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七章 和大人 (第2/2页)
“姑娘”王胖子拉住了小七。 “那个,只要不贵,其实是可以买来玩玩的,只要您别当成雍正爷自己吃饭的家伙事就成。”小七想想老实的说道。 王胖子愣了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他跑回去又去看碗去了。对于他的这种‘精’神,小七还是佩服的,不然,后来他也在古玩行里算一号了,人是下了功夫的。当然小和大人白了他一眼,他们看别的去了。 试看会完了,人家也不管饭,牛大大给找了个吃饭的地方,三人叫上几个凉菜,叫了三碗老北京炸酱面,一人捧一大碗开吃。小七是爱吃面条,而牛大大和小和大人都算是老北京人,就好这口,三人吃得还‘挺’高兴的。 “那斗笠碗为什么我觉得难受呢?明明是对的,宋定窑的没错哇。”小七很困‘惑’呢,吃累了,抬头问着这俩专家。 “是没错,就像是雍正的那只碗,本来是好东西,没事被人画蛇添足了。不过雍正的那只算是添得不错的,但定窑的那个添多了。”牛大大笑了笑。 雍正的那只碗是真的,但那应该是贵妃用的外黄内白,后来到了民国时代会给一些素胎瓷的‘花’纹上‘色’的工艺,这只碗就是那时被小心的上了一层黄‘色’釉,但因为上釉的那位手艺非常好,又本来就是真的玩艺,人家看看外面的釉‘色’、器型、款识什么的,觉得没问题,对内侧的黄‘色’大多不会多注意,就算注意了,这种碗存世极少,可比较的并不多,非常难分辩的。 “你怎么看出来的?”小和大人看着小七。她没见过上‘色’的碗,所以应该不会从这个方向看出来的,那么她怎么知道是后上的‘色’? “里面的釉明显比外面的‘肥’厚,对光看,存在一定的‘色’差,所以看出来了。”小七很得意,“牛大大,我算是有点天赋吧” “要不要也拜我为师,虽然教他难点,教你我还是有把握的。”牛大大眯着小眼笑道。 “釉‘色’内外本就有别,有‘色’差是自然的现像;釉‘色’‘肥’厚,算你说对了。不过其实这也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问题在料。雍正的颜料是进口料,到了民国,用的是国产料,所以在开片上,会有细微的差别,手感也不同。”小和大人解释道。 “得,再说下去,我成您徒孙了。”小七哈哈大笑起来,她不想拜师,主要是觉得这事还真的不能当回事做,毕竟对小七来说,跟小和大人学只是因为给他打个下手,自己也觉得好玩,但当个正经事做,小七就觉得没意思了。 牛大大笑着摇头,刚刚听小和大人说那个,心念一动,自己是看民国上‘色’的工多,用手一‘摸’就知道先后,而小和大人拿起来看了眼,就能说出雍正的进口料与民国的国产料的细微不同,看来真是天赋了得。其实老爷子不知道的是,小和大人是看外面的跟里面的感觉完全不同,外面是他认识,里面他不认识,于是分得清。 “牛先生让我好找,伙计,再来碗面,一碗汤。”王胖子冲了进来,一头汗,一边抹汗,一边叫人送面和汤。先喝了小七贴心倒的大碗茶,喘了一口气,现在他对小七的印象非常之好,“你叫多多?” 人成功是有道理的,看到没,刚刚只是听牛大大介绍了一下,人记住了,这就是本事。小七自己就没这本事,熟人有时半天她还叫不出名呢,其实就到嘴边了,就是喊不出来。 “钱多多”小和大人趁着王胖子喝茶时,凉凉的说了一句。王胖子华丽的喷了。还好人是有修养的,喷外头去了,不然倒霉的就是小七了。 “大人”小七怒视了小和大人一眼。赶紧给王胖子拿纸巾擦嘴,“那个我的姓,也不至于让你高兴成这样吧?” 牛大大又笑了,他听到这名时第一反应跟王胖子一样,真是太可爱了。 “没事、没事,那个这个名字有特点。”王胖子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了,抹抹泪说道。 “王老师,其实我特喜欢您,真是,我是您铁杆的粉丝,您当初说广播剧时我就是忠实的听众,后来您演的那位和大人简直就……” 这回小和大人喷了,把面条呛鼻子里了,一时间,满脸通红,并且呛得自己眼泪横飞,除了小七,大家都瞪着他,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位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反应。 小七使劲拍拍小和大人,也给他拿了纸巾,但小和大人完全有理由相信小七是故意的,特意把自己心中永远的痛拿出来说。还拍这么使劲,生怕不知道她在报仇啊! 牛大大乐了,开心啊有日子没这么开心了,“看到没,年轻好吧,年轻才斗嘴,看我们,没那力气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