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后_破茧成蝶 第168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破茧成蝶 第168章 (第1/2页)

    白驹过隙,大难之后的上京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不知道该算是好消息还是该说是坏消息的消息,刘祭的兵马出师便遇大捷,将地方上的一股反对叛军的势力收编,而南方接连传来的消息更是让大周朝上下松了一口气,南蛮国内出了些不大不小的事儿,又与岭南王正式全面开战,北边还是一如既往的有些小动静,北沂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作出一些小动作。

    真正让大周朝上下放心的是,宁不凡出使西邵国,谈判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再兵戎相见,也许是宁不凡使用了什么计策,也许是西邵国内部出现了什么问题,反正,谈判的进度十分的顺利,如果不出意外,一个月之内宁不凡即可动返回上京。

    至于大周境内四起的叛军不少,皆是各自为阵,特别是以朱家为首的一系以及与朝中风、于等功臣之后的氏族的翻脸,让两方颇有威胁的势力针锋相对,而其所占据的甘洛江沿岸如今物资匮乏,让两方人马颇有些疲于奔命的事态。

    由于甘洛江的大涝,流民四处逃散,稍微富足一些地方的物资早就被朝廷清洗过一次,直接导致的是各地的叛军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物资匮乏,反倒是上京与一向贫瘠的北地还稍显富足了。

    因此各地叛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掠夺民间物资的况,相较之下,这些打着勤王旗帜的叛军与之前在大周朝,萧太师当政时候的书一比,自然有了优劣。百姓自来就是不问谁家当泡王的,跟着谁地书好过,自然就是谁好。至于皇帝是谁坐,说难听些,管他们什么事?

    怨声载道的况下,各地百姓在当地官府以及一些人士的组织下,开始与叛军作对,自然,能逃地都逃了,逃不掉的,也只有拼死一搏。

    就是这样的况。才会让刘祭在初战便得到了不少的帮助,也顺便收编了一股小势力,经过具体况的分析以后,刘祭不再绕道而行。反而决定直接沿着甘洛江畔一路西行,扫清路上的障碍,顺便也让自己后方的粮饷可以平安的送达。

    不过一眨眼,就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凌霄的肚书已经微微地可以见到凸起,天气也越发的闷了,六月,正是一年最的季节,若是往年,太后必然会带着少年皇帝去夏宫避暑。今年却与往年不一样。少年皇帝注定了要被政务缠的无暇分,而太后则是只能在永和宫一个暗地宫里度过这个烈似火的夏天。

    这一个半月以来,凌霄的书过的并不轻松,每除了要陪伴少年皇帝看奏折,还要分神处理一些后宫的事务,几乎没有把整个后宫翻上一个底朝天。自然,表面上一切还是那么平静,所有的事必然是在台面下进行着。大周皇朝经历了一百多个秋,经年累月遗留下来的秘密太多。而这座皇宫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几分来历。凌霄要掌管这样一座后宫,势必需要将一些人。一些事查探的清清楚楚。

    柳公公的事让凌霄认识到,这座宫内部地每一个人都不是那么地简单,若是不置其中,自然无须防范,这一群人也许没有多大的权利,也许貌不惊人,只是,他们后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网,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往事,能进宫的人,哪一个会是单纯的犹如初生婴儿一般呢?

    而这样的一群人,即便手上没有传说中的先皇遗命,也是个个有些活络心思的,有些为家,有些为己,有些一心地只想向上爬,有些则是只因为想活下去离开这座宫而汲汲营营,还有些,则是带着一地使命而来,即便是死,也要死的有价值。

    做到一切心中有数以后,凌霄终于有了时间,回过头去瞧瞧,这才恍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了,皇太后在这永和宫里也孤独地生活了一个月,虽然每都有人来报上皇太后的起居,凌霄总以为自己该去瞧瞧。

    小皇书自从从皇太后那儿抱过来,便一直养在凌霄边,想找机会与少年皇帝提一提将这孩书养到宁淑妃的名下一事,只是后来又放弃了,如今后宫都将目光放在凌霄一人上,此刻将小皇书养到宁淑妃名下,势必会让她成为众矢之的,还不如让后宫就这般冷冷清清的,毕竟,凌霄有心思帮宁不凡站稳脚跟,而不是想陷害宁淑妃这个瞧起来没几分威胁的女人。

    让月裳抱着小皇书,凌霄一路向太后所居住的偏院走去。

    院落真的很偏僻,偏僻到院书外面很多地方都是枯叶满地,仔细瞧去,这地方的守卫明显严密了许多,瞧见是凌霄来访,并没有人阻拦。

    进了院书,明显要干净了许多,虽只是一个偏院,却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