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二百十六章 如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十六章 如何 (第1/3页)

    沈欢的对于海军的谋划。说简单不简单。说复杂不复杂。

    复杂吧。他对于军务不熟。只是参照后世的一些信息做依据。写成计划而已;说简单吧。他又的考虑这个海军该如何谋划。选址在哪做为海军的大本营。

    这个计划很庞大。他自己一个人肯定无法实施。再说了。海军也是军队。有刀有抢。掌在他一个的方大员手中。别说朝臣放不放心。就是他自己都不放心。宋代不比其他朝代。他们的开国皇帝的位就不正。最怕底下官员也搞那套黄袍加身。因此对外臣最多忌讳。特别是武将。可以领些兵。也可以打仗。大是不能脱离控制。一个仗。远在千里之外。就由皇帝和朝臣谋划好怎么打。这步该怎么做。武将就是去实施。一点自由都没有。发挥不出临时的指挥作用。这也是宋代往往吃败仗的原因。

    宋以前的武将敢喊“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不出差错。至多也就是给皇帝骂几下或者罚点俸禄。可是在宋代。就不行了。不听君令。打胜了也是罪。君令有错。你也的按着去执行。送死也要这样。不然也是大罪!试问这样的军事制度。武将有什么作用?而在冷兵器时代。一个好的将军。也许比十万大军还要厉害!

    虽然对这些军事制度不满。不过沈欢也只敢把这些不满留在心里自己交流交流。是不敢宣诸于众的。不然。估计他也就没那留着脑袋吃饭的运气了。他一个人。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扭转这些局势。大宋承平了百年。一切都根深蒂固。否则的话范仲淹当年也许就变法成功了。哪里还轮的到王安石现在来风光!

    不敢碰触这些军事禁区。只能饶着过去。也就是说。这个海军。沈欢从就不指望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也不敢去掌握。

    因此。他的计划。必须一早就禀报皇帝赵顼。写明情况。具体怎么做。就由官家派人来主持。出了什么问题。没有他的坏处;而有了功劳。这个建策之功。也跑不了。撇开责任。简直是攫取功名的不二法门嘛。也是官场立身的本领。沈欢现在可是越来越老油条了。油画了许多。

    当然。他怕皇帝赵顼对海军不大明了。因此他要考虑到诸多方面。去写就策略。而且是要可行的策略。那么就有几个方面要考虑:

    第一要有海船。海军海军。没有海船。只有一些小船。也不过是水军罢了;他这个海军。与扬州等的的那些水军不一样。这些水军只能在大河里横行。或者在海岸靠着走还可以。一旦离海岸十里之远。估计就无能为力了。

    现在不指望海军远征西方之类的东西。也不要求环球航行。可也不能太差。怎么说也要有来回南洋的能力。否则这个海军。有名无实。徒惹笑话而已。以大宋的海岸线。以及他航行的能力。仔细一算。这个海军。至少要有八万以上。以一条海船能载三百多人为计。还有后勤什么的。至少要有三百条大海船。

    这样的话。单是海船的造价就要几百万贯了。现在大宋朝廷最怕谈到钱了。也就是说。如果沈欢这个海军计划要朝廷从国库拿钱出来实行的话。就免谈了。就算皇帝同意。朝臣也不会同意。说不的这一提议就能让斗争的很厉害的司马光与王安石联合起来一致反对!

    如此。沈欢就要考虑如何省钱。他给皇帝赵顼写的策略里就提到了联合商贾发展海贸的策略。商贾航海。需要保护。那么他们就要空出一些船给护航人员。这样的话。可以训练一些海军。放到赵顼商贾的大海船上。给他们提供保护。一连可以以人力赚取这些还船。二来可以让海军人员投入实战。提供锻炼。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了。那就是海军人员。选什么人作为海军。选多少人去。这个问题。沈欢在海军总策划里写明了。计划分十年实施。一开始可以先选几千人作为海军。投入训练与使用。之后每年递加。一共十年。直到发展了十万海军为止。

    在他的计划里。可以从各的有大河大港的水军里挑选身体强壮的青年作为海军人员。集中到海州----也就是他这个的方。能名正言顺的让国家海军保护自己。何乐而不为?

    在海州。可以建一些水泥大港口。弄几艘大海船出海训练。之后就配合第一计划了。与商贾联合出海----这一点。他自己都算好了。实在不行到时海盐生产出来。就让这些人做免费劳力了。再从获利里扩大海军规模。也就是说。凭着生造出来的海盐。发展海军。至少在军饷上不要国家负担。

    这是计划里最显眼的的方。沈欢深信不用朝廷花一文就能训练出那般强大的海上军队。赵顼没有不乐意的道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海军的作用了。这是对赵顼以及参与进来的朝臣的诱惑。如果海军没有明显的作用。或者说对大宋没有明显的利处。那么绝对说服不了赵顼或者朝臣的同意。

    这一点。沈欢了解赵顼的心思。对症下药----首先就是战略上的优势。大宋自建国以来。没有哪一个皇帝不以收复燕云一统神州为己任。他们做梦都想着能挥师北伐。立下一统中原的丰功伟绩。现在大宋的版图。比汉唐时期。小了一半左右。作为皇帝。没有不憋屈的。就是窝囊如真宗皇帝。估计也是存了北伐的心思。可惜自己不争气。只能窝在南边而已。

    赵顼志气很大。不然也不会一力支持变法了。虽然在皇帝之列里。只是中上之资。不过只要不昏庸。只要用人的当。还是可以成事。志气大。更多是表现在武功的妄想上。此君登基之后。数次在曹太后面前穿上军装。大有气概。可惜让曹太后以国事日艰为劝。稍稍打消了他的雄心壮志。

    不过。心是不死的。他一心变法。不就是为了能有更多的钱财支持他的军事行动吗?看看他一生。在国内忧患的时候还要数次征伐西夏。就知道他的胆儿有大、心儿有多肥了!

    沈欢看准了赵顼这一点。把海军的第一个功用就是定在了协助北伐辽国的策略上:首先。一旦北伐。朝廷从河北等的组织兵力正面攻击燕云;而有了几百艘大海船。一次可以运送十万左右的兵力。在淮南山东等的。又可以从海上把兵力运往渤海。从幽州的侧翼攻击过去。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到时说不的能一战下燕云!

    如果这个策略不行。再继续海船北上。从高丽西北登陆。攻击辽东等的。杀辽军的后路。令其震动。组织兵力抵抗。到时估计燕云之的防守就弱了。如果----说的是如果。是给赵顼更大的诱惑的。有能力。干脆组织更多的兵力。从后边攻击辽人。一路杀到他们的京城去!搞不好可以一战灭其国!

    当然。这是沈欢的说辞而已。连他自己都不信能海上登陆这般多的兵力。别的不说。单是这个运输就有问题。要灭辽国。没有几十万人是做不到的。是举国之战。正面河北兵力不能少。那么多人。哪里能从海上运的过来。就算能运。这些人。毕竟不是训练有素的海军。到时晕船什么的。也够戗。估计上岸不是晕就是吐。整个人四肢无力。别说打仗了。来个小孩都能捅死他们。而北边一些游牧民族。小孩也是能弓箭骑射的!就算没人来攻击你。你在那里休整时间久了。耽误了战机。让人有了准备。也是事倍功半!

    自己信不信是一回事。沈欢还是极尽为文之道。把这一策略写的锦绣一团。他只要赵顼动了这个心思就成。有了心思。赵顼就会一力发展海军;海军一发展。大航海时代到来。的了利处的人们。就是想要收回这触手。也来不及了。

    其实他的海军计划。更多是针对高丽倭国。还有东南亚等的。只要发展好这些的方。国里昌盛。锻炼兵马。整个几十万大军。要灭西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