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0章 驮龙兽 (第1/2页)
和珅还跪在那里磕头不止…… 牢头笑道:“和大人,皇上与刘大人都走啦,您也回家吧……” 和珅慢慢抬起头来,看着小头目:“喂,我不是做梦吧?” “不是,皇上刚走,皇上已经****你啦……和大人,你没事儿啦!” “可我怎么觉得这太不真实呢?牢头,你掐我一下!” “小的不敢!” “你掐嘛!” “小的真不敢!明儿您就又上朝啦,又是和大人啦……” 和珅掏出一锭从老马老牛那儿要回来的银子:“你掐我一下,这锭银子就是你的啦……” 牢头恍惚道:“真的?可我……怎么也像开始做梦了呢?” 说完,接过银子,然后在和珅的胳膊上轻轻掐了一下。 和珅很不满意:“你使点劲儿行不?你掐我这一下,偷工减料,缺斤短两,值我给你的那锭银吗?使劲儿掐——要不大人我就收回银子!” 牢头咬了咬牙:“行!这回我非给你掐个足斤足两的——和大人,掐疼莫怪哟!” 说完,上去就是一下! 和珅惨叫一声:“哎哟!你想掐死我呀?!” “和大人,满意了吧?” “满意!太他妈满意啦!去,给和大人雇顶轿子来——和大人要回家啦!喂,轿子费可得你出啊……” 淡淡的夏日晨雾…… 避暑山庄宛如一幅渐渐展开的水墨画,祥和、恬淡、宁静…… 蜿蜒起伏的城墙…… 水色山光,亭台楼榭,袅娜而端庄…… 避暑山庄钟鼓楼的钟声率先响起…… 继尔避暑山庄珠源寺、碧丰寺、永佑寺的钟声同时响起…… 承德街上钟鼓楼的钟声遥相呼应…… 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 乾隆看了和珅一眼:“和珅!” 和珅出班跪地:“奴才在!” “朕这次饶你不死,是看在一个人的面子上——你明白吗?” “奴才明白。” “你明白什么?!” “呃……这个……” “还因刘墉及众臣保你——” “奴才没齿不忘!” “死罪虽免,活罪难免——因为你喜欢钱,所以朕偏要罚你一年俸禄,降职三级!和珅你有何话说?” 和珅磕头谢恩道:“谢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道:“吏部仍归你管——降级使用,戴罪立功。” “谢主隆恩!” “还没罚完——” 和珅叩头:“奴才领罚。” “和珅,都说你小子特聪明,脑子总比别人多转半圈儿,朕倒要问问你——你能猜到朕要怎样罚你吗?” “这个……奴才实在猜不出,可是……君无戏言,皇上不至于又反悔不杀奴才这颗狗头了吧?” 乾隆笑道:“你这狗奴才,不用拿话堵朕——朕想杀你就杀你!反悔了也就反悔了!难道你做得事儿还不该杀吗?” 和珅登时脸色煞白,脸上冷汗涔涔而下:“是,是,奴才该死!奴才该死……” “但朕若要杀你,既有负那个人……也伤了刘大人和这么多为你求情的大臣们的面子,所以朕决定不反悔啦——但朕说过还没罚完……” 和珅喘了一口气:“皇上请罚!即便让奴才天天给皇上倒尿盆,刷御***才也觉得是天大的美事儿,会美滋滋喜洋洋地领这个罚……” “你这狗奴才刚坐了不到三天班房,这溜须拍马的本事却大大的退步——你说的话儿真让朕恶心!” “奴才接受皇上的批评,一定努力改进,努力改进!” “你改进个屁!” “奴才懂,奴才懂,皇上所说的屁,乃马屁之屁——奴才定努力钻研,循序渐进,循序渐进……” 乾隆大笑:“你渐进个屁!” 众臣一直窃笑不止,此时见皇上大笑,均放声大笑…… “和珅,朕作为惩罚——会让你做一件你非常为难的事儿……你答应吗?” 和珅脑门冒汗:“这个……” 和珅心道,哎哟不好,皇上终于说出来了,而且在这大庭广众之下逼我答应……这家伙肯定是要和我搞同性恋,真拿我当秀儿啦……哎哟,这可咋好,我可不想和他弄那话儿……我,我只想让我的赛大女侠拿鞭子抽我虐我蹂躏我,那才是人间至爱……至于和皇上搞那个……哎哟!太恶心了……不行!我做不来,死也不能答应…… “和珅——想什么哪?快回答朕!” “这个……奴才……” “朕要你答应朕,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朕让你做,你就得做——无论这件事儿你认为多么为难,多么恶心,多么尴尬,多么不愿意……你也得做!你听见了吗?和珅!” 和珅满头大汗:“奴才听见了,奴才听见了……” “那你答应吗?” “奴才……这个……” 乾隆龙颜一沉:“嗯?!” 和珅一哆嗦,擦了把冷汗:“答应!皇上,奴才答应!奴才什么都答应!都答应……” “你可不要反悔!” “不反悔!绝不反悔!” 乾隆对吉祥发出退朝暗号。 吉祥上前一步:“退朝——” 承德。马市街。 买马的,卖马的……人与马,马与人组成的马市…… 人喊马嘶,龙腾虎跃,热闹之极…… 蒙古汉子牵着雄骏的蒙古马在卖…… 新疆汉子牵着高大的新疆大宛马在卖…… 马市中,也有卖牛的,卖骡子的,卖驴的…… 买卖双方神秘地在衣袖里摸指头侃价儿…… 卖各种马具、车具的店铺一个挨一个儿…… 马掌铺。 炉火熊熊…… 师傅拿着小锤敲敲打打,徒弟抡着大锤火花四溅,一只崭新的马掌铁正在成形…… 乌黑铮亮的马掌正扣向一只马蹄,马儿拴在木桩上,夹在木桩里,昂着头,马掌匠正扳弯马腿往马蹄上钉马掌…… 几个蒙古族汉子正在与几个穿满族服装的人呜哩哇啦用蒙语说着什么……那几个人看了看他们的马,摇了摇头,转身走开……正是微服的乾隆、刘墉、和珅、黄土高坡、吉祥及众侍卫…… 一个小伙子牵着一头驴,引起乾隆的注意。 小伙子牵着驴,嗓门豁亮地吆喝着:“谁买我的驴啊?有识货的吗?瞧一瞧,看一看啊——我这驴,在早驮过张果老,后来驮过阿凡提——看一眼都是您的福气呀……” 端得一头好驴!只见这驴胖得滚瓜溜圆,雪白的白嘴头儿,全身像裹着一层上等灰缎,油光水滑,无一根杂毛,驴背上还搭着一副黑红缎子搭配做得褡裢,搭的两头各用黄丝线绣着一条龙,两条龙的龙头向上,正中间则绣着一颗硕大的红珠子,犹如二龙戏珠。这副褡裢,给驴子又增添了几分精气神儿,再加上这驴昂着个头,不时响亮地嘶吼几声,更使这驴显得神骏不凡。 围观人群中有人发问:“什么价儿呀?” “十两银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