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四章 批评与反思 (第2/2页)
?此事,错真在他?” 太后真没想到自己的女儿竟蠢傻成这样! 昆哥儿若是不在意,他就不会将事情捅到自己这里,他若是漠不关心,息事宁人,任由卫氏撒手人寰,这才是真不介意。 为了锦言,他连木字令都擅自用了,这还不足以说明锦言在他心里的份量? “对,依着昆哥儿的脾气,他若恼了,应该跟你闹,摔杯掀桌子…… 他以前没少为那个小相公跟你闹,这回怎么不闹了?还主动跟你赔罪?那是因为他心疼卫氏!打心眼里不舍得!依你的性子,他若恼了,你必迁怒卫氏,内宅之中,婆婆要为难儿媳妇不过一句话的事……” 不会吧?昆哥儿可是她儿子! 虽然母后的话听起来有几分道理,长公主还是有不相信。 “你呀,昆哥儿给你搭了台阶,你不想着好好弥补。却想着分了他对锦言的心,你让哀家说什么好?非要母子离心,你才能做罢?” 太后知道女儿入魔已深,非重锤击打不能警醒:“你别忘了。昆哥儿已经成家立业承袭爵位,偌大的永安侯府还空着呢,用不着忤逆不孝,他只要提出搬到侯府,与情与理都应当的,皇上和哀家谁也驳不了!” 按说,任昆承了袭就应该住进侯府,当时他未娶妻,加之长公主就他一个独子,就一直住在了公主府中。 任氏一族对此相当不满。历代永安侯都是任氏族人的中心,唯独这一代,永安侯任昆与外家亲也就罢了,权当为君尽忠。 但连侯府都空着,任氏族人引以为傲的永安侯成了长公主的私属。感觉上自然不好受。 长公主知道驸马任怀元内心是希望任昆能回归侯府,撑起永安侯府的门户。不过,因为长公主坚持,任昆自己又拧着性子不成亲。这事就一直未曾真正提起。 后来他成亲后也未收心改性,与其令永安侯府贻笑大方,不如暂时维持原状。 “……你呀,回头赶紧把锦言安抚好。现在不是摆婆婆谱的时候,想想你自己做的那些事,污人清名、杀子、夺命,哪一条是能轻易放下的?得亏锦言是个好的,不然,就凭你做的这些事。人家怕了,要搬出去躲清静,有何不可?别等到母子离心离德,再追悔莫及……” “真那样,你也别恨锦言。你能做初一,还不许她做十五?昆哥儿是你儿子,也是她丈夫,你想想老永侯夫人,那是驸马的亲娘你正经的婆婆,当初她和你抢儿子了没有?” 长公主深一脚浅一脚出了慈宁宫,一会儿觉得母后是耸人听闻,一会儿又觉得昆哥儿搬去永安侯府也不是没可能…… 一时心慌脚发软。 她得好好想想…… 白日清静,锦言将昨日与任昆的协议内容又琢磨了几遍,似乎无不妥之处。 生死之间有顿悟,她现在彻底接受了自己就是卫锦言,前生就是前生,是再也回不去的事实。 卫锦言的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 这似乎很可笑,身为卫锦言,她已经十八岁了,却头一回肯接受自己,正视自己。 以往她是清醒的,又是懵懂的。 一生唏嘘两世悲欢。可笑我命由天不由我。 懵懂不知摘星事,直到流萤舞成眠。 又一次站回到故事的起点,是带着记忆,执着向前?还是安于当下,笃定未来? 当锦言想这些时,不禁调侃自己,还是没看透—— 锦言已嫁做人妇三年,按照大周妇女现实版套路,她的人生可以一览无遗直到盖棺定论。 ……这么说,任昆一百八十度大拐弯,来势热烈凶猛,能有一年半的缓冲时间太好了? …… 任昆忙碌一天,久未到衙门,事情多不胜数。 户部呆了半天,兵部逗留三两个时辰,正经差事没做两件,就该下班了。 婉拒了同僚的接风宴请,急匆匆回府。 顾不得更衣,先去了榴园,见过锦言后,从袖袋中取出一封信:“给你的。” 说是信,不如说是半张薄纸叠成的字条,什么呀?居然学人递小纸条? “你先看着,我去更衣。” 得意的笑了笑,保管你大吃一惊。自去净房洗漱净面更衣。 还故做玄虚! 锦言带着好笑展开了那张纸条……目光一扫,顿时怔住了…… 久违的熟悉字体,竟然是师父的! 自打她离了塘子观,真机道长从未给她写过信,凡与观中的书信往来,均是清微执笔,师父从未亲自给过她只字片语,所有的问候都是由清微代劳。 此番怎么会突然给她写信,还是托任昆带来的? 瞬间,手中薄薄的纸条就重了起来。 师父要说什么? ps: 谢谢书友bskp的打赏,谢谢银河尽头看星星的评价。谢谢双倍粉期间众亲们的投票,假期结束,回复正常单更偶尔加更的常态,望众亲们见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