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女冠_第三十章 亲情之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亲情之重 (第1/2页)

    第三十章亲之重

    景云二年的天,座落于辅仁坊的两座道观终于初具雏形。

    自去年深秋起,金仙观与玉真观就已开始修建。规模之大,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细,较之之前安乐公主府有过之而无不及。

    帝王之女,入道修仙,便是处人间,亦如处仙境……

    虽然道观还没有完全修好,可李持盈前往参观时仍为菊花中那片渺渺烟波所震撼。这片湖,乃是自龙首渠引水而入。相连两座道观,澄清有如碧玉,美得令人心醉。湖中又有三座假山,山似仙岛,阁台楼阁、雕梁画栋精美无比。又植有无数奇花异草,随处可见奇珍异宝,美伦美焕。三座小岛,分别以“蓬莱”、“方丈”“”为名,俨然就是东海之上仙人居住的神岛的缩小版。

    就是李持盈,虽然喜欢,也未免觉得太过奢侈了。

    事实上,自深秋开始建观时,就陆续有官员上奏,指国事初稳,实在不宜大动土木。只是皇帝一直压住奏折,留中不发,装聋作哑,只作不知。就是被视作将为一代英主的太子李隆基也是对此全无回应。

    虽然知道两位度为女冠的公主素来受宠,可仍有肯于直谏的铁骨硬颈。就在这个天,又一次上奏,言词严厉,直指帝非。更直接言说为一已之私妄动国库,劳民伤财,乃是国败之始。

    一封奏章,震动朝野,皇帝李旦再也不能故作不知。在拖了半个月之后,终于下诏自罪,坦承错处。相较于之前几位皇帝,这位刚刚坐稳帝位的新帝显得既宽容又大度,明是非分善恶,实是一代仁君。

    明面上一看,明君忠臣,可为表率。可实际上,虽然这罪己书是下了,可实际上这两座道观却是连半点工都没耽误,仍在数百工匠无没夜地赶工下如期完工。恰恰,就在罪己书颁下的头一天。

    “是女儿累阿爷污了清名,实是不孝。”私下里李持盈跪在李旦面前,万般自责。

    李旦却只是摇头微笑:“不关你事,不过是为着阿爷自己的心安罢了……”

    李持盈默然。也知道阿爷一直都想能够弥补她们。好容易终于重登九五之位,再无人可管束他的行为,所以才放任自己为她与jiejie修建如此奢华的道观。

    其实,虽然阿爷做了皇帝,可生活与从前并无多大不同。既未广纳嫔妃,亦未再营建宫室或是敛财暴食山珍海味。

    不过是清淡度,一如当年在相王府中。只是边倒是时常相伴着豆卢阿母,平和中带着淡淡的欢愉。至少豆卢阿母脸上的笑是她许多年来一直期盼着能够看到的。

    “阿爷,”她唤着,静静地望他:“您其实并不亏欠我们姐妹什么,如果说是亏欠,那大兄和大娘jiejie不也与我们一样?不用您补偿什么或是更多怜惜宠……儿不愿做第二个安乐……”

    声音说得低柔,可她的心里却有着压不下的惶惑。富贵权势,是令人无法抗拒的惑,一旦真的拥有,无比眷恋,就再也无法割舍。她害怕自己会如同安乐一样,上权利的滋味。也怕象姑母一样,曾经的亲近,到最后却还是要反目成仇……

    虽然双方都没有明言,可是任谁都知道。现在朝堂之上早已分为两派。一派是维护正统传承的太子党;另一派则是权大势众的公主派。

    这两派就象是坠在天平两边一般,忽上忽下,不分轻重。而主宰着天平的李旦,却是从不偏袒,极力想要保持双方的平和相处。只是,在权利面前,所有的平和,都不过是虚假的面具。

    在早时分,长安城中就已经开始流传着这样的传言:太子非嫡长子,名不正言不顺,不当为嗣。

    起先,还只是在市井之中悄然流传。可渐渐的,便传到了朝堂之上。追其消息来源,便有说这消息最早的正是来自公主府一个小吏口中。

    虽然公主也在明面上喝斥小吏胡言乱语,直接杖打出了公主府。可一时之间,长安城中的局势还是不可避免的紧张起来。

    “阿母,您到底要做什么?我听说您今去见了大表哥,你到底是与他说了什么?”薛崇简冲进银安,大嚷大叫。周的酒气直让太平皱眉。

    “二郎,你越来越没规矩了阿母当前,你怎么能如此失礼?”出声喝斥薛崇简的却是他嫡亲的兄长薛崇训。往常在阿母跟前,虽也是兄友弟恭,可到底还是嫉恨薛崇简比他受宠。难得逮到个机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