲李惟忠被蒙古宗王收养,官至达鲁花赤。这李恒自幼聪颖,宋王移相哥的王妃疼爱他,把他收为养子。中统三年,移相哥任命李恒为尚书处断事官。再后来因告发李璮谋反有功,被忽必烈授为淄莱路奥鲁总管,佩金符。

    至元七年,自己升李恒为宣武将军、益都淄莱新军万户,随伯颜伐宋。元军攻襄阳,守将吕文焕以渔舟渡汉水窥视元军军势,李恒设伏击败吕文焕,又切断襄阳通往外面的水路。至元十年春,李恒率精兵渡过汉水,自樊城南面先登城,元大军继上,樊城遂破。之后,襄阳亦降。李恒以功升明威将军,佩金虎符。至元十一年,李恒又大败宋朝制置使夏贵,攻破鄂州、汉阳,以功迁升为宣威将军。之后又随伯颜顺长江东下进攻江浙。

    按道理来说,伯颜不应该如此防备李恒和张弘范,这两人都是他的手下大将阿。但是伯颜还是这么做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这两人内心并不是像他们表现的那样忠诚。

    如果伯颜没有这么做,等到他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出,跟蒙元有着深仇大恨的李恒会这么乖巧?手握大军的他会怎么做?连锁反应之下,张弘范又会怎么做!

    “伯颜呐!”忽必烈想到伯颜那样的情况下,还不忘记留下后手,更不禁为这个忠心耿耿的丞相的死去感到痛心。这个时候图鲁尔从殿外一个小太监手里接过一张纸条,然后呈交给忽必烈,而忽必烈看完之后,忽的一下站了起来。

    然后面目狰狞犹如地狱恶鬼一般,咬牙切齿的低吼道:“张弘范,张珪!好哇!好一个军侯世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