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第1/2页)
“前不久,宗族有信远来,是关于商谈‘苏氏银庄合并、着力发展苏氏银行之事’的。”苏老太太边说着话边用茶盖儿拨开茶叶,吹了吹微烫的茶汤,神色平淡温和,唯有那轻轻上挑的嘴角,透露些许情绪,仿佛她为苏氏家族的茁壮发展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我觉着挺好,银庄发展至今,已有三四百年之久,这一路过来,慢慢衍化,从‘中国通商银行’至‘户部银行’再至‘中国银行’,无论是从业务项目而言、还是资金量来说,银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只是……” 老太太的停顿让底下诸人抬头,有人莫名、有人期待、有人激动…… “只是,宗族之意,竟将我锦绣银庄视为己物,这……未免有些荒唐。”苏老太太扭过头,望着老太爷,问道:“老爷也将这纸信言看过几回,您也说说,这天底下有没有这种好笑的事儿。” 老太爷无声的转着文玩儿核桃,长“唔”一声,慢道:“夫人莫急,说来,也是为夫的惭愧,泰山送与夫人作嫁妆的‘锦绣银庄’的确为我京城苏府立下了汗马功劳,几十年间也曾一度作为苏府的支柱产业而存在……啊,夫人向来仁厚,鲜少与人讲明自己是用嫁妆支撑夫家的,遂……宗族族老们有些误会,也未可知。如今,为夫已经致电家族,又向族长长老们专门一一做了解释,想必他们现在已经晓明情况了。” “晓明?哼哼……”苏老太太垂着眼睑整理着自己的衣袖,宛然一笑““是吗?既是误会便好说了。不然,为妻我还以为是咱们府里出了吃里爬外的养不熟的白眼儿狼呢!” 苏老太爷转动核桃的手指顿了一顿,整个人瞬间有些萎靡,迟疑的双唇颤了颤,又紧紧的抿起来,继续沉默着。 苏老太太也不理睬,又道:“这么着,为妻我想着……俗话说‘一事不烦二主’。那么后续事宜还要老爷亲自和宗族那边儿彻底交涉才好……老爷,有一点,您可得想明白了。咱们银庄的发展已经早有规划,而且进行的还很是顺利,一定时期内是没必要整改的……而且,京城儿这一亩三分地儿,说小不小、说大却也不大,为妻我呢,现在也老了,自然也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再去发展什么……所幸。如今家里也好。几个孩子谁也不差银庄所出的这点儿子小钱。咱们便不折腾了。若是等以后哪个孩子有想法儿、想练练手了,这个银庄便也有了用武之地。” 老太太讲话说到这种地步,已是回绝掉了,苏老太爷不是蠢人。自然明白。深为了解发起脾性的老太爷,也只能在心里长长的叹口气。 看了一眼二儿子纠结的眼神儿,苏老太爷犹疑片刻,还是开了尊口,他略低下头,凑近老太太耳畔,轻声道:“夫人的意思,为夫已经明白。只是……为夫以为,夫人还是好好儿的再想想。即便是让银庄的发展和宗族挂钩儿,也不妨碍什么。于夫人这里,也只是吃些红利而已,并不需夫人你和老五媳妇儿劳心费力,说来。和现在这般经营的情形无二,所有权自然还是夫人的……只是如此做来,反而能让银庄有更大的发展、产出更多的利润。夫人想想,咱们……何乐而不为呢?” 这老两口子交涉起来,似乎忘记了底下的儿女孙女儿的存在,两人在不激烈的气氛中,各不退让的说着话。 只是老太太并不领情,冷笑道:“当初婆母曾经说过老爷不善守成,乃是善开拓而不善发展的人才。那时,为妻我还不信,便是在一时三刻之前,为妻还以为婆母说得夸张了许多,却不想,老人家当真是金口玉言,所说的话就没有弄虚作假的妄论。” 老太爷被老太太说得老脸通红,连长长的眉尾都透着羞愧。 “这世上就没有白吃的馅饼,我们坐吃红利,凭什么?凭的是我锦绣银庄参股苏氏银行之中,凭的是我锦绣银庄换匾移主,莫说所属权,便是经营权,过个一二十年,怕是也没我老婆子半点干系了。股权?不过是一纸空文,有那手段的,一时二两便能将好端端的实务产业化为虚无,到时候捧着废纸一张,老爷叫为妻我上哪里哭去呢?” 老太爷被妻子的话噎的哑然,神色微动中也带出一些忧虑,老太太重重的放下茶杯,略略提高了声音,带着几分怒气:“看发展情形,以后遍地见银行,说不得我这保留几分古意的银庄,还能成为古董呢!” 底下二太太有些坐不住了,她抬高音调,似乎是在和丈夫耳语:“可惜了宗族的一番好意,人家有财源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