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迟慕_第二百五十六章 观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 观念 (第2/2页)

娘颇有志气,说不想进高门大户,只看对方才情和人品。她祖母极疼爱这姑娘,不想找寒门子弟或家庭关系太复杂的,让孙女受苦。我想着,你家里的情况正合适。”

    “可我家里关系还不复杂啊?!不说二妹和二弟跟咱们兄妹俩,有上代的母仇。就是宋姨娘至今没扶正,心里有怨气。家中三兄弟,是三个不同母亲生的,你确实她处理得过来这些关系?哥哥将来可是要继承五房宗祠的。”

    “没正经婆婆就算不得什么,小姑娘年纪还小,正想到你们撷玉书院读书呢!这样吧!写信跟你家人探探口风,先看要找哪样的。到送嫁时再相看吧!反正还有素安居士把关不是?!”

    妙如点了点头,觉得她的话也是在理,心里荫发了想见见这姑娘的念头。

    此时,傅红绡的贴身丫鬟豆儿过来,朝两人福了一礼,禀道:“三奶奶,栗姨娘从家里捎话过来,说三爷今个儿跟朋友们,到温泉庄子上去了,晚上就不回来了。您不用着急往回赶。”

    傅红绡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正好,在咱们府里用晚膳吧!咱们姐妹好久没说过体已话了。”妙如极力挽留她。

    傅红绡摆了摆手:“这可不行,竩儿还在家里呢!栗儿一个人照顾不过来。”

    “栗儿?是以前你身边的贴身丫鬟栗儿吗?给她开脸当姨娘了?”妙如一脸怔忡。

    “是啊,我生竩儿时,她帮着伺候相公。后来就有了柔儿,我跟婆婆提议,抬了她的房,现在在家务上很能忙到我。”傅红绡感叹道。

    妙如顿时无语凝噎,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好。

    可能古代女人把自个当成男人的附属品,传宗接代兼伺候**是理所当然的,与爱情无关。是以,不在乎是否有另一位女人,跟她担当同样的责任。

    像傅红绡夫妻感情那么好的,都避免不了通房、姨娘,最后还扶持成亲信,当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可这样能说他们之间没爱情吗?观念如此而已。

    或许古人对“性”的理解,更贴近原始的意义。现代人则从精神上拔了高,赋予了更为圣洁夺目的光华。

    作为现代灵魂,她该怎么适应那种观念?与人去分享自己所爱之人,把身体从精神上剥离开来?

    见她沉默不语了,傅红绡不知对方在想什么。随即她就记起,出门时相公的交待。悄声在妙如耳边说道:“有人说一个多月近没见到你了,想得紧!想约你在上元节那天,在醉风楼的里间等你。那天我来接你吧!酒楼我大嫂已经盘下来了,从后院进很是隐蔽。不会被人发现的。”

    妙如也觉得,很有必要跟罗擎云再见上一面,摸清他的想法,遂爽快地应了下来。

    上元节这天晚上,妙如特意打扮了一番,跟二伯母说起,傅红绡约她去看灯的事。

    想到侄女下半年,就要嫁到罗府了。以后再没这般轻松的心态了,钟谢氏就打发织云、莲蕊跟着,还派了两个护卫,一行人收拾等当后,施施然地出门了。

    京城的大街小巷,人头攒动。跟冬眠动物一样蛰伏了几个月的人们,像潮水般涌到外面。一路上,流光溢彩的灯盏,绚丽夺目的烟火,把整条大街装点得火树银花,璀璨夺目。

    下了马车后,妙如望着眼前的景象怔忡。不禁想到八年前的情景:那位不及弱冠的少年,牵着她的小手,也是这般徜徉在人流灯海中。

    想不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诗句,成了他俩宿命缘分最好的注解。

    想起往事,她心头不由地涌上一丝怅然,随后又摇了摇头,甩掉这些恼人的情绪。

    她这落寞的身影,不出意外的落入,旁侧在蓬莱仙楼顶层站立的男子眼中。他目光灼灼地望着她,眼睛一眨也不眨地。

    这时锣鼓咚咚,踩高翘队伍眼看着要从前边过来了。妙如带着仆妇丫鬟和护卫,退让到了一边。

    突然,一位身着青布夹袄的丫鬟走了过来。

    “是兰蕙郡主吗?我家奶奶在蓬莱仙楼的顶楼等着您呢!”那丫鬟上前一礼,恭敬地说道。

    “不是说在醉风楼吗?”织云出声质问。

    “奶奶说,醉风楼订不到满意的位置,新地方顶层的视野更好。”那丫鬟伶牙俐齿地解释道。

    “好吧!”妙如带着一群人,跟着丫鬟上了蓬莱仙楼的阶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