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上元节前 (第1/2页)
武德六年年末,太子在洺州大败刘黑闼,将其与其弟刘十善就地斩首。武德七年年初太子同齐王率大军返回长安。至此,隋末形成的各地割据势力已经基本肃清,大唐盛世已经初见景象。 我一直惧怕的历史拐点终于出现了,外敌当前,兄弟同心御于外,外患平定,兄弟反目阋于墙。如果说之前太子对李世民的各种陷害只是深恐他势力过盛,威胁他的太子之位的话,那接下来的两年只怕这种事情会让我们应接不暇。 皇位争夺,近在眼前。 不过这种事我似乎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每日守着我儿子过好我的小日子就是了。以前陪我妈逛街时碰到以前的旧邻居或者是她的旧同事,两个大人就会盯着对方的孩子无限感慨的说,看孩子们一眨眼的功夫都长这么大了,才觉得时间过的真快。那个时候我还想着孩子快些长大不好吗?可以早些独立,不用大人再cao心。 及至自己有了孩子,我多希望他不要长那么快,他的成长不止会提醒我年华流逝,我会逐渐老去,更会让我知道等到我抱不动他的时候,他便会离我而去了。 “外面好冷啊,曦jiejie,你又发什么呆?哎哟,看孩子鼻涕口水流了一脸。”雁奴裹着一阵冷风和几片雪花从门外进来,把手里提着的篮子放到桌上,用力把双手搓热后,将恪儿从我怀里接了过去,帮他把脸上黏糊糊的东西擦掉。 “快坐到火炉边来暖一暖。”我起身给雁奴倒了杯热茶,月前的时候,阿音说李世民在书房议事的时间越来越久了,身边得有一个稳妥仔细的人伺候着,便让雪鹤去了。 我不喜欢人多,所以也没补别的丫头上来,身边还是只有雁奴一个,其余的没什么事倒也不使唤她们,没那些丫鬟婆子絮叨嚼舌根子,倒也清静。 “今天街上好热闹,上元节的花灯已经提前挂出来了。”雁奴接过guntang的茶水,贴在脸颊上暖了起来。看她冻的通红的手,就知道外面有多冷。所以我才很不仗义的让她出门,自己在房里躲懒。 “丝线都配齐了吗?”我打开她放在桌上的篮子,里面除了几束彩色丝线外,还有一只圆滚滚的白色兔子。雁奴只要有机会出门,便会带些小玩意儿给李恪。 我把那只兔子拿出来,虽然是土窑烧的泥兔子,颜色上的也很粗糙,甚至连胡须都画歪了,但却有一种淳朴的可爱。 “恪儿,来,看看这是什么好东西。”我把那兔子在恪儿眼前晃了几晃,他咿呀着伸出小手便抓在了怀里,咯咯笑了起来。 “绒线铺的老板说胭脂色到年下很受欢迎,早已经卖光了,一时半会儿的又补不上货,所以让我迟些天再去看看。其他的颜色倒都齐了,你要的琴弦我也买回来了。” “明天我去问问云容胭脂色可不可以用别的颜色代替。府上她的绣工最好,这给皇上的万寿节贺礼只能她来绣,我以为正好可以躲懒,偏偏王妃还让我帮着她,没想到连配个线都这么麻烦。哎。” “王妃让你帮着燕氏,还不是觉得曦jiejie你画的一手好画。燕氏的刺绣再好,也要有个好样子不是?” “快别提画画了,那幅画真是耗尽我半生心血啊。怎么有些乏了?”我起身到小榻上歪着。 雁奴无奈的看看我,“曦jiejie,一到冬天你就越来越懒,这一个月愈发懒得动弹了。燕氏催了你三四次,你才勉强把那幅‘江山锦绣’画了出来。过了上元节马上就是万寿节了,那么大幅图,也不知道燕氏绣不绣的完。” “放心,她性子沉静的很,最适合做刺绣这种细致活、反正她也不爱出门,冬日夜长,也正好有事帮她打发时间了。” “燕氏来秦王府有半年了吧?倒不怎么见她同其他房里的人走动,偶尔你让我去送东西,她不是在练字便是再看书。她不说话,估计没人觉得她只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不如我们现在去看看她在做什么好了,顺便把线给她送过去。”我打了个哈欠,再不出去走走,恐怕在吃晚饭之前我就要睡着了。 “我先去把恪儿送到奶娘那里去。”雁奴抱着孩子要走。 “不用了,云容也挺喜欢恪儿,让他也跟着去吧。她很少有嬉闹玩乐的时候,让她陪恪儿玩一会也不错。” “可是外面还在下雪。” “没关系,包上斗篷就是了。”我这个孩子生下来,外人疼的倒比我这个当娘的要紧。 “曦jiejie,等过两日雪停了,我们带他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