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六零 采菊东篱下 (第2/4页)
这一只金钗,聊表心意,多谢收留。” 阿狗的女人没见过这么金光发亮的钗子,打心里喜欢,可是潜意识中的质朴告诉她不能收,便连连摆手,说:“谁都有落难的时候,这我可不能收。” 这时,阿狗走了出来,也说:“娘子,这可千万使不得,我们如何能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 木香笑着便金钗往那女人发上一插,拉着女人的手走到镜子面前,说:“嫂嫂你戴上这个,可真是好看极了。二位不如就收下吧,不然,我们也委实不得心安。” 女人看到镜子里光光的发髻竟多了这么好看的钗子,不觉脸红了。 阿狗比那女人稍稍见过世面,知道这金钗有点分量,还是推脱着不敢收。木香只好说:“不如这样,往后我们再来这里玩,你们再好好招待我们,这样总行了吧?无错小说网。” 阿狗他们推脱不过,只好答应了,便谢个不停。 木香觉得这两个人还真淳朴,这世上竟还有人,会不要钱。 周汤躺在上,阿狗也略懂草药,看到周汤受了重伤,便亲自上山摘了草药,一面让女人熬药,一面用石头捣碎一些草药,敷在周汤的淤血上。周汤觉得舒服了一些,便与木香四处走走。 虽已是初冬时节,山林的树木光秃秃的,地上铺满落叶,可是,因为是在江南,冬天冷得晚,还是会有一些青色,郁郁地绽放着。 在一些林子里,隐隐可见一些梅花的花骨朵,淡红的隐在青色里,像一副山水画。 周汤搂着木香坐在石头上,面对此此景,周汤忽然吟道:“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辨已忘言。” 木香借着这诗,看到了山林之外,烟雾缭绕的隐隐山峦,说:“瑾玉,我也很喜欢这首诗。我觉得我们现在就是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周汤将木香搂得更紧一点,说:“木香,我出生世族,从小,我的父兄们都喜好清谈,便唯独我格独来独往,不但不喜清谈,不喜五石散,反而怀一抱负,渴望建功立业,在沙场上一逞男儿之勇。可是,天不佑我,我处处不遂意,如今,我倒真觉得,坐拥江山,不及醉卧美人膝来得幸福。” 木香抬眸,温柔地说:“瑾玉,可是,你不会满足的,你不是容易满足的人。你若是与我就这样隐居山林,是不会开心的。” 是的,周汤是什么样的人,她还是有些了解的。他太渴望出人头地了,因为,他的世,他表面的浮华,他从小所受的压抑,使得他不甘心低人一等了。 她是他的,所以,不能拦住他最想去的路。 他吻了吻木香的额头,说:“木香,你真的很了解我。” 周汤拾起地上一个空鸡蛋壳,手指在蛋壳上扣了几个洞,然后放在嘴里,竟吹出笳一样的声音来。 木香很陶醉地听着,他凝目看着远山,唇贴在鸡蛋笳上,悲凉的音乐缓缓流溢而出。 这悲凉的笳声,好像号角一番,是这样凄凉,木香明白周汤过去的生活是多么压抑,多少人要害他,现在,她更加理解他的处境,也更加心疼他了。 “真好听”,她喃喃道,“一个小小的鸡蛋,也能让你制作成一个乐器。瑾玉可真是精通音律呀。” 周汤放下鸡蛋笳,说:“可是,我的边能有一个听得懂我的音乐的知己,这才是最令人庆幸的。” 二人紧紧相拥。 坐了一会儿,周汤说:“我早上看到阿狗家的柴木有些稀少了,我去给他砍点柴木,也算帮他们一点忙。” 木香连忙劝道:“瑾玉,这怎么使得?你受了这么重的伤,怎么能去确柴呢?” 周汤满不在乎地笑笑:“一点柴火难不倒我的。不过,我想和你一同去砍柴,我现在,可是一刻也离不开你了。你不会嫌我烦吧?无错小说网。” 木香心里可美了,自己的人开始粘她了,这说明他已是离不开她了。 “我怎么会嫌你烦呢?”木香温柔地说。 于是,木香扶着周汤,砍了些枯柴,周汤背着,木香扶着他,来到阿狗家里。 阿狗见了,连忙上去帮周汤卸下柴木,说:“你受了伤,怎么不好好休息?这事,我们做便行了。” 周汤笑笑:“不碍事。” 木香洗了条毛巾,给周汤擦了擦,对面的镜子映出他们恩的样子,周汤一时恍然,说:“木香,忽然我想在这里多留几天,这样,便能和你,多过几这样简单的子。” 木香也憧憬地说:“像阿狗他们一样,你耕田,我织布,是么?” 周汤点点头,深深地凝视着她:“你不会笑我,志向不远大吧?无错小说网。” 木香摇摇头:“不,这不叫志向不远大,这叫淡薄名利。我也喜欢这样的子。” 周汤便说:“那我们就在这里多住几。” 木香叹了口气,说:“不行。瑾玉,我们要早点回去,我们不能打扰阿狗他们太久。而且,我们回去,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们处理。” 别的不说,关是瑾添香,她可是一直都放心不下。 周汤有些失望,只好同意明天便离开。 周汤又说:“木香,那我们去田里干下活,成吗?无错小说网。” “去田里干活?”木香一怔,周汤怎么会想做这事? 周汤坚持地说:“我只想品味一下,我耕田、你织布是怎么样的一种生活。” 木香看到周汤眼里的向往,便点了点头。 周汤找到一把锄头,拉着木香,来到田里。 地里的收成多半已收好了,稻米都新插了秧,准备着冬稻。 周汤挥着锄头,却对田地无从入手,木香说:“瑾玉,你想用到你的锄头,不如去竹林里挖竹笋吧。这时节,应该有着鲜嫩的竹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