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三章 封赏 (第2/4页)
赵顼连连笑道:“相公忠心。朕自是了解。朕刚才不过是一时有感。口快而已。相公不必当真。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才是朕现在就要赏赐子贤的初衷呀!” 司马光径自说道:“陛下放心。子贤这个人臣了解。不是贪图功劳赏赐之人。十年时间。他还年轻。自可等得!到时待海军做下更大地功绩。陛下再一并赏了即可!臣也想看着那种场面呢!” 赵顼哈哈大笑。心情好了许多。这个“更大的功绩”是什么。他们两人心知肚明——海军的战略功用。是什么。不就是北望幽云吗?这才是老赵家百年来地愿望所在呀。作为帝王。没有一个不指望有更大的武功! 司马光突然又道:“陛下。若要对子贤好。不如给他更大的自由去做一番事业吧。这个海州。看他经营得很是不错。据说境内交通四通八达。以水泥做路。又坚又快。现在他们又与扬州一道修路。到时在淮南路就会出现两州皆是水泥路相通地景况了!若能给他更多权限。以子贤之才。发挥出来。应当有更大的成就!” 赵顼笑着说道:“朕给他的权限还不大吗?司马相公也许不知道。子贤未去之前。曾与朕有个约定。那就是只要他在海州此前赋税地基础上翻了其他经济之事。海州都是他说了算!你说。这个权限大不?” “什么?”司马光惊愕了。他刚才让赵顼给沈欢一些自由。存了一点私心:一是为沈欢考虑。沈欢才华卓著。司马光当然了解。可他也清楚沈欢做事有时候太过骇人了一些。现在远在千里之外的海州。没人管束。估计更会放肆了。人一放肆。难免就要触犯忌讳。那就不是好事了。现在让官家给沈欢一些自由。不过是提前要了个保全的圣旨。一旦出事。还可以补救。 其次就是为了自己一方的利益考虑了。他在朝堂上与王安石一方像剑拔弩张一样。大家都像在做生死搏斗。王安石一方奉行地是征诛之术。对朝臣不合作者都要打压。以至不少耿直的朝臣都给贬了出去。特别是言官。力量越来越小了。现在朝堂里。司马光能倚为臂助的。一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就范纯仁苏辙等人而已! 沈欢算是他最大的助手了。沈欢如果能有更大的权限。发挥出更大地功用。也是他这一方的利益所在。若能以此抗衡王安石一方。那估计更完美了。因此。不管是为了沈欢还是自己一方考虑。都要给他这个学生做保做便利——当然。有些事。不能太过了。比如这个升官加爵的赏赐。乍看是很好。可一旦造成坏的印不利了。 赵顼看着司马光惊愕的模样。好像很开心。笑道:“司马相公是否担忧子贤做不出赋税翻一番的成绩出来?若是这样。大可放心了。据朕了解。这个海州与扬州在建的水泥大道。花费就超过十万贯钱!子贤是谨慎人。不可能拿海州本来的赋税投入进去吧?呵呵。想必是有更多的门道了!” “可是……”司马光担心的就是这个。生怕沈欢脑子发热。在海州乱搞。连与官家约定都搞得出来。还有什么不敢做地? 赵顼又道:“若是司马相公还担心。朕还可以告诉你一个消息。郭逵来奏说在造海军军船了。三四十艘的规模呢。这个相公是知道的。可有一点你也许不知道。郭逵说了。这些造船地钱。都是子贤那里得来的。有五十万贯之多呢!五十万贯呀。卖了整个海州都没有那般多!也就是说。子贤肯定找到了一个生财的法门。一年比这个五十万贯还要多的法门!” 司马光也给震撼了一把。五十万贯不是个小数目。然而沈欢就拿去建海军了。心疼呀。他忙死累活。为朝廷各处打算。也不过是为了财政宽裕而已。现在好了。他这个学生。径自拿出这般多的钱花了。若是能上交朝廷……那是多么好的事呀。败家。真是败家!此赚钱?”司马光像是在喃喃自语。 赵顼听清楚了。笑道:“什么法门。子贤没说。郭逵也没说清楚。看来是他们在做些隐瞒呀!也许是处于别种考虑吧。司马相公放心。朕与子贤是有约定地。只要他交上海州此钱两倍地赋税。其他钱。他怎么用。朕都不会有话说!” 司马光一下子明白了。这个沈欢一定是去海州前就有了考虑。否则怎么会做出与官家做约定的事来。现在好了。眼看几十万上百万贯地钱都给他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他们在这里反而又没有法子! 叹了口气。司马光说道:“是否有那么多赋税。到年底又转运使解到朝廷就知道好奇沈欢是如何做出这些功绩来了。也在期盼年底的总结。当然。在此之前。他还要为如何赏赐烦恼。司马光这里是没有确切的回答了。也否认了他升官加爵的主意。这下子他又更苦恼了。 好在除了司马光他还别的选择。那就是处于深宫的曹老太后。作为仁宗朝从皇后到太后再到太皇太后的她。用一句话可以形容——吃过的盐比别人吃过的饭还要多!若是让沈欢来形容。肯定会说她是“老妖”级地人物了。特别是这个时代。出里不好有名的太后。这个曹太后也算榜上有。自也不可小觑。 曹老太后最近迷上了摆弄花草。在她的慈寿宫的院落。用花盆移植了不少御花园的奇花异草。就是在这个深秋的季节里头。也有着不少花草还茂盛着。赵顼来的时候。她就坐在一张椅子上。拿着小剪刀给一盆菊花削减枝条。很认真。很仔细。就像在摆弄一件艺术品一样。 她让下人给官家抬来一张椅子。摆在她的旁边。好让两人坐着说话。看到赵顼犹豫的模样。曹老太后微微笑着遣退了下人。院子里一下只剩他们奶孙二人了。 “官家。是否又遇上什么为难之事了?”曹老太后停下手中的活儿。回头问道。赵顼对这位来太后很尊重。若有闲暇都会来请安。不过若是无事。都会聊些家常之事罢了。现在郑重地模样。肯定又是其他难事了。曹老太后算是人精了。岂有看不出来的道理。她也不废话。直接就问了。 赵顼皱了皱每天。他刚从召见司马光那里过来。为的当然是赏赐沈欢一事。他总觉得不给些重大的赏赐就会于心不安。只好把自己的为难都向这位深宫老人说了出来。 听完官家的诉说。曹老太后也皱了下眉头。不自禁说了一句:“这个沈欢。也有孩子了吗?哦。是了。他今年也二十出头了……我们的宝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