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一百八十八章 反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反目 (第2/3页)

异己。甚至不惜任何卑鄙手段!”

    “小人哉!”司马光又恨了一声。

    沈欢点点头。若说这个吕惠卿。才能那是一等一的。在一些变通上。甚至比王安石有过之二无不及。正是因为如此。他长袖善舞。一心把权。在沈欢的心里。任他才能如何。任后人如何吹嘘。他变法的出发点就不正了。小人。正是他的标签!

    司马光突然盯住沈欢问道:“子贤。看王介甫如此举措。再下去估计就触犯到老夫地底线了。到时弄不好会与他反目。诚然可惜。但是为了大宋天下。有些事由不得老夫不去做!你曾经是老夫的学生。不过你却也是王介甫的女婿。你到时要帮谁呢?”

    沈欢不想让司马光误会。赶紧道:“老师。学生只帮真理!”

    “真理?”

    “对。最真地道理!”沈欢嘿然说道。“谁对这个天下百姓有帮助。学生就帮谁。像之前学生知道天下已经到了不可不改变地时候。因此为介甫先生呐喊。如今他的举措在学生看来。却又是错的了。那么当然要反对!如果……学生是说如果。往后老师所做地政策危及了百姓利益。学生一样会反对!”

    “哈哈!”司马光大笑不已。“果然不愧是老夫地学生。没有令老夫失望!一切以天下苍生为念。一旦违背了这个。不说什么大臣老师父亲。就是陛下。也要力劝反对!这也是老夫为官至今的准则。子贤。希望你能记住今日地话!”

    “不敢或忘!”沈欢开心地回答。其实刚才的说辞。不是讨司马光的欢心。而是给对方打个预防针。他清楚地记得。司马光重回朝堂的时候。不知道是因为意气之争。还是老朽昏庸。竟然把王安石所有的法令都废除了。这一点。令沈欢后世观之大为可惜。也是司马光大大的污点。这一世。沈欢当然不能眼睁睁看下去。

    现在要与王安石短兵相接了。以后大家各施手段看看谁先下台----沈欢清楚。有了吕惠卿等人。他再不能手段。不然估计就真的要到外面钓鱼了。也不要指望王安石一方会念及亲情。历史上作为王安石的亲弟弟。因为反对吕惠卿等人手段。还是给人家在皇帝面前进了谗言。最后不得录用。郁闷而亡。还是英年早逝的那种!

    王安石的亲弟弟都落得这样的下场。更不用说在他们眼中叛逆的女婿了。不管是为了天下。还是为了保全自己。都没有理由不挺住司马光。只要韩琦一倒下。纵观朝堂。也只有司马光与王安石有一拼之力了。不管如何伟大。沈欢都不能看着司马光真的到洛阳花个十几年时间去编修!

    “老师。待得制置三司条例司成立。朝中机构职位里。也只有相位能与之抗衡了。不知老师有什么打算?”沈欢突兀地问道。

    司马光先是一愣。接着沉吟。半晌才道:“对。不能让王介甫肆无忌惮地破坏朝廷平衡机制。政事堂怎么说都是中书机构。还有着相权。所出主张。陛下还是要参考一下的。老夫可以与韩相公一道联手。抵制那些坏了规矩的政策!”

    沈欢摇头道:“老师。一昧抵制并没有用处。还需表现出老师的才能。现在官家最需要的是什么才能呢?增加朝廷财政的才能!没有这点。谁也不入官家法眼。这是介甫先生得以重用的前提。纵观他这几法。皆是涉及财政。凭良心说。大多是良法。皆能缓解财政拮据的局面。就是介甫先生太过急于求成罢了。不究细节。致使弊端横生。这才是学生反对地关键!老师。其实若论为政才能。我等皆不如介甫先生那么有魄力。像这些变法条令。还真不是我等能想得出来地!”

    司马光也叹道:“是啊。王介甫之才。令人钦佩。可惜却用在了错误一途上。若他能定下心来。徐徐图之。老夫也甘愿为他下手。助他一臂之力。然而他却急于求成。不顾一切。更是不听劝谏了。令人难以接受!像之前三法。还没彻底成熟。他就抛了出来。若不是子贤改良一番。说不定现在都还在朝堂闹着呢。他不思改过。在三法成果都还没有在天下稳固的情况下。又抛出一道更惹人非议的方田均税法。岂是为政者该有的稳重。治大国若烹小鲜。欲速则不达呀!他一代大家。怎么会连这些道理都不知道了呢?”

    沈欢道:“老师。大家都说方田均税法不好。非议之。肯定是认为此法触犯了大多地主官员的利益。连老师反对也是抱着团结朝臣的目的吧?”

    “正是!”司马光说道。若说其他朝臣反对变法。是因为新法触犯了他们的利益。要守护自己的阶级利益。这才走上了反对王安石的道理。有一定地道理。肯定说得过去。那么。司马光呢?司马光一生不好奢华。不贪财。不谈利。一生清淡。家无余财。就是妻子死了。还得靠卖了老家几亩田地才得以下葬。这样的人。有什么利益可谈呢!

    被后世作为保守派的头子加以批驳。在沈欢看来。他真是太冤枉了。若不是王安石做得太过分。他又岂会与好友决裂呢!不为了利益。只为了大局而已!

    想通了这点。沈欢笑道:“其实老师也像走进死胡同了!不错。方田均税法是将了那些地主豪强们一军。就是朝中官员。也多有怨言。可是。以这点而论。此法是良法。大大地良法。针对时弊。因为确实有太多地地主豪强隐瞒土地。做着逃税的勾当!老师不能以此作为反对的理由呀。若是以此为理由。就会给人打上保守守旧地标签了!”

    “哦?”司马光来了兴趣。“按子贤地意思。你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呢?”

    沈欢侃侃说道:“说触及地主豪强地利益。这话不错。学生敢放言。就连韩相公。反对的理由也是这一点!他韩家在河北是大家族。土地千顷。下人瞒着他做的兼并勾当。肯定也不少!不过。单单是这一点。肯定不足以令我等信服!因为老师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