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章 打探情况 (第2/2页)
“柳姨娘在荣城住的非常舒服,二少爷除了每年给长房送些银子作为孝敬也很少回这边来。大少爷那边,少当家两口子过得也算不错。” “既然不错,为何有亏空?”董小漫皱眉问着,这说不过去啊。 尓璐摇摇头:“近几年铺子收益不好,大少爷不善打理生意只是做了一个闲散的人。大老爷与大夫人平花销太甚,尤其是大老爷好赌成。” 董小漫了然的点点头:“你不是说,高姨娘管家么?这个人如何?” 尓璐摇摇头:“奴婢也是远远的见过一次这位姨娘,她长得没有柳姨娘美貌却胜在年轻。平里大夫人作威作福胡搅蛮缠的,也不见高姨娘生气。对待底下的人倒是和和气气,只是因为进门几年还无所出,一直不被老太太所喜。” 董小漫了然的点点头,吩咐二人退了下去。一个人歪在炕上思量着。尔雅见状在丢了一把安神香在香炉里燃着。也退了出去。 物是人非。索然不过几年,却好像过了漫长的一个世纪一般。 重生在此已经十五年了,从一贫如洗毫无依靠一步步苦尽甘来。甘甜过后又是一落千丈的苦楚,在由此涅槃重来。 董小漫伸出纤细的手掌,透过阳光看见指缝中散落出来的阳光。 “猫捉老鼠的游戏,开始了!”放下手掌,温软如玉的眼睛以蒙上冰凉。 换了一衣服的董小漫领着女儿出了大门,慢慢的走在荣城的大街小巷上。 一路走过。细数自己打拼的曾经。 欢欢也笑容满面的配合母亲回忆,自己还有一丝记忆的童年。 “江米条,江米条,董氏江米条!”有人在叫卖江米条,董小漫好奇的领着女儿上前。 “老伯你这江米条怎么卖啊?”欢欢开心的拿了一根放在嘴里,笑眯眯的问道。 “小老儿不欺负人,只要两文钱一斤,你就可以吃到最正宗的董氏江米条。”老头子笑呵呵,看着眼前一对好似姐妹一样的两个贵人。 “董氏?老人家你姓董?还是这个董氏江米条很出名?”董小漫很诧异,自己并不记得有什么特别出名的江米条啊。 “哎呦。夫人有所不知。”老头子眼睛利索,看得出董小漫梳的是妇人头。 “你们一看就眼生。定是外地来的贵人。这里头几年有一对夫妻,是我们荣城的大善人。那夫人便是做卖这江米条起家的,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开了好几个饭馆,还资助贫穷的孩子上学。”老头伸手指了指:“你们瞧,顺着这条街往里走,看见一家叫花好月圆的糕饼店那就是他们家开的。从花好月圆右拐,顺着那条大街往里走,走到尽头便是了。” 董小漫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出名,装作好奇地问道:“这样的女子倒也是厉害了,只是不知道他们如今在哪里!” 老汉叹息道:“哎,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啊。她的婆家冤枉他男人杀了兄长房里的妾,bī)死了大善人撵走了董夫人。” 欢欢知道这是在说自己的父母,拍拍母亲的肩膀安慰道:“百姓的眼神还是雪亮的,他们定然会好人有好报的。” 老汉也附和:“可不是好人有好报!我听说朝廷都知道这件事儿了,派人过来查案。我们的知县大人就是他们家孩子的先生呢,听说那小公子也是极其聪慧的。这冤倒是平反了,可惜了还是枉死了人。那夫人愤恨之下远走他乡,不过。。。” 老汉捂着嘴巴,东瞧瞧西看看神神秘秘的说道:“听说夫人回来了,就回到了她的娘家。” “哦?”消息竟然传的这样快,实在是让人,额,无语。 “那是自然,董家老爷跟我们县太爷见天的去城门口溜达。什么样的人物,能让二位老爷亲自接待啊。我听说啊,这两确实有马车进城呢。董老爷跟县老爷都在那车队里,好家伙,好气派呢。” 董小漫听完了八卦,买了老人家二斤江米条继续往前走。 一路上打听过去,荣城的人只记得他们夫妻做了很多好事。尤其是做生意对待员工的手法,与其他家不一样。 中午吃饭,董小漫特意去了济世堂吃饭。荣成的店,因为有小刚与楚离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多大的波折。 这里的生意依然很好,小二们的服务态度简直可以跟后世的五星大饭店有一拼。 欢欢咋舌的看着来往的小二,轻声的对母亲道:“他们以前也是这样的么?” 董小漫点点头:“这么多年过去了,依然没变。我想当初就想着让济世堂变成百年老字号,给子孙留下一个念想。如今看来,我当年的举动多么的英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