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太子将军有喜了_第十七章 佛挡弑佛(二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 佛挡弑佛(二更) (第2/5页)

帝又极其注重帝王权利的集中统治。

    国师之位,历来只有得道高僧才可当得。明宣帝重孝道,重礼法,却不迷信。虽然也敬天奉神,却不沉迷依赖。

    晋国历代的君王,夜氏皇族唯舞独尊的孤傲,让他们并不将希望寄托在鬼神之上,也并不需要用鬼神之论来迷惑苍生,蛊惑人心。

    遂以,晋国开国至今,并未出任过一代国师。

    相反,姜国却不同,这种鬼神之论,六国之中以楼兰为最。姜国国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今下,却无实权。而楼兰,虽无国师,却有大祭司,大祭司掌王权,权利地位在楼兰甚至凌驾于帝王之上,在百姓心中,是无比神圣的存在。

    称呼不同,却是大相径庭。

    历代国师,都有着至高无上的荣耀,可随意进出宫中,更是在宫中设有国师居住的宫殿。如今秦玉正坐在朝圣殿,翻看着历代国师留下的书卷。

    国师之位,虽然在仁德帝这一代君王之下已经没有实际权力。但是在往届国师之中,还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不如楼兰把持朝政凌驾于帝王之上,但是却有着改变朝廷局势风向,轻易便可置人于死地的地位。

    这些国师留下的手札,还是很具有参考价值的。

    她虽然一直防范姜国,甚至也在姜国安插了眼线,但毕竟不如自己深入得来的消息精准。就如同这一次,她竟然意外的发现了,姜国隐藏的一匹狼,夜恒。

    姜国到底还有多少事情,是在她的认知之外的?万翔鹤究竟在忌惮什么?除了一个夜恒,仁德帝究竟还隐藏了什么?

    原本是要趁着这次混入姜国,接机除掉万翔鹤的臂膀万翔鹏这一大隐患,此时,却犹豫了。咱不说夜恒此人的实力,便单单看这份心机,便不是好对付的。

    该不该留着万翔鹏来制衡夜恒?

    秦玉的目光,突然被这札记上的一行字吸引。

    这是最古老的一本札记,上面已经微微的发皱泛黄,上面的落款是帧敬元年,济道。

    帧敬元年,姜国开国那年,济道。

    秦玉的手指不觉得在案上点了点,咬了咬唇。

    济道,姜国开国元年的国师。传言济道是得到高僧,上听天意,知晓过去,预知未来。曾多次助姜国躲过灾难,救百姓脱离水火。

    通晓天意是真是假秦玉不知,但是秦玉却知道,这位高僧,却是有些本事。她在晋国时,翻看书卷,便曾看见过这济道的事迹。

    帧敬二年,姜国瘟疫横行,是这济道国师不日不夜在难民中视察,最终研制出了解救之法。帧敬四年,姜国大旱,颗粒不收,又是济道开坛做法,求得了甘霖。帧敬七年,济道预知姜国会有地裂天灾,帝君下令疏散百姓,果真不日后,上天震怒,雷电交加,地动山摇。

    最终,这济道国师,却因着泄露天机,尸骨无存。而姜国,则为了感念济道,在皇城脚下,特建了一座济道寺,让众人供奉,就是历代国师所在。

    而历代国师的遗留之物,便被收藏在这朝圣殿当中。

    秦玉拿的这本,便是济道的手札,吸引秦玉的,是这手札上的一行字。

    帧敬三年,十月二十九,夜,与院中修禅,见清觉寺竹林骤亮,紫光闪现,甚诡异。竹林复曰鬼林,进者无出,年年异光,伴其异声,其音如雷。百年无人再进,遂封。见光闻声,似得召唤般进林,无人可拦。

    林深处,得见一汪清潭,一座石洞,刻龙凤之印。洞前,天神看守,人头兽身,耳戴青蛇两条,声出其兽。

    震惊,惊觉此乃天神奢比尸,跪地匍匐拜之。

    奢比尸怒,意欲食之,近身而离,莫伤吾。此刻惊觉,帝君所赐随身之琅玕,救吾性命。

    再后面的事情,秦玉只大概看了看,后面大概是说,开坛求雨等事,全是求这奢比尸所得。这手札上的记载,对秦玉来说,何等熟悉。

    济道寺修建以前,济道所在的寺庙便是清觉寺。这手札上的记载,便是济道的亲身经历。

    《山海经》有云,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按照济道所写,确实便是这《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奢比尸。

    龙凤之印,神兽看守。若只是在晋国见到,也不足为奇,但是,这姜国竟也有此地,此事。便不得不让秦玉多想。

    “国师这是在看什么书,看的这么入神?”

    秦玉早早的便听到这琉璃公主的到来,却又听她禁止奴才通报,而又假装不知。如今看到夜莺一身精心打扮的站在她面前,也只是起身拱手作揖。

    “不知公主驾到,还望恕罪。”

    夜莺脸色一红,竟是有些小女子的羞涩,假装镇定的看了看秦玉放在案上的书卷。

    “济道国师的手札?”

    秦玉心思一动,是了,在这宫中,如今已经全然布满了万翔鹤的眼线。她若是想要知道什么,定然是会传到万翔鹤耳朵里,到时候难免多生事端。

    而这琉璃公主自幼在仁德帝身边长大,这宫里的大大小小事无巨细,定然全部知晓。问谁,也不如问这琉璃公主。

    “承蒙圣上与国舅的厚爱,在下不才,担任这国师之位。自是要看看,历代国师的训诫。”

    这书卷明明是翻开放置,而这琉璃公主之看内容,便一眼便知识什么书,可想而知,此书,琉璃公主定然是看过的。

    “哪里是什么训诫,不过是一些杂记。”

    秦玉猜的不错,琉璃公主自幼跟在仁德帝身边,可以称得上是饱读诗书。这宫中的藏书,琉璃公主皆有所闻。

    “秋叶读着,觉得甚是有趣。”

    琉璃公主本就想要与秦玉多亲近亲近却苦恼没有机会,如今听秦玉这样说,知觉得时机来的刚刚好。

    “司徒国师对这个有兴趣?”

    琉璃公主拿过秦玉放在桌案上的手札,翻看了两页。

    “秋叶一向喜好此类,便像是这天神奢比尸,如我这小狐一般。”

    缩在一旁,还在怨念那日晚上的一事,对秦玉不甚满意。熟知秦玉明明看出他的不满却也不哄他一哄,小狐狸忍受不住秦玉不理他,却又放不下面子先去讨好秦玉。

    今日突然听见秦玉唤了他,便再也抑制不住心中耍贱卖萌的心思,摇着九条大尾巴,神气的从琉璃公主面前走过,卖蠢一般的跳上秦玉的肩膀,偷偷地舔了舔秦玉的脸。见秦玉没有把他赶下去的意思,便如偷腥的狐狸一般找了个自认为舒服的地方趴了下去。

    “你若是再拿尾巴扫我的脸,我就把你丢出去。”

    小狐狸立马将九条尾巴统统收了回去,琉璃公主在一旁惊讶的看着九条尾巴凭空不见的小狐狸,甚是吃惊,随后却呵呵的笑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