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二章 乡下一游 (第1/2页)
行动方案确定下来之后,莫启林做简单总结,并交代燕清德副市长尽快安排卫生局,让有关基层医院尽早实施筛查。 燕清德心里嘀咕道:尽早实施,费用怎么办? 下午刚上班,高院长打电话让许小伟到他办公室,他把自己上午去市府开会的情况跟许小伟作了介绍,许小伟觉得自己反映的事情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开始显得很高兴,听高院长说完,他有点失望。 高院长看出了许小伟失望的表情,“这就不错了,没把关于这件事的提案扔进废纸堆里,几位领导还亲自出面商讨解决办法,尽管不甚理想,也说明市里对问题很重视。” “也就是在你面前摆个姿态吧,所谓重视,仅仅表现在口头上。高院长,资金没有落实下来,一切都是枉然,不信咱们走着瞧,这件事极有可能到此为止,不了了之。”许小伟很悲观。 现实如此,没有钱,什么也干不了,老高只能认同许小伟的说法。 高院长是外地人,虽然大学毕业后到东兴市人民医院已经工作二十余年,除了城里,他对本市农村各乡镇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每年针对乡镇卫生院的业务培训,也是下面的医务人员来市医院接受培训,由于乡镇卫生院的条件所限,培训从不在基层进行。提起许小伟那对夫妇患者所在的位于青山河沿岸的西山乡,高院长希望有时间去乡下看看。 五一节公休三天,许小伟看了全院值班表,三号这天他和高院长都休息,便打电话约高院长去乡下转转,高院长正好在家闲得无聊,便欣然应允。许小伟开车去接高院长,上车后老高问去哪里转悠,许小伟正想利用这个机会去青山河沿岸看看。 从城里出来往北走,到青山河大桥这一段路,是宽阔的省道,从青山河大桥南头往右拐,进入青山河南岸的青西路,是一条县级公路,除了稍窄一点,路面质量不比省道差。许小伟驾车以七八十迈的速度往前行驶,两边的麦田覆盖着厚厚的绿色,放眼望去,一望无际,那绿色上面,有一层十公分左右的浅灰色,浅灰色中还夹杂着一些青色和微黄,这显然是刚抽出的麦穗,正在等待大自然为它们授粉。 拐上青西路,路面变窄,车速降至四五十迈。许小伟问:“高院长,闻见空气中的异味儿了没?” 高院长深深地呼吸了几口,“别说,还真有点气味。” “这天气还不是太热,要是赶上夏天,气温高,我估计气味儿应该更大。” “这就是青山河水里的气味儿吗?”老高问。 许小伟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作物的侍弄有一定的了解,“这就是河水里的气味儿,但不是直接从河里冒出来的,这是农民在小麦抽穗后给麦子浇灌浆水,可能抽水浇地的位置离公路近,咱们就闻到了。要是河里直接冒出的气味儿在这路上都能闻到,那才更加不得了。” “其实,对土地、农作物和最终对人体的影响,水里这种有气味儿的成分还不是害处最大的,重金属的危害才最严重,别看它没有气味儿。” “是啊,但老百姓和有些领导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 许小伟好不容易约高院长单独外出,快到中午时分,他想请领导吃顿饭,“高院长,其实农村也没啥好看的,不如转一圈后咱们找一户农家乐吃午饭,我请你。” “好,找一家农家乐,但咱俩谁也别请谁。既然到了西山乡,我找个人出点血吧。”说着话,高院长从手机里翻出一个号码。 “喂,是辛院长吗我是市医院的老高,你今天忙不忙?这不放假嘛,我和同事出来转着玩,走到你的地盘上了。”被高院长在电话里称作辛院长的,是西山乡卫生院的院长,每年的业务培训,高院长都要和各乡镇卫生院的领导打交道,多年前就已经很熟了,但平时和这些人并没有任何来往。 高院长打这个电话的目的,这位辛院长自然十分清楚,市医院的领导来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顿中午饭一定得管。在辛院长看来,虽然乡镇卫生院和市人民医院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卫生院的行政管理单位是卫生局,但业务指导实际上归市人民医院。 不仅如此,辛院长认为老高这个人不仅业务水平较高,而且在全市卫生系统,老高属于少有的几个为人正直的人,多次业务培训时都想请他吃饭,可每次都被他拒绝了。平时想请都请不到的人,今天到了自己的地盘,老辛必须尽这个地主之谊。 虽和老高有不错的私人关系,但要尽地主之谊,老辛认为这不是私事,这顿中午饭他要带上乡卫生院的两位副院长和书记参与。老辛往高院长手机打回电话,问高院长中午想吃点什么,高院长说客随主便,简单一点就好。 老辛知道,和城里比起来,乡镇的饭店真没什么好吃的,城里人到乡下,他建议尝尝乡下的农家乐。高院长一听,正合其意,那就农家乐吧。老辛让高院长开车直接往乡政府以东三千米左右,第一个十字路口往北两千米,去一家名叫“姐妹情深”的农家乐饭店等候,自己随后就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