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六章 学士 (第2/4页)
。玩起手段来。能把你玩死----是真的死。不是玩玩而已。历史上苏轼等人就是遭了他们的黑手。难不成他沈欢现在要成为他们下手的对象? “苦呀!”沈欢看到司马光还没有这种觉悟。不由更苦了。有很多事。他不能明说。只能慢慢化解。这更增添了解决麻烦的难度。 其实。沈欢对于吕惠卿的猜测。一半对。一半错。错的是对于他的升迁。确实只是赵顼的意思而已。不关吕惠卿什么事;在此之前。吕惠卿对于沈欢。也只是微微侧目而已。然而给他不幸猜中的是。经过这件事。吕惠卿终于对他注目起来。而且是很认真的那种。 此时的吕惠卿就一脸认真的在看着眼前之人。不是沈欢。而是比沈欢稍大而且也是才华极高之人----王。 “元泽。你找某来此为了何事?”吕惠卿声音低沉。却有一股磁性。令人感到舒适;如果不看他的眼睛。你真想不出那是多么的干练沉稳;那双深邃有神的眼睛。像是能把一切都看穿了一般。他对王的神色很奇怪。嘴角有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王快速观察了四周。没有任何动静。这里是王府的后院。除了他们。周围空无一人。而且冬天的大雪覆盖了不少的方。一片雪白。更显的幽静。他把吕惠卿拉到院中的一棵大树底下。说是有事商量。这是一棵大白杨。遮的很大。给雪一盖。像似了一个雪白的帐篷。树底下有一张石桌。围着石桌的是石凳子。冬天的石桌很冰凉。然而两人坐在上边。却丝毫没有这种觉悟。只是关心对方的话题而已。 王搓了搓手。又看了看四周。最后才道:“吉甫兄。你上次与小弟说的让父亲构建一个专门主持变法的机构。小弟已经与父亲说过了!” “哦?那不知介甫先生是如何想法?”吕惠卿的脸上没有了平静。剩下一股热切。 紧盯着吕惠卿脸色的王把这一切都看进了眼里。嘴角微微扬了起来。接着叹息一声。道:“父亲没有表态。不过郑介夫与王某叔父反对。生怕因起别人嫉恨。劝父亲不要从事这个主意!” “郑介夫……”吕惠卿念了一下。稍一沉吟。又问了起来。“是你的哪位叔父反对?” “是三叔。二叔当时不在场。” “是平甫兄呀!”吕惠卿松了一口气。一听到是王安国在反对而已。更不在意了。在他的认知里。王安石虽然也喜爱王安国这个小一点的弟弟。不过此人书生意气极重。对于朝政。还是太嫩了点。王安石对他的喜爱。更多的是亲情。而没有政事上的欣赏。对于这点。王安国在王安石的心目中。还没有王来的重。吕惠卿作为与王安石多年相交之人。又是旁观。观察的入微。很清楚这些。 在为人处世上。王安国比王安礼要大大逊色。在朝堂的影响力也差很多。现在王安礼也在朝堂做事了。也颇的官家看重。这才是吕惠卿要关注的。如果一开始连王安礼也劝说王安石。那就麻烦了。 “元泽。事情看来有点麻烦呀。若是和甫也劝你父亲。估计介甫先生就要更犹豫了!”吕惠卿大是感慨的说了一句。 王点头说道:“吉甫兄。这点小弟也极为清楚。这不与你商量来了吗?小弟考虑过了。正如吉甫兄所说。现在朝堂之人越来越抵制家父了。那个所谓改良之法的实行。在别人看来。是好事。然而在小弟眼中。这是极度挫败我等变法之人威信之举。长此以往。他日必难成事!无论商鞅还是杨炎。没有大权在握。是成不了事的!” “是啊。这也是某担心的!”吕惠卿一脸忧郁的说道。叹息的很是令人辛酸。 王沉默片刻。最后才低声说道:“不知吉甫兄是否能劝的家父呢?” 吕惠卿不经意的笑道:“元泽说笑了。连你这个介甫先生最喜爱看重的儿子都难劝服的了。某一个外人。怎会有此能力?” 王不悦的道:“吉甫兄说这话就太见外了!别人还不知道。小弟还不清楚吗?家父看着是很喜爱小弟。然而那不过是有着亲情在罢了。对于政事意见。他最看重的还是吉甫兄呢!在我等后辈面前多次提起吉甫兄的才能。说最的他本心的。还是吉甫兄!” “真的?”吕惠卿有点受宠若惊的模样。 “哪里假的了!”王一脸肯定的说道。“就是因为这样。小弟认为只有吉甫兄才说服的了家父。吉甫兄。你我皆是有大志气只人。不忍心看着大宋天下一天天败坏下去。才一心走上官场。想要改变这个格局。如今难的有机会。要是不振作。给他人毁掉良机。他日就难寻这个时日了!” 吕惠卿应和道:“元泽之虑。亦是吕某之忧!然而……” 王急道:“吉甫兄还有什么为难?只要吉甫兄出马。小弟在旁进言。不难成事。一旦此机构成立。以吉甫兄之才和家父之看重。他日不难居的重位!” 吕惠卿正色道:“吕某岂是贪图高位之人!” “是是!”王赔笑说道。“小弟口误。吉甫兄误会了。小弟的意思是。只要给吉甫兄一个机会。以吉甫兄的才干。不难成就大业。一旦功成。他日留名青史。不是难事!到时我等就可以流芳千古了。吉甫兄。难道这不是我等为人臣子的愿望么?” 吕惠卿沉吟之后叹道:“元泽所说无差。这正是我等的愿望呀!眼看着别人阻挠新法。吕某心里也是痛心的很。然而却没有法子呀!” “吉甫兄。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之人的!”王好言劝道。“只要吉甫兄说的家父同意。由家父向官家奏言。就算成功了一般;接着吉甫兄再以说书的身份。在给官家讲解经文的时候。趁机进言。让官家同意这一奏言。有了官家的同意。则大功告成了。就是其他大臣反对也没有意义。以吉甫兄的观察。肯定知道官家变法图强之心是多么的坚毅吧?若能如此。他日变法成功。中兴大宋。吉甫兄功不可没呀!说不的还要居个首功!” 吕惠卿苦笑着说道:“元泽说的越来越没谱了。先不说此事能不能成。就是成了。最大功劳当然是介甫先生的。若没有先生之才。又岂有如今变法格局。功成之后论功。谁也没有介甫先生来的大。我等不过是在旁摇旗吆喝罢了。算是鼎助!” 王听了。大是高兴。吕惠卿对其父的推崇。令他与有荣焉。不由眉开眼笑了。醒悟过来之后赶紧说道:“这一切还都的仰仗吉甫兄先行劝说家父呀!说实在的。郑介夫在家父眼中。也是颇有分量的。他所忌惮。亦让父亲担忧。才造成了父亲犹豫的局面!” 吕惠卿脸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