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五章 黑白 (第2/3页)
“正是。原来先生早就想好了!” 王安石叹道:“想好了又如何?他终究是老夫地女婿呀!” 吕惠卿道:“慈母多败儿;不历风雨。哪见彩虹!先生只要想想这是为了他好。心里就好过了。再说以如今他的身份。就是到了下边。说不得也是一州知州。不会埋没了他。说不得会让他更有用武之地呢!先生也知道。此人经济之才。非比常人。用在地方上可比用在与我等作对上要好得多了!” 王安石又是沉默。良久之后道:“总不能让老夫出面让他下放呀!” 吕惠卿喜道:“这个好办。先生就交给晚辈得了。晚辈现在是崇政殿说书。时不时能见上官家。可以进谏一番。呵呵。我等在这里说得颇好。可是说不定官家还不同意放他出去呢!先生也知道。官家对他的宠信。也是颇深地!” 王安石点点头。不再谈这个话题。转而与之讨论新法之事。方田均税法与市易法皆颁行下去。不过实效就差了许多。盖因有着宰相韩琦的公开反对。下面不少人都在观望呢。 对此吕惠卿又加了一句:“先生。这个韩相公。也实在可恶了点。明着反对新法。这不是让先生与官家都难看吗?最好能一并解决此人!” 王安石沉默不语。轻叹一声。转而沉思去了。 三日之后。向王安石作出保证的吕惠卿。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又见着了官家赵顼地面。 这是一个百花盛开地季节。在皇宫里头。各种奇花异卉都跑来了凑热闹。姹紫嫣红。红肥绿瘦。观之令人心旷神怡。 赵顼本来就在御花院赏着春景。赏着赏着。突然心头一动。想要听书了。就让人把吕惠卿传了过来。这些时日的接触。吕惠卿仗着他那张舌灿莲花的嘴说得赵顼大是信服。对他也越来越重视了。 这日说到。吕惠卿解释了一番之后。赵顼坐在椅子上。突然心血来潮。心中大动。问道:“吕说书。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 吕惠卿心头微微一动。笑着回答:“那得看是什么情况了。严格来说。法没有不变的。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的。像每年的正月初政。就会发布一系列政令。都不会与往常一模一样;有五年一变的。像考试制度之类的;也有三十年一变的。刑法世轻世重。就是这个道理。陛下想问的是否朝廷中争议地我朝该不该变法?” 赵顼笑了:“你果然是玲珑之人!那你说说。这个法变得可是应该?应该的话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呢?” 吕惠卿答道:“自是应该。臣最佩服的是沈龙图所说的一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观我大宋天下。百年承平。弊端横生。再任由下去。他日必成祸患。为避免这种情况。也像沈龙图写的那样。法不可不变” 赵顼又笑道:“你就这么推崇沈子贤的?” “凡是对地。臣都推崇!” “那照你地意思。法是必须要变的了!那你说说。是王介甫地开源对呢。还是司马君实的节流对?”赵顼问出了感兴趣的话题。 吕惠卿心中大喜。强自镇定着说道:“陛下是想问是否该成为变法主旨?” 赵顼一愣。接着才恍然:“朕倒忘了。你与王介甫交好。这个肯定会与你说了!不错。看司马君实所写的奏章。令朕又是兴奋又是疑惑。如果按他的意思。只要把厢军裁掉。那么其他新法就是多余的了!” 吕惠卿沉吟一会组织语言。道:“陛下。裁军之议。严格来说。不过是节流罢了。司马君实……不。应该是说沈子贤。按他地意思。把厢军裁掉。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大谬!” “大谬?”赵顼愕然。政事堂会议。连一干众臣。甚至是王安石。都无法驳倒裁军之议。没想到在这里。倒听到吕惠卿一句“大谬”这样严重的评语。有点怒然。也更有兴趣了。 “是大谬!”吕惠卿坚定地说道。“陛下请想。节流节流。就是打了让财政停滞不前的注意。若是这样的话。一昧节流。又有什么用呢?请陛下又想想。厢军是裁得完地吗?今年裁掉了。明年天灾人祸。按祖宗之制。又会有新的厢军。然而所谓的邮政驿站。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并不能再容得下厢军。那么。几年之后。厢军之难。又是一大难题矣!到时只节流不开源。财政一定。又该陛下为难的时候了!” “这个朕倒没有想到过!”赵顼脸色凝重起来。 吕惠卿又道:“陛下。现在介甫先生行开源之举。为财政增收入。正是为陛下解忧之举。一旦功成。才是千古功绩!现在他们以裁军之议来周围主张。一旦朝臣大肆攻击新法。罢了新法。几年之后。朝廷不复生机。那才是大灾难呀!所以臣认为。如果他们是故意为之。那就是居心叵测了!” 赵顼变了脸色。神情复杂。最后才道:“司马君实他们当不至于如此险恶!” 吕惠卿幽幽地道:“陛下。人心难侧呀!现在是大有为之时。一旦给有心之人阻挠。坏了陛下的千秋大业。这个责任。谁负得起呢!” 一听到自己地千秋大计要坏。赵顼顿时急了:“那你说。该怎么办?难道说不准的通过?” 吕惠卿摇头说道:“那倒不至于。毕竟陛下已经与大臣议过。而且又交予了司马君实去办理。若是收回成名。朝令夕改。那也太损陛下的威信了!既然已经通过。那就实施吧。反正此策确实对大宋有利无害。只是怕让朝中那些大臣看到了此计地好处。看不到坏处。从此以为旗帜。以为有了理由反对新法。那才坏事而已!只要陛下时刻警惕。那也不成问题。不过……” 吕惠卿停顿不语。令赵顼大感不耐烦。道:“不过什么?” 吕惠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