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赵临中箭 (第2/2页)
皇的跑向耶律贤,跪在地上,“皇上,这是南府的箭!” 耶律贤给身边的宦官递了一个眼色,那名公公躬了躬身,走到耶律茂跟前。 在公公的手碰触到箭支之前,耶律斜轸跪地阻止,“皇上,万万不可,以防箭支有毒!” 那名公公在耶律贤挥了手之后,退回了一旁。 倒是耶律茂一听箭支上可能有毒,吓得丢也不是,不丢也不是,僵直着身子愣愣的跪在原地。 耶律贤轻声笑了笑,意味深长道:“斜轸,方才寿安王说,那是你府上的箭呢。” 狩猎不比军中打仗,军中士兵配发的都是形状大小长短统一的箭支,而狩猎不一样—— 以便确认猎物是谁射中的,每个府上的箭头形状都不一样,自制的箭支都有不同的特征。 耶律茂之所以大言不惭,是因为他看中了刺客所用的箭支,其箭头的形状与南府自制的箭支一致。 刺杀皇子的罪名可不小,一旦被皇上降罪,那是必死无疑。 耶律斜轸被人怀疑也无可厚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是个野心勃勃的人,而且深藏不露。 他不慌不忙。从随身的箭囊之中抽出了一支箭与耶律茂手上的那支对照。 “还请皇上过目,刺客所用的箭头形状打造的虽与南府一样,可箭身所用的木材却大相径庭。微臣曾考虑到成本,选用廉价的芦苇用作箭身。故箭支的重量极轻。刺客所用的箭支,箭身似乎是用硬木所制,应该比微臣手中的这支箭重一些。而且南府箭支的尾翼,采用的是雏鹰的羽毛,并非鸿羽。”
仔细一比较,耶律斜轸与耶律茂二人手中的箭支果然大有不同之处。不仅如此,刺客所用的箭支,其箭头明显是仓促间滥造出来的,很不细致。 误会解开,耶律斜轸轻松脱身。 耶律茂却在心里对他咒骂不断。最让他不快的是办事不利的高峰。高峰若被抓住,万一挨不住刑罚,将他给供了出来,他岂不是要一败涂地! 他正咬牙切齿担惊受怕之时,只听耶律贤问: “刺客抓住了吗” 耶律茂猛然醒悟过来。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让耶律斜轸白白占了一个“护驾”的功名,他至少要赶在耶律斜轸之前将高峰给灭口…… 想到此,耶律茂急忙向耶律贤请命,“皇上,微臣愿意带兵搜捕刺客的踪影!” 耶律贤若有所思之后,抬手一挥。带有鼓励,“去吧。” 寿安王带着一小部分侍卫直奔北山的东南方向,抓捕刺客去了。 耶律斜轸微微侧目,正觉得奇怪,他耶律茂怎么就那么清楚刺客一定会在北山的东南面…… 耶律贤将注意力放在了隆绪身上,神情变得柔和慈祥。“绪儿,你怎么穿着下人的衣裳?还弄的一身脏……” 隆绪低着头,小声回道:“父皇,这件事容儿臣回宫,再与父皇详说。” 耶律贤沉吟了一下。不再追问。 隆绪抻了抻衣袖,赵临的衣裳穿在他身上,意外的小。 耶律斜轸也留了一部分人马在北山东南附近,之后有个人来报,说刺客坠下悬崖了。为了确认刺客的身份与是否死亡,寿安王已经亲自带着人去悬崖下寻找。 “还请皇上与三位殿下速速回宫吧,以免附近还有刺客的同党。” 就这样,耶律斜轸亲自将耶律贤与他的三个儿子护送回宫。 当天,册封的消息从宫里传出来,大料皇帝耶律贤昭告天下,大皇子隆绪为大辽储君,立为太子,掌管东宫。二皇子隆庆被册封恒王,赐恒王府。 举国欢庆,有谁会在乎这份荣耀背后的血腥,还有赵临的死亡…… 从北山那以后,杨琪大睡了两天,错过了隆绪与隆庆的册封大典,醒来之后才听云翘说了这件事。 杨琪盘坐在床上,出神望着手脚磨破的地方。不用照镜子她也知道,她现在的样子一定很难看,头发估计也是乱七八糟。 她现在只知道隆绪成了太子,隆庆当了恒王,那赵临呢? 他是不是还活着? 还有寿安王、高峰、絮妃娘娘…… 云翘将轻淡的甜粥端到她跟前,声音小小的道:“琪琪小姐,喝碗粥吧……” 说她胆怯也好,她是真的害怕杨琪会随风而逝…… 杨琪现在的样子,就好像了无生气的行尸走rou。 杨琪双眼空洞,手上还强烈的残留着炙热黏稠的感觉,那是赵临的血…… 她拼命的爬呀爬呀,明明是要去救人的,到最后反成了累赘。 杨琪苦笑,她始终忘不了,赵临是为她挡下那一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