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一八章 话里有话 (第2/3页)
本人对这场婚事并无意见。他还托人带口信让柳元景切记收起性子,莫要辜负浩荡皇恩。 这些事儿,辛夷本不该知晓,可是阴差阳错下,她偏偏知道了。 比起娶一个身份低微的平民之女,尚公主对于柳元景来说,应该是极好的出路吧。 所以,好像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婚做准备,格格不入的只有辛夷一人而已。 正如柳元景隐瞒这个消息的原因一样,辛夷同样隐瞒了,她已经知道英国公对这场赐婚的重视。 两人互相隐瞒着,只愿拖一天是一天,最好无限的拖延下去,这场婚事永远不到来。 以这个趋势下去,辛夷不知自己是不是该早日离开京城,回到汉阳去。 回汉阳的念头,一直在辛夷脑中盘旋。病治好了,柳元景快要大婚了,她想不到继续留下的理由。 早在一个月前,辛夷已经和正源商行的人接上了头,如果她打算离开平京城的话,可以跟着商队一起离开。 商队行走十分谨慎,多固雇有镖局,安全问题上,她不用担心。 唯一的阻碍,大约是辛夷自己的心,她舍不得离开柳元景。 她的真的舍不得与他分离,儿女情长大概是世间最无用的东西。在遇到柳元景之前,辛夷重生之后,虽然怀揣着前世的怨恨依然过得很快活。 她知晓,她此生绝不会重蹈覆辙,那些伤害过的人,不能再伤她分毫。渣男还有不怀好意的亲人,都会得到应有的报应。 虽然重生之后的人生还是会有波折,但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柳元景的出现大概是个美丽的意外,辛夷从不认为她有恋童癖,也不相信自己会喜欢上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虽然,这个小子生的太过美貌。男人,这般貌美如花,让她这做女人的情何以堪。 两人之间的牵扯实在太多,辛夷剪不断理不清。心中愈是不舍,她就越明白,是时候该离开了。 趁着离柳元景和平阳公主的大婚,还有一段时间,她收拾好心情离开平京城要紧。 感情虽然难舍,如若执意要舍,总会相忘于江湖。 柳元景待她太好了,好到辛夷快要忘记自己的梦想。她当初走出上河村,为的可不是嫁一个良人,洗手作羹汤。 辛夷想要同世间男儿一样。博一个好前程,成为当世女陶朱。 回忆从前来,辛夷发觉她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所以认命的等待心仪男人和别的女人成亲,她做不到。 如果平阳不是公主,这场婚事不是圣上所赐,辛夷敢拉着柳元景的手,雄赳赳气昂昂的求得英国公的同意。 到了这个地步,辛夷才知,当初她的顾虑是何等可笑。 比起圣旨来,身份地位的差距,总是有办法去克服的。 她要放弃了,她想离开他,惊觉自己心意的辛夷,对柳元景产生了愧疚。他如果知晓她这么轻易的放弃了他,会很伤心吧。 但是,他们两个拿什么去和朝廷争斗。 英国公是赞同这门亲事的,平阳公主对柳元景也是有心的,没有什么理由,能够终止这场婚事。 这日,柳元景从门外归来,匆匆解下披风寻了辛夷,头一句话便是:“夷儿,我托三皇子请了平阳公主,她言称想见我们二人一面。” 辛夷楞了一下,她有好几天没见到柳元景的笑容了。这些日子,他的压力应该也很大吧。 圣旨刚下时,柳元景曾跟她说过,要找个机会,说服平阳主动退了这门亲事。 然,平阳公主人在深宫之中,又是女眷想见一面谈何容易。尤其退婚一事,影响女子名节。 哪怕平阳贵为公主,无缘无故退婚,也会对她产生不利影响。 她怎么会轻易答应退婚,辛夷对此并不看好。只是柳元景为了这件事准备了许久,辛夷不忍拂他的心意。 “朱大哥,你真的觉得我很好么,不觉得我讨人厌?” 顾兰苼明眸耀耀,问话时扯着衣角,小女儿情态十足。 重复的提问,让朱文微觉怪异,但是他能理解顾兰苼的心情,不厌其烦的抚慰到:“书院里大家都将你当做小meimei看待,没有人烦你的。你想想,如果讨厌你,林然会冒着危险下水救你么?” 为了让顾兰苼更好的明白,朱文又补了一句:“林然将你当做meimei看待,心有所属难免要保持距离。” 他的话让顾兰苼豁然开朗,眉眼泛起笑意,哪儿还有一点愁容。 “小姐,小姐。” 彩蝶提着灯笼呼唤着顾兰苼,她回眸一瞥,转头说:“朱大哥,时辰不早了,你也先回去吧。” 她应了一声后,提着裙袂翩跹离去。 凉风吹佛,朱文的酒意清醒泰半,顾兰苼银铃般悦耳的话语,好像还在耳边回响。 今夜的偶然邂逅,好像让两人的距离好像拉近了一些。至少从前,顾兰苼不会主动询问,他对她的看法。 也许,他们两个人,不像他所想的那样咫尺天涯,朱文忍不住幻想着。 他摇摇头,将脑中不切实际的想法抛了出去,折身朝摆有宴席的角亭走去。 虽说林然议亲之事,多少让顾齐雍有些不舒服,但两人之间的亲事终究只是他的一个想法,没有真正提出来。顾兰苼年纪不大,以后议亲机会还很多,他倒没有特别心急。 按理说朱文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对象,只是想到他的家世,顾齐雍心有隐忧,他不想让女儿嫁到太复杂的门庭中。 顾兰苼生性活泼,嫁到诗书门庭,碍于他的面子,哪怕犯了小错,对方也不敢苛责女儿。 但是如朱文那样的门户,当家主母需要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本事,才能坐镇后宅。 如若朱文和林然一样,家庭背景简单,也许顾齐雍会考虑将女儿聘于他。毕竟,朱文年长林然几岁,比起他,更能担起夫君的责任来。 朱文再次回到酒席之后,气氛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