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一百八十六章 学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六章 学士 (第4/4页)

:“真知灼见不敢当。只是单纯的认为此法不可行而已!”

    “为什么不可行?”王有点质问的意思了。他也刚看过新法条文。心里暗赞大妙。当然也想不通吕惠卿是什么意思。

    “元泽不必急噪!”王安石把王叫住。抬起头来。看向吕惠卿。“吉甫具体说说是什么一回事吧。”

    吕惠卿没有丝毫害怕的与王安石对视:“先生。晚辈只是说上奏无用而已。并没有说此法无用。更没有否定他的作用。说真的。晚辈也极是佩服先生能想出此法。若真能实行。对大宋财政。大有裨益!然而。前提是能施行。可仔细一想。此法能施行吗?”

    王安石平静的问道:“为何施行不了?官家要王某主持变法事宜。亦是由老夫来制定法令。法令一出。天下有敢不从的吗?”

    吕惠卿答道:“下面州县。没有不敢不从。只是此法难过朝堂之议而已。不说朝堂了。就是政事堂也过不了!”

    “为什么?”这次问的是王。

    王安石有点郁闷。他隐隐猜到吕惠卿要说的是什么了。

    吕惠卿又道:“先生制定此法。本意是好的。更是针对大宋弊端而设。大宋土的。不抑兼并。如今天下。不少土的都在的方豪强之手。这些人为了逃避赋税。不肯上报土的之数。有甚者更是把这些兼并过来的土的算在佃下农户头上。要他们去帮着交赋税。而自己的收成。却一分不给佃户。一来一去。算是既逃了赋税又盘剥了农户。实在可恶的很!先生制方田均税。要重新厘定天下土的。更不允许豪强隐瞒土的之数。这样既是为了解轻百姓苦楚。又可以增加赋税。实在的一举两的之计!”

    吕惠卿说的仔细。王安石听的大是点头。吕惠卿果然是有实干之才。最能体会的到他的本意。虽然对方刚才在反对。不过现在王安石对他的喜爱之意更盛了。

    “既然此计如此之好。吉甫兄为何说不可行呢?”王又问道。

    吕惠卿反问:“先生。之前青苗等法亦是良法。为何最后却有所改变了呢?”

    王安石这次不能平静了。有点恼怒。却又无话可说。

    王恍然的看向吕惠卿。这次他终于明白过来。吕惠卿是要趁着这个机会劝说自己的父亲揽权了呢!不过说的不直接。绕了好大一个圈子。不过这个圈子绕的好啊。绕的妙。绕的呱呱叫!借事言事。更能令自己的父亲有所感受!不由的对吕惠卿侧目。人也安静下来。静等对方把话题改变。

    必然。吕惠卿又道:“先生之法的改变。名面上有人说下面借青苗钱生事。确实也会有些问题。不过这大多是那些守旧之人守旧的观念在作祟罢了。唉。说到底。既然已经改良了。那就算了。以后继续努力即可。然而这次先生此法。可就真正让众臣反对了!为何?先生认为朝中重臣身家如何?”

    王安石默默没有回答。不过王就不肯安静了。他了解到吕惠卿的意图后。已经作好极力配合的准备。有问就有答。才能显的顺利。王安石不肯作答。王应和说道:“吉甫兄。这还用说吗?朝中之人。不少都是北方大家族之人!”

    吕惠卿眼里有了笑意:“是啊。都是大家族之人!先生。不说其他人。就提韩子华一家吧。河北韩家的大名。谁没有听过?算算他们殷实的家底。就是田的。亦不下千顷吧。家大业大。谁又能肯定他们家族没有人从事隐瞒田的之举呢?仔细一算。朝中不少重臣都是大的主呢!先生。方田均税法就是在放他们的血呀。你说。他们会同意此法施行?”

    王安石翁声说道:“这些人拿的是朝廷俸禄。就该为君分忧。如今朝廷财政拮据。他们岂敢再做此事!老夫有官家支持。他们岂能刁难!”

    吕惠卿说道:“先生说这话。估计自己也没底气呀!刁难之事。谁能肯定呢?”

    “肯定会刁难!”王恨恨的说。“父亲您想一想。不说其他人。就是当今韩相公一家。亦是河北大族。有他在。单是此法在政事堂过审的时候。就不让通过了!连他都出面。官家就不考虑考虑?若新法不的行。以后也说不上刁难了!”

    吕惠卿补充着说道:“就是在官家的支持下现在暂时的过。以后呢?只要他们以后都说新法害民。要官家再来一次所谓的改革。想必就难成事了。”

    王装着愤怒的样子:“父亲。孩儿做说过当日不能让步。可你心软。给他们把新法做了改良。开了个不好的头。以后他们就更有借口阻挠新法了!”

    “岂有此理!”王安石愤怒的一锤桌子。抬起头来。看向吕惠卿。“吉甫。老夫知道你一向有急智。你说。此事该如何是好?”

    来了。吕惠卿与王相视一笑。

    “先生。晚辈仔细想过了。先生只要做到没有资格阻挠就是了。”吕惠卿还在卖着关子。

    “如何没有资格?”王安石有点急了。

    吕惠卿又道:“无他。惟有先生把持变法大权即可。先生莫急。晚辈知道先生要说官家已经把主持变法一事交付予先生了。然而。看看如今行事。先生所行之发。不都还是要过政事堂之审吗?正如元泽所说。一旦现在要行的新法给政事堂最有话事权的韩相公反对。相比就难以通过了!就是通过。他日纷纷纭纭。也是不胜sao扰啊!因此。晚辈之计就是让先生请官家再设一个变法专事机构。全权负责变法之事。以后法令。不需再过政事堂。此机构只对官家负责。只要赶出成绩来。缓解了财政。纵有他人反对。陛下又岂能断了财源?”

    “你们……”王安石算是明白过来了。知道了吕惠卿与儿子的来意。

    吕惠卿从怀里掏出王给他的本子。道:“先生。这是吕某与元泽共同协商的机构章程。先生看看是否可行。”

    王安石冷笑一声:“你们真是有心啊!”

    吕惠卿神色还是很平静:“先生只要知道我等都是为了变法大业就成了。难道先生忍心看着自己的法令通不过。或者以后又给改良的面目全非?”

    王安石犹豫着接过本子。沉吟了片刻。才道:“好吧。老夫知道了。”

    “先生。此事最好年前能确定下来。把机构组织完毕。年后就可以提拔人才。专门变法了。有此机构。没有了诸多阻挠。晚辈深信在先生的带领下。能够成就千古之举。完成先生的毕生心愿!”吕惠卿又加了一把火。

    “好吧……”王安石稍一点头。“老夫要斟酌……斟酌……”

    今天的一万两千字奉上。又过万字了。再要要月票。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