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洲称皇_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王举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武王举鼎 (第2/2页)

韩国是四战之地,而且如果秦国东出,第一个面对的也就是韩国。

    打通了连同周王室的中心洛阳的道路的时候,赢荡立刻轻车简从的上路了。大概也是宫中无聊。当时的周王朝已然是没落了,虽然名义上是诸王门共尊的天子,但是这个天子已然被架空了。当时的周赧王听说赢荡到了,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便急忙派人迎接。

    秦武王赢荡看到周王使者的时候,大概也是优越感爆发,并未去见周赧王,而是逛起了洛阳城,随后赢荡好奇心大发,想起了周王室的传家宝“九龙神鼎”,便叫使者带他去看看。

    赢荡如愿见到了九鼎之后,见到每个鼎上都标识了对应的州名,当时秦国的就属于雍州,赢荡见到了雍州鼎,嬴政猜测这位祖父当时大概想,“老子的鼎,怎么能放在这里。”所以决定全部拉到秦国去。

    根据记载周国的使者,听到赢荡要拉鼎。又畏惧赢荡的武力,倒是不敢阻挡,只是说了一句:“这鼎足有一两千斤重,人恐怕拉不动。”

    而赢荡呢,自出生开始便是天赋异禀,力大无穷,性子倔强。听到这里,以为是嘲讽自己,加上对自己力量的绝对自信,赢荡先问了带来的大力士随从说道:“你们有谁能举起这个鼎?”

    当时秦武王身边,还真的是有一个大力士叫做孟说。然后“毛遂自荐”上前举鼎。结果孟说举了半天只举了半尺。再想向上一举,结果因为撕扯,孟说的面部皮肤被撕裂,血流不止。

    秦武王当时看了,心想:“我身边的随从都能举起半尺高,这怎么说也是自夏到周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九鼎。自己要是举起来,岂不是很威风?”想到这,赢荡跑到前面,“铛铛”的敲了两下。

    然后用手一撑雍州鼎,可是大鼎确实太重,赢荡也只举了半尺。当时面子就挂不住了。“娘的,自己的侍卫也举了半尺高,自己作为秦王,怎么也得举个一尺!”正是这个危险想法的支持。赢荡一用力,结果身型不稳,支撑不住,鼎砸了下来。结果当夜一命呜呼。

    嬴政想完,感慨了一下。自己这个先祖也真的是不靠谱。自己一定不能这么冲动。嬴政心中决定以后做啥事情,还是稳一点比较好。

    就在嬴政无聊想问题的时候,春兰这个时候已然跑到了太后处。

    太后已然穿戴好,神采奕奕的正准备上朝,看到春兰神色慌张的跑来,也并未见到嬴政的身影。便问道:“春兰,你不在大王那里伺候,跑本宫这里做什么。”

    春兰盈盈一拜,说道:“启禀太后,大王偶然风寒,让奴婢来跟你说一声今天早朝就不去了。”

    太后听言也是大惊。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古代风寒,搞不好可是会死人的。便急忙说道:“那你还不快去请太医,让太医治疗一下!”

    春兰说道:“奴婢已经让人去请太医了。”

    赵太后听言,点了点头,缓了一口气问道:“大王病的重不重?”

    春兰低着头说道:“奴婢看大王面色,病的倒不严重。已经睡下了,大王年轻气盛,奴婢估计看完太医,休息一下便会自行痊愈。”

    赵太后舒了一口气。轻声说道:“既是这样,那就让大王多加休息吧。本宫自去上朝。”

    而嬴政此刻,独自坐在床榻之上,突然拍了拍自己的头。神色有些后悔道:“哎呀,忘了大事了。”说着从床上跳起来。

    嬴政突然想到昨夜与朱重八的赌约。再加上嬴政突然良心发现。“哎。想当个昏君良心上都过不去。”

    走出房门,嬴政未见春兰的身影,自然也无法叫到车。没办法,这大概就是偷懒的代价。不多想,嬴政自己朝着议政殿的方向,撒丫子就跑。

    清晨的空气极其的新鲜,远处天光乍白。一个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太阳。吸引着奔跑着嬴政。“就当锻炼身体了。”

    终于当嬴政气喘吁吁的跑到议政殿的时候,朝堂上百官一个个面容严肃的正在述职。

    嬴政神色匆忙的闯入,脸上流着汗水。随后直接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之上,呼呼的喘着气。

    赵太后看着嬴政,有些担忧的说道:“大王,你为何不在房中休息。”

    嬴政大口的舒了一口气,然后神色凛然的说道:“母后,寡人既为秦王,便不可偷懒!寡人现在什么都好了。朝政继续开始吧,朝议结束后。寡人有旨意要发布。”

    赵太后听言,心中一喜。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不过让赵太后疑惑的是,嬴政会有什么旨意发布。

    未多想,赵太后笑道:“朝议继续!”

    紧接着嬴政再次听着大臣们像往常一样繁杂繁多的工作陈述。嬴政反正看出来,这些大臣们大多数都是报喜不报忧,一报忧便是事情已经发展到了控制不住的时候了。很多事情,都得嬴政自己揣摩。不过听了半天,嬴政也知道,目前来说秦国各地并没有大事发生。

    终于良久,大臣们各自的工作都陈述完毕之后,嬴政朗声说道:“昨天寡人出宫,看咸阳城中有一群流民乞儿。各位大臣对于这些人有啥好的安置办法没有?”

    这时群臣纷纷讨论,不过嬴政看着台下讨论的大臣们,虽然声音激烈,非常的热闹,但是就是没有办法呈上来。嬴政心中有些不悦。一群吃干饭的!

    这时秦国相国昌平君熊启站了出来,只见熊启长相斯文,儒雅。三十岁左右。气宇轩昂,自有一番气质:“启禀大王,臣有一法子。”

    嬴政看着站在朝堂右侧,跟吕不韦并排站立的熊启。心中第一个念头便是这是谁?当然这也跟嬴政上朝不多有关。人嘛,慢慢的认。反正嬴政是比较懒的。嬴政此刻却也不急着知道,先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嬴政看着熊启,好奇的问道:“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熊启恭敬说道:“启禀大王,这些流民自古以来便是困扰安定的不稳定因素。他们大多都是好吃懒做之徒。所以臣觉得,可以安排当地的官府根据当地的劳力需求,给他们安排工作,每个月都可以让官府统计一下,所辖地区游手好闲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