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废长立幼 (第2/2页)
,道:“为什么?” 曹丕淡淡地道:“因为再过不了多久之后,灾难将会降临在我与我身边所有的人。” 周扬倒吸一口凉气,惊道:“这怎么可能?” 曹丕道:“不瞒姐夫说,父亲大人似乎已经决定,将子建立为继嗣者了。” 周扬失声道:“岳父大人居然打算废长立幼?” 但他旋即又想到曹cao确实有这么想过,不过最后并没有这么做,于是说道:“这虽然很像岳父大人的风格,但是在事情仍未决定下来之前,一切仍是未知之数,子桓不需要太悲观了。” 曹丕讶道:“为何姐夫和贾先生说的话如此相像?是否已经见过贾先生了?” 周扬如实相告,承认自己刚来许都的时候,确实见过贾诩和曹植,但马上就匆匆告辞了。 曹丕又道:“如今天下是三分天下,然而我们内部何尝不也是裂为三分。” 周扬不禁问道:“怎么会裂为三分?” 曹丕道:“姐夫不要以为父亲大人贵为魏公,高高在上,权势地位甚至比皇上更高,事实上正是父亲大人权力地位的迅速澎涨,才造成了今日是一国三府的局面。” 周扬听得茫然不解,道:“何为一国三府?” 曹丕分析道:“许都政府名义上仍是当今汉室政府,朝中正直的大臣大多是真心亲汉,对于父亲独揽朝政早已心存不满,加上对土地、利益分配不满的士族,更是积怨已久,借亲汉之名与真心亲汉大臣站成同一阵线,成为了我们目前最大政敌,此为一府。” 周扬深深吸了口气,没想到许都形势尽已复杂至此。 难怪曹cao之前派使者送来传令,明知汉中难以攻取,仍是要他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拿下汉中,正是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政治资本。 况且如此复杂多变的局势,在曹丕口中仅仅是三分之一而已。 “另一方则是随军幕府,主要是以父亲多年征战以来所收编的军队。”曹丕屈指数道,“除了北方袁绍和南方刘表等旧部之外,主要以混合合编而成的青州兵为主。” “难道这些人尚未归心吗?”周扬愕道。 “这些人并非针对父亲大人,恰恰相反,他们更多的是对曹cao忠心耿耿,正是因为这种近乎盲目的崇拜,才更容易被心怀异之之人有机可乘,将这种内部矛盾尖锐化。”曹丕顿了顿道,“如今许都形势混乱、危机重重,而且军中更有赤壁之败带来的后遗症,加上军民不安,不少青州兵甚至都自行鸣鼓返乡,姐夫可知道父亲大人手中那至高无上的权力,随时都可能陷入全面瓦解的残局。” “另一府则是设在邺城的魏国政府,对吗?” “姐夫说得没错。” 周扬知道官渡之战以后,曹cao最着力开发的北方水利与南方屯田,为的就是彻底解决由战争引起的天灾人祸。 因此把魏府设在邺城,正是整个曹魏集团的中央点,希望可以集权于邺,掌控所得江山。 然而曹cao始终小觑了亲汉、士族和军民的力量,认为可以凭着手中强大的军权,以及唯才是举所得的心腹文臣武将,然而正是因为这些与儒家思想背道而驰的行为,造成了日渐严重的内部矛盾。 加上曹cao向来重刑法,对于作jianian犯科之徒的惩罚向来绝不留情。 这早在他年轻时期,就曾经作过许多震惊天下的大事。 如今手上拥有这么大的权利,更是希望能够通过刑法的约束,让所得到的大片江山可以更加稳定下来。 事实证明了曹cao成功了,但同时他也失败了。 “可是这些与子桓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周扬不禁问道。 “本来并没有关系,然而却成为了父亲大人废长立幻的最大原因。”曹丕道。 “为什么?”周扬不解道。 “子建向来文滔武略均在我之上,亦得父亲大人十分喜爱。”曹丕道,“但是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父亲大人担心政权不稳,打算用子建与亲汉集团妥协,希望能够缓解内部危机,因此嗣立子建继位,早就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了。” 周扬终于失控地倒坐在椅背上,原来当初曹cao在问他嗣立之事的时候,心里早就有了人选。 那时听曹cao的语气,还以为这个人选应该是曹丕无疑,结果居然是曹植。 且不管历史是如何发展的,只是眼前这种迫切的局面,曹植被嗣立继位之后的事情,已经是曹cao对许多大臣随口提起的话题。 只差曹cao正式宣布之后,此事将成为定局,再难改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