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天代慈禧_第五节 太后女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节 太后女官 (第2/2页)

,将来自然在外择嫁,能在太后身边服侍几年,那也是难得的机缘,这倒要好好地问问同僚各官。

    “太后有旨,臣一定照办。”恭亲王道。

    “听说状元崇绮的女儿也不错,只是已经皇后待选了。”慈安太后在旁插话道。

    “既如此,况且在京,明天就见吧。女官得多设几个,才能帮本宫分忧,以后还要你们多多费心,慢慢寻访。”武则天道,对皇后待选的话题却故意轻轻跳过。

    谁知就有人“哪壶不开提哪壶”,就听恭亲王问道,“启禀两位太后,皇后待选的秀女,选了一年多,如今挑到三十几名。各人都有父兄陪同待选,有的是现职,仍有公务缠身。因此,臣斗胆请问,两位太后能否加速甑选,一解各位秀女家的悬望之心,二来也可为大婚早作铺排和准备?”

    嫂子提了一句,见西宫太后不曾搭茬,小叔子又来说,这样两面夹攻,腹背受敌,武则天的滋味可不太好,这时答道,“话虽如此,然而对皇帝来说,江山社稷才是头等大事。皇帝入南书房已满八年,平日刻苦用功,如今总算有些长进,只是离独当朝政,又还差着一截。只怕一说起婚事,皇帝的心也就更散了,更不好好念书。此外,既是皇后,且又不比平常年月,如今皇帝的肩上的担子重,她须得能够辅弼皇帝;老实说,我瞧从这三十几人中,也未必就能挑到,所以总想等上一年半载,宁愿多多寻访。若依我的本心,自然和你们一样,巴不得皇帝块块成亲、亲政,好卸肩头千斤重担;但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总不能煮锅夹生饭,也就端上桌,因此宁可自己辛苦些,事情也不能办得太仓促。恭亲王,你说说,我这点担心,有没有几分道理?”

    虽是反对的话,语气却很温和,毕竟是皇帝的生母,有“这点担心”,别人还敢说没有“几分道理”么?这么一来,东宫太后和恭亲王催着早办皇帝大婚,倒似乎成了在偷jianian脱滑,只有西宫太后,任劳任怨,想得更周全。恭亲王不免尴尬,只能点头附和几声,也就不提了。

    如何让小皇帝载淳暂不归政,武则天这两天刻刻在心;大婚是归政的先兆,所以也要缓。所以她很厌烦每次和慈安太后的闲谈,因为慈安太后总是有意无意地提起“皇帝大婚”“皇帝归政”之后,她们“姐儿俩”如何享享清闲之类话题。

    连她这个慈禧太后的身份,武则天也还不太有认同感,更不要提她根本不记得曾经生过的一个儿子了。

    “jiejie,如今皇族人丁单薄,象我们如今虽然孤儿寡母,到底还有恭亲王醇亲王帮着,而皇帝呢?将来甚至没有个兄弟来扶持帮助,等哪天我们去了,怎么能放得了心?”这天在御花园,慈安太后又提起皇帝归政之事时,武则天答道。

    从前她刚进王皇后的中宫,王皇后特意表示对她亲热,就让她叫自己“jiejie”。共同对付萧淑妃之时,好多主意就是在这样一声又一声“jiejie”的卑柔唤声之后,她出给王皇后的,而且都抵了大用。眼前的这位“jiejie”听不听自己的话,就要先试上一试了。

    慈安太后颇感惊讶,“meimei,我们还年轻,你怎么忽然说这种话?”

    “唉,我每晚只是想,怎么皇帝没多些兄弟姐妹,好让我放心把朝廷交给皇帝。”武则天道。

    把朝廷交给皇帝,和兄弟姐妹多少又有什么关系?兄弟姐妹再多,说到底,也只有一个人能当皇帝。何况先帝既然已经去世,就是变戏法,也为皇帝变不出更多的兄弟姐妹。这“兄弟姐妹”这几个字,忽然让慈安太后想起之前听到过有关恭亲王福晋之死的一些流言,顿时愚钝中也多了几分警觉。

    “meimei,我们也只能尽自己的本分,只求对得起先帝的托付。先帝只有这一个儿子,那是天意;我们做不到的事情,先帝在天之灵,也决不会责怪。”这个和善的人言辞语气忽然变得锋利,好似意有所指。

    慈安太后忽然提起“先帝”那个已经死去的人,武则天大觉扫兴,自然也就打住了这个话题。所以说“一山不容二虎”,一个皇宫里也实在太逼窄,容不了两个太后。

    而慈安太后见自己的一番暗话让慈禧太后停住不说,才松了口气。

    唉,可惜当年先帝指派的顾命大臣肃顺太过张狂跋扈,以致才有“祺祥之变”,才有两宫垂帘听政。说是两宫,其实拿主意的全是西宫,她能干些,朝堂里的事情都仰仗她;但一个女人不管多能干,总要注重名节。

    如果真的出点什么事,先帝的脸面何在?她慈安太后,作为先帝生前信赖托付过的人,将来又如何面对先帝于地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