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以柔克刚 (第2/2页)
我又不能阻止,只能帮着你,免得你哪一天……”想想接下來又是些不吉利的话,也就不好再说下去。 烛光,越发朦胧,仿佛是个不真实的梦,照耀着从前的点点滴滴。然而,闭眼睡去的那一刻,竟是太多的不愿和不满。 不愿什么,不满什么?其实不过是不希望再忆起从前而已。从前所走的路,充满了太多的荆棘与心酸,多少次,当她错解了他的心意;多少次,当她爱上了别人,又被骗入了他的怀抱;多少次,当她已放下了别人,却又不敢再将自己交给了这个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也许,现在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然而沒有了从前的坎坷,如今又从何而來? 幸福,往往比伤痛更值得让人贪恋,她,不过也是如此,而已。 左边,他修长的指尖轻轻划过她飘逸在枕边的长发,向她低声细语道:“不早了,还不肯睡?” 她含笑,不答。 “过去的事,若是觉得痛苦,就不要再想了。” 她摇摇头,笑着抬眼望向他,道:“但有些事,却不得不想。” “是什么?”他笑问道。 “还记得当年,我们去赏雪时,你说过,答应过我的话吗?” 他轻轻一笑,宠溺道:“当然记得,我答应过你一件事,不过,你说你还沒想好。” “那时候,我只是想有朝一日,你会因着这个承诺,会一直陪在我身边。我不想你离开,所以才要你答应。” “那么现在呢?你想要什么?” 身子越发靠近他温热的怀抱,近得能听见他心跳有节奏地跳动声,如音符般,勾起了她这辈子最美的幻想:“以后,不论发生什么事,都请你不要再赶我走。我不想再一个人了。从前的日子,想想我都觉得可怕!” “傻瓜!”他笑道,“我们再也不会分开了。” 很快,梦晴的计划得以成功。这一时的变动,影响着这天清晨的朝堂,仿佛满城,都萦绕在一种独特的气息中。 弹劾太子的奏折,已在弘熙帝的手中。面对着四处都有讽刺的声音,太子早已显得淡定自若,好像什么事也沒发生过一般,继续端正地站在原地,听着众大臣的话语。然而,他的“不谙世事”的态度,仍然不能阻止越來越激烈的弹劾奏声。 听惯了所有的谏言,弘熙帝虽表面坦然自若,但心里早已是无限叹息。随着阳光越发浓烈地照在殿外的大门时,他依稀能感觉到,一种炽热,正渐渐地逼近,似乎要燃灼了整个皇宫。 “太子乃国家根本,江山社稷之重。这三年下來,你们在朕面前接连弹劾太子,朕明白,诸位大臣都是为了我大和着想。既然,你们认为当今太子不适合掌管來日的江山,那该由谁來,更为合适?” 一言既出,原本还跃跃欲试的大臣们顿时哑口无言,不由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猜不透圣上的真实想法。生怕只要一说出,就会给自己遭來灭顶之灾。 如此状况,倒让太子更为得意了。 “怎么,沒人举荐么?”弘熙帝俯视众人,冷哼一声,“你们说太子这儿不好,那儿不好,可你们又沒有得意的人选,何以纷纷上奏,弹劾太子罪责,要朕立一个新的太子?”说完,便将桌上的奏书一扫,满地皆是。场面,更是变得鸦雀无声。 训完了重大臣,弘熙帝再次把眼光望向了面色沉静的允玦,也不顾颜面地冷眼道:“五皇,你可解释一下?” 允玦面不改色,只低头恭敬道:“儿臣不知,还请父皇明说。” “你当真不知么?”弘熙帝冷哼一声,并不留任何情面,“朝堂上接近有一半以上的大臣齐齐上奏,拥立你五皇为太子!此事,你会不知?” 然而,允玦还是否认道:“儿臣确实不知。” “那么,你來告诉朕,朕膝下优秀的皇子不止你一人,为何所有人却偏偏要拥立你?就因为有了你们这些结党营私、居心叵测之人,才会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 话音刚落,众人齐齐跪下,连大气也不敢出。 “太子,你如何看待此事?”弘熙帝又问太子。 允珅微微一笑,恭敬道:“启禀父皇,儿臣自继位太子以來,确实是有不足之处,诸位大臣都是为了我大和江山着想,并非是有二心。儿臣一定会竭尽全力,改正自己的不足。另外……”说完,又看向允玦,得意一笑,“儿臣觉得,此事与五弟无关。还请父皇明察秋毫,莫要怪罪于五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