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章 分道扬镳 (第1/2页)
孤岛沙滩,秦北洋拥抱老金与中山,庆幸还能活着相见,却又抹干泪水,红着眼眶说:“哎呀,沙子就是讨厌,总是钻到眼里!” 对于在海底发生的故事,秦北洋只字不提,只说鲛人鱼膏已找到。 九‘色’绑着沉重的橡木酒桶爬上来。老金拧动开关,尝试点燃一滴人鱼膏,升起刺眼的火焰,燃烧一昼夜而不熄。 “主人,可喜可贺啊,一个鲛人只能熬出差不多一酒壶的人鱼膏,而这么一大酒桶人鱼膏,恐怕需要一百个鲛人。别说十年,就算再过两千年,天上地宫的光明也不会枯竭。” 不过,户的帆船沉了,大伙儿枯守在孤岛上,决定捕鱼生存。这些天起了风‘浪’,只钓上来几条小鱼,完全不够五个人充饥。少年中山只得跟户少‘女’去礁石上捡贝壳,用坚硬石头敲打“藤壶”,所有海岸都能看到的小贝壳,乍看就像马的牙齿,拥有极强的吸附力。 忍饥挨饿三天后,海边涌来大批鱼儿。海滩上全是活奔‘乱’跳的大鱼。点起篝火烤鱼,老金与中山不亦乐乎。户老头说现在并非渔汛季节,从没碰到过这种情况。 秦北洋心里明白,‘女’鲛人在海底赶来了渔汛,送到海滩帮助他活下去。 老金没放弃希望,每天释放烟火。黑夜里,小镇墓兽九‘色’吐出琉璃火球,高挂在夜空求救。 时光一天天流逝,秦北洋心急如焚,在岩石上刻划日期,还剩不到一个月1923年9月1日,工匠联盟世界大会,即将在日本东京召开,他务必准时赶到。 这个秘密还不能让老金和中山知道。 终于,有一艘广东帆船发现了他们。老金与中山抱着大酒桶上船。秦北洋坐在翘起的船尾,眺望南中国海的夕阳。 ‘波’光粼粼的金‘色’海面,‘女’鲛人在追赶这艘船。 六百年,下一次再见面,还会再等六百年,甚至六千年。 秦北洋挥手高喊:“快回去!回到你的家!不要靠近人类!永远!永远都不要!” 他从怀里掏出十九颗价值连城的鲛珠,全部用力抛入大海,把她的眼泪还给她。 更多的鲛珠从她的眼角产生,散落在南中国海的暮‘色’,沉入海底。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她时。 她的时间,是我们的时间的无数倍。 望着浊‘浪’滔天的海面,秦北洋不禁念出一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让鲛人困于陆地,或者让人类陷于海洋,不如相忘于江湖…… 两天后,帆船在澳‘门’靠岸。他们抱着橡木酒桶下船,迎面是香火旺盛的妈阁庙。城头飘扬葡萄牙国旗,屠杀鲛人制造人鱼膏的葡萄牙人,或许也是第一批占有澳‘门’的人们。 少年中山与户少‘女’依依不舍,执手相看泪眼。孤岛上的日日夜夜,伊甸园的少男少‘女’,自然有了‘私’情。 秦北洋将中山拉到一边:“你若真喜欢她,就留下来!太白山不是苦修会,我不责罚你。” 中山看了一眼楚楚可怜的户少‘女’,她光着脚丫坐在码头边,爷爷准备再造一艘新船。 “不,主人,我不想一辈子活在船上。” 少年不再犹豫,秦北洋仿佛看到好几年前的自己。 户少‘女’挥手作别,哭成了泪人……古来如此啊,姑娘们! 三人一兽,买了一辆独轮车,护送一大捅鲛人鱼膏,转过葡萄牙式样的澳‘门’街道,路过大三巴牌坊,从拱北海关回到广东香山。 秦北洋绕道去了崖山,渡过两条大江,在新会县境内,谭江入海口,大宋三百年江山亡于此。本地百姓仍在崖山祠中供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三位忠臣…… 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华”,秦北洋并不同意。他站在时代的裂缝上,面前不再是六百年前的崖山,甲申崇祯十七年的北京,而是这个天崩地裂的二十世纪。这一代中国人啊,倒真是要“民国之后无中华”了! 两天后,走水路到了广州。 秦北洋在码头上,抓着老金的胳膊说:“你和中山带着鲛人鱼膏回太白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