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四十六章 新院 (第1/2页)
收费章节 第两百四十六章新院 先将蓝氏搬过去,然后几个丫环连同乐清身边的千回百转也全都遣去那边伺候着,又从农庄里调了几个长工出来,帮着才把老院儿的东西都搬过来。 没几日,老院儿便空置下来 靠山村老里长的眼光倒是好,花钱买下安平的屋院和院前这三亩地,院子是新翻的,而且有水有树有葡萄架子,这些安平都没挪,这些树已经太大,挪不动了。门前的地改建成小cao场,平时学生去玩也可以,给村里人开个会也能用上。 而且这样一来,赵程出资盖的那间学堂就不用了,以后也就不用再看赵程的脸色,这人在村里实在是嚣张了好多年,特别是赵凤进了许家之后,简直变本加厉,村民纷纷反映受不了,里长只好下了这个决定。那个赵程,也该消停消停了。 新院子是个二进的大院子,分外院和内院,外院是仆人家丁住的地方,内院分为主院和两个侧院,里面房间有十几间,主院还有一处花园。这么大的院子,一百五十两实在是捡了大便宜。 将老院那里的东西都搬来,又置办添置了一些,就算安顿下了。 搬完家,安平便开始忙活着盖烘干屋,地皮倒是不用头痛,直接用农庄里的地就行,农庄三百亩良田,当时还附送了一块盐碱地,虽不能种东西,盖房子却是很好的。现在上面只盖了几间给长工们住宿用的屋子和几间‘办公室’,剩下的地方供安平盖那烘干屋,绰绰有余。 如此,农庄跟烘干屋放在一起,还方便于互相照顾,到了晚上的时候,只要庄上没事,乐清就可以跟安平一起回镇上家里去。 至四月末,烘干屋已经完全盖完,仓库也都建成,收鱼收菇和晾晒的工作全都挪到了庄上来,而靠山村那边,则完全交给了老里长。 这时,庄上的春耕也早就结束,地里种下的粮食都已经发了芽,绿油油一大片一大片的,一眼望过去,叫人心生惬意,那些烘干屋里干活的,都爱趁着休息时间跑到地头去,一边看着大片的绿地,一边聊天。 本以为乐清只是玩一玩的心思,安平也没抱多大希望,所以才差了王开明过来帮忙。没料到如今庄子叫乐清管的有模有样,安平跟蓝氏心下都欢喜,正商量着家里现在正好缺人,要是乐清能管好庄子的话,不若把王开明撤回来,在生意上帮安平的忙。 农庄一片繁荣景像,张家老院儿的人,还有安霞文陵他们都来看过,对乐清十岁就能管农庄一事啧啧称奇,赞不绝口。安红也偷偷来过一次,趁着乐清和安平不在,老远的瞧了一会儿,便走了。 事后,阿福把这事告诉了乐清。一个瘦弱的,有些畏缩的女人,乐清一下子就猜到是安红。想到安红,乐清不禁叹气,她家生活还是那样烂包,两个女儿瘦的不成样子。说起来,那件事已经过去了许久,安红都悔过了这么多年,而且农庄的地皮也是她介绍的。再说,她是临月村人,跟自己的农庄在一个村子里,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真就要继续这样僵下去? “千回”乐清想着,叫过正在打算盘的千回:“打听的怎么样了?”现在千回和百转的算盘打的相当好了,基本不会出错,而且乐清渐渐发现两人的特点,千回聪明,心思机灵,但做事不免马虚。百转胆小,默算却是一流,而且做事稳当严谨。 “回二小姐,我已经打听过了,镇上总共有十三家酒坊,其中五家的味道最好。小姐,您打听这些,莫不是要开酒坊?” 乐清没答,却转向百转:“你打听的如何?” “跟千回差不多。不过我又打听出,这五家味道最好的酒坊,生意最好的有两家,每日来回生意差不多要两缸酒,用粮一石多。眼下用的是陈记粮铺里的粮,置于交易价格麻,这个没打听得出来。” 看,同样的一份市场调查,两人就偏生做的不一样。千回的粗陋,却心思活泛,猜到自己要开酒坊。百转的严谨周密,面面俱到。 乐清点头。她正是有开酒坊的打算。 前几日魏亦奇给她捎了几本农书来,其中一本上面就记录了一种酒酿的方法。照那方法酿出的酒,酒香醇厚,比镇上那几个酒坊的酒可是好喝多了。只是跟安平商量过,他却坚决不做这项生意。一来家里菇子鱼干的生意就够他忙活了,二来,酒坊生意是需要主顾的,现在弯月镇的酒生意基本已经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