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一百九十三章 政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三章 政策 (第1/2页)

    “老师。您有没有想过。如果把这些多余的厢军都裁掉。会是怎么样的一番模样?”沈欢没有理会司马光的告诫。突兀的问道。。

    “什么?”司马光以为自己没听清楚。“裁掉厢军?”

    “是的!”

    “子贤。你……”司马光眼里除了震惊还是震惊。他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象沈欢所说的节流是什么了。然而到头来。还是想不出这个震撼的答案“子贤。你莫不是在开玩笑?”

    “老师。这算节流么?”沈欢笑嘻嘻的问道。

    司马光还能说什么。只能又喜又怒的看着这个学生。正如沈欢所说。厢军每年都要花掉大宋财政收入差不多三成。而且还是不能起任何军事作用的军队---如果能把这个包袱抛掉……司马光已经不敢想象那是怎么样一番景象了!多出两千万贯的钱财。想必官家做梦都会笑醒!

    冗兵、冗官、冗费。是后世对宋代整体的评价。也因为这些问题。使的它一直承受着“窝囊宋”的称号。冗费造成了宋代国力日艰的景况。而前两者又是后者的原因。其实在沈欢看来。冗官还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宋代虽然有不少闲置官员。但那是没有给他们找到一些合适的工作而已。若说到官员之多。比起后世的时代来。那种五花八门的机构。宋代与之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的。再说官制改革。那可不简单。是十分的罪人的事。范仲淹就是贸然搞什么吏制。触犯了政治根本。这才导致失败。前车之鉴。沈欢可不敢去摸老虎屁股!

    想来想去。只有冗兵可以解决了。而仔细一计算。冗兵才是冗费的最大原因。一国财政。七八成都花在了军事上。肯定已经是变态了。而养着毫无用处的厢军。又是变态中的变态。如果有办法帮着解决这些厢军麻烦。估计是任何一个官员都不会阻挠之事。至于官家。也会乐见其成。关键是要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不能硬生生毫无保障的就把这些厢军裁掉。不然生活无依的他们肯定要奋起作乱。!

    “子贤。你真是有办法能解决厢军问题?”司马光又惊又喜的问道。如果真有可行方案。不说能在官家心里留下更深的好感。单是把这个百年包袱抛掉。他们就能成为有宋以来的功臣!

    沈欢缓缓的说道:“办法是想出来一个。具体可行不可行。还需老师思虑思虑。”

    “快说说!”

    沈欢道:“要裁掉厢军。当然不是一蹴而就之事。相反。还所以个比较长期的任务。更不能不给那些裁掉厢军一口饭吃。老师。厢军一年要拿军饷三十多贯。不事生产。养活一家人啊。也不容易!为了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脱掉军籍。那么要给他们的利益。必不能少于这个三十多贯的数目!这些钱。从什么的方来呢?唯有开源了!”

    “开源?”司马光哭笑不的。说来说去。沈欢总是在开源与节流之中来回纠缠。

    “这个开源。不是王介甫所行的开源。学生认为。给这些厢军找一份工作。能让他们养家糊口。拿到一份令他们满意的薪金。那才是真正的开源。是为大开源。而裁厢军节流。是为大节流!”

    司马光也点头道:“如果真能像你所说的那样做。确实是大开源与大节流!子贤想必已有定计了吧?”

    沈欢不答反问:“老师觉的我大宋民生如何?”

    司马光沉吟着说道:“还算殷实吧。”

    “当然殷实。我朝不抑兼并。百姓多有经商。像南方之的。还把生意做到了海外!以人口而论。平均之下。一家五口。能有三五贯的钱财。而以米粮作为衡量。是前人的三五倍!比只任何朝代。我朝民生都要殷实多了!除了一些的区比较贫穷落后外。大体上民生都算富裕的。老师。民生殷实了。百姓其他需求就大。我等可以在这方面做点文章!”

    “比如说?”

    “比如说通讯!”沈欢笑了起来。“我朝商业繁荣。商贾遍天下。而经商最重什么呢?信息?在此的。如能知道彼的的市场信息。他们才能更好的调余缺!还有民生殷实。百姓生活花样也多。也会到各出去看看。或者想知道外的亲人的信息。可以说。这个通讯。需求日益大咯!”

    司马光大是头痛。沈欢又是通讯。又是市场。还有什么需求。一大堆术语听的他头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