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之逆流_第五十九章 请出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九章 请出使 (第2/2页)

也皆为实情。今榆关伯任性使气,欲将瓖等显戮于世,不但让欲降我朝之伪官寒心,更将原本可以幸免于战火之山西万千生灵推入涂炭,其罪大焉……。”

    “腐儒!”李自成拍案冷笑。姜瓖害得他真定大败,更折了老八队出身的大将刘芳亮,单是冲着这份仇怨,他就断没有让姜瓖活下来的道理,说罗虎任性使气,岂不是连他的耳光都一起煽了。况且,罗虎所执的道理也甚正,放眼天下首鼠两端乃至时附时叛的大小军阀多如牛毛,不以雷霆手段将这些小人震慑住,日后顺军还不知要吃多少亏了。

    杜勋突然停下了。

    “怎么了!”余怒未消的李自成带着愠意问道。

    “回陛下,折子有个夹片!”杜勋吞吞吐吐的道

    “念!”李自成喝令道。

    “臣听闻榆林自四月得陛下赐婚以来,至今未与其妻费氏同房……。”杜勋声音愈来愈小,可那种胆颤心惊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君王所赐的婚姻,你都敢让其名存实亡,往大了说是大不敬,往小了说也是心存怨怼,认真起来终归不出一个死字。

    李自成脸一黑,深吸了口气道:“这个项某是谁的人!”

    他相信罗虎能做得出这样的事来,也确实为之恼怒,却更有兴趣知道指使项某是朝中那位重臣。

    杜勋不带感情的如数家珍道:“此人原为前明的山西兵备道,是宋尚书的进士同年。”

    这里的宋尚书自是指顺朝吏政府尚书宋企郊,崇祯元年的进士,崇祯八年当时还是闯将的李自成慕其官声清正,率军围了宋企郊的老家乾州,扬言“但得宋某一人,免屠城”,城中官民老幼一齐跑去宋府门前跪拜,弄得填街塞巷,宋企郊迫不无奈,踌躇不定,只得投入自成军中,李自成倒也守信对乾州秋毫无犯。因为资历较老,人也忠耿,比起后来的牛金星等人,宋企郊才具或有不足,却一直是李自成最亲信的文官。“

    查然,李自成一听是宋企郊,口气立马就缓了下来:“企郊不是堂同伐异之人,此事应与他无关。他就是项某人希图幸进哗众取庞了!”

    “此折留中不发,免得横生物议!”李自成斟字酌句道:“直指使项煜居官不谨,贬官二级,外放到湖广为知县,限明日正午前赴任!”

    杜勋一边在小字条上写下李自成的处置,并将字条贴上项煜的奏章上,一边暗笑项煜自找没趣,榆关伯本是从龙勋旧,近日多立大功,就算有什么不妥,那也是陛下私下敲打,那容得外人说三道四,何况出手还如此恨辣。

    “臣榆关伯罗虎自请出使江南事。”也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杜勋所念的下一本就是罗虎上的折子。:“今天下之势已成鼎足,我朝居西北一隅,伪清据有幽燕冀辽,残明据江南,三者中残明民最富,兵最弱,绝无进取之力,其助我则我势胜,其联东虏则东虏难制……”

    李自成陷入了沉思,这个题目很大,罗虎所说的道理他不是不懂。

    事实上,早在七月间,李自成就是派人南下的联络南明,申明了兄弟阋于墙,共御外侮的良好愿望。可当时的南明却死抱着君父大仇不放,一心要借虏剿贼,反派出重臣北上,欲与满清结为兄弟之国。

    不过,经过了前次的多铎大军南下,有了切肤之痛的弘光小朝廷,怎么也该认识到鞑子的狼子野心了吧,一干昏昏沉沉的南明文武多少也会变得明智一些。当然,这只是李自成的想法。

    “为求名正言顺臣请为礼部侍郎……”

    李自成高兴夹了些许感动点,罗虎做了礼部,就与军事完全不沾边了,这样的罗虎无疑更上一层楼让李自成的放心,。当然,罗虎弃武从文这也是给众将做个榜样。最后也是最关健的一点,文武兼备,忠诚可靠,再没有比罗虎更适合出使南明的人了,至少大顺朝里找不出第二个。

    “……并护卫安定公前往金陵,以表我朝合好之诚意……”

    李自成莞尔一笑,这个小罗虎太坏了。

    这个安定公,就是崇祯的第三个儿子定王朱慈炯,顺军退出北京时,把崇祯儿女们都带了出来,一直养在西京城中,虽是笼中鸟金屋囚,可生活却没有半点的亏待。带此人去江南,表面上的让南明的承情,其实却是变相的威胁,现在的南明之主福王只是崇祯皇帝的同祖堂弟,血统上哪比得了崇祯的亲儿子,若是再不听话,下回就把太子朱慈烺送回去,那可是更大的烫手山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