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一章 相位 (第3/3页)
天下来说。是何等的影响呀。官家是官家。不能更改。那么这个相位。万万不能再落入王介甫手中了。知识这几年内不能落入其手。如果是那些老家伙继任。说不得一两年会退下来。到时如果王介甫做了几年大事。那么相位自然会落到他头上。所以老夫说君实地想法要不得!从今天起。君实不单不能置身事外。还得努力去争这个相位!如今朝堂。能让老夫放心的也就君实了!这才是老夫所谓地托付之言。君实。不要让老夫失望呀。这个朝堂能否安稳。老夫走了之后。就指望你了!” 司马光顿时感觉肩头地责任重大到压人窒息的地步了。不禁犹豫着说道:“韩相公交付。自不敢忘。然而正如韩相公所言。官家重视王介甫。说老实话。论到这个经济之才。下臣比之要逊色得多。其为正是投官家之所好呀!” 韩琦正色道:“所以君实现在就要努力了!一点要一举成相。不能与之相持。待官家为难。让那些老臣为相。一两年之后。给了王介甫时日。说不得下次君实就没有多少竞争之力了!” “这个道理下臣也晓得。不过相位谁人可坐。是官家说了算。我等又能做什么呢?” 韩琦说道:“君实不要妄自菲薄。你之为人。诸目可见。官家对你的印象也是颇好的。只要君实多多表现出理政之才华。自会如官家之眼。到时老夫离相。官家也会与老夫客套一番。问谁可继任。届时老夫自是大力举荐君实!” 司马光闻言大是感动:“韩相公栽培。下臣自不敢或忘。君之托付。定当尽力完成!” 韩琦笑了:“举荐归举荐。君实不要抱多大的希望。一切还需看君实的能力。能力决定一切。老夫算摸透了。这是现在官家的用人方略。没有经世之才。名声如何。也难入他地法眼!” “看来下臣回去要好好琢磨了!” 韩琦呵呵笑道:“君实莫要一个人独自伤神啊。难道你忘了。你有一个好学生呀!” “学生?韩相公说地是子贤?” “正是他!”韩琦捋了捋须子。“以老夫多年练就的眼力。此子不简单呀!这几年。做出了好几件令人惊讶之事。细细揣摩。其经世之才。若加以挖掘。当不弱于王介甫。最紧要地是他深得君实之学。为人谨慎。懂分寸。这种人。才是天下之福呀!君实回去。可以与之相商。不必以此事为顾忌!” 司马光其实有点为难。说到底。这个争相位。更多是与王安石作对。而沈欢是王安石的女婿。他不忍心看着人家翁婿决裂。 “韩相公。子贤他是王介甫的女婿。这样不好吧?” 韩琦奇道:“难道君实信不过他?” “不不。那倒不是!”司马光赶紧说道。“子贤为人。老夫还是信得过的。正是因为这样。更不能让他与王介甫做对呀!” “信得过就好办!”韩琦呵呵笑道。“单不说以他之才确实能助君实。就说他与君实和王介甫的关系吧。他是王介甫的女婿没错。可他也是君实地学生。学生助老师。何错之有?至于助岳父。那就要看对方是不是站得住脚了!君实。现在王介甫已经有三司条例司了。如果再登相位。其权之大。难以想象。权臣从来都没有下场。我等这样做。或多或少也存了保全王介甫之意。记住。你才是对的!沈子贤不帮对地老师。难道去帮错的岳父?” 司马光犹豫地道:“不是帮不帮地问题。而是不想他为难。” “君实你错了。你这不是为难他。而是帮他!以你等地处境。君实你认为沈子贤与史上谁最像?” “应该是李商隐吧。”司马光从历史人物中遴选一个出来。 “就是李商隐!”韩琦一拍手掌。“沈子贤是王介甫的女婿。本该与他亲近。但他又是君实的学生。因此老夫猜想王介甫一方之人肯定对他诸多猜忌。不肯信任。弄不好还要打压。那么他只有向着君实一方了。如果君实因为怕他为难不肯用他。会让他产生君实也不信任他的错觉;加上到时君实身边也会有附和之人。看到君实不肯用他。他们当然不会想到君实的良苦用心。反而会以为你真的不信任他。也诸多排挤。到时嘛。沈子贤可就真的成了李商隐了。说不好只能去写些情词。最后也许会与李商隐一样地结局!那么就可悲可叹了!” 司马光顿时悚然而惊。行了一礼。道:“多谢韩相公提醒。下臣知道怎么做了!” 韩琦笑了:“如果君实真地信得过他。更应该多加托付。令他全力相助……这也是上位者该一定手段。这是老夫给君实最后的一点经验了!” “多谢韩相公提点!” “哈哈!”韩琦地笑声。不知道是开心还是悲凉。 司马光是满怀敬意离开韩府的。另外心里也充满了斗志。伴随斗志而生的是一股难言的伤感。 韩琦履行了他对司马光所做的承诺。果然开始了对王安石的阻挠。接下来几天。韩琦在朝堂上。公然站了出来。指责王安石当前要施行的市易法。说此法只会让商贾怨恨。cao作得不好。不单不能从中渔利。更会乱了天下本来运转良好的商贾之道。 韩琦的态度。像一个信号。顿时在朝堂引起了注目。韩琦多年的经营也发挥了威力。跟随他一起反对的大臣。竟然占了朝堂的大半。一时间倒也令官家又愤怒又惊心。还有无可奈何。不过王安石也不是吃素的。与之相争。更是不过中书。直接以三司条例司的名义颁行法令。更令官家为难。 王安石与韩琦的态度。使得两人在朝堂难以相融。两方人马暂时相持。不过王安石毕竟在朝堂的日子还短。人力方面比不上韩琦来得雄厚。相争的时候。稍稍落入下风。若不是官家坚持。以对方如此猛烈的攻击。一般臣子都要下野了。如此形势之下。也令王安石的新法稍稍受挫。法令下去了。因为韩琦的态度。下面肯卖力的不多。特别是开封一府。更不敢与韩琦为难。开封知府韩维的态度。也越来越趋向反对王安石了。如此种种。让王安石好不心忧。向官家发了几次牢sao。 官家的为难。也让朝堂战斗的气氛趋于激烈。一时间倒也“烽火连天”了。 在这种险峻的形势之下。司马光不敢忘记韩琦的交代。加快了动作。这几天留在朝堂的时间多了。与官家多次讨论朝政。发表意见。展示能力;另一方面下朝后也不大像往常一样一回去就钻入书局编修史书。而是多次邀约朝中几位大臣出去小饮一番。交流交流感情。 接着。就是把沈欢召来。与之商议一下接下来行动的具体细节。 等下0点之前还会更一章。今天绝对更新万字以上。嘎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